第七单元《温度》导学单
【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进一步体会正负数的意义。
2、 结合情境,进一步理解正负数的概念、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认识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3、通过列举生活中运用正负数的例子,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正负数的意义。
【学习难点】了解0的内涵,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体会正负数在生活的例子。
【知识链接】
1、用“+、-”表示下面温度计上的温度。
鞍山:零下12°C ( )
长春零下15°C? ( )
南京:0°C ( )
北京:7°C ( )
2、把这些温度从低到高排列。
【合作探究】
一、课件出示86页问题一:正负数。
二、教材第86页问题二:认一认,说一说。
四人一个小组研究性学习。
三、教材第86 页问题二:找一找生活中正负数的例子,和同学交流。
【方法宝典】
用“+、-”号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相反数的含义;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达标检测】
一、巧补天窗。
1、生活中的数,比0大的数叫( ),比0小的数叫( )。0既不是( ),也不是( )。
2、用整数和负数来表示两个( )的量。
3、如果-30表示支出30元,那么+200表示( )。
4、哈尔滨的气温是-18°C,表示( ),海南的温度是23°C,表示( )。
二、判断。
1、正数都比负数大。 ( )
2、小明向东走15米,表示为+15米,向北走10米表示为-10米。 ( )
3、电梯的上升18层,一定记作+18层。 ( )
4、一填中午的气温是-17°C,晚上下降了4°C,就是-21°C。 ( )
三、蜗牛回家。
四、一辆公共汽车从起点站开出后,中途经过5个停靠点,最后到达终点站。下表记录了这辆公共汽车全程载客数量的变化情况。
1)中间5站一共上车几人?
2)中间5站一共下车多少人?
3)哪一站没人下车?哪一站没有人上车?
参考答案
一、一、巧补天窗。
1、正数 负数 正数 负数
2、相反
3、收入200元
4、零下18°C,零上23°C
二、判断。
1、√
2、×
3、×
4、√
三、蜗牛回家。
四、一辆公共汽车从起点站开出后,中途经过5个停靠点,最后到达终点站。下表记录了这辆公共汽车全程载客数量的变化情况。
1)12+6+6+7=33(人)
2)3+5+10+13=31(人)
3)第一站没有下人,第五站没有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