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营养含量
【教学内容】
教材第44页及练一练。
【教学目标】
1.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百分数化成小数或分数的必要性,能正确将百分数化成小数或分数。
3.让学生了解有关营养的知识,增强健康意识,均衡饮食。经历利用数学知识和技能进行营养配餐和评价配餐营养成分的过程。
4.通过活动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和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发展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健康意识。
【教学难点】
学习怎样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或者小数。
【教学准备】
PPT课件、数量表格。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图片,看完后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探索新知
1.出示黄豆情境图,从图中你了解到黄豆含有哪些成分?
生:黄豆的成分主要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
2.师:要求250 g黄豆中蛋白质的含量,算式怎样列?你能列式求出黄豆中其他成分的含量吗?
250×36% 250×18% 250×25%
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总结归纳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所以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也用乘法。
师:算出蛋白质含量。
生:老师,我们没学过一个数乘百分数。
(学生发现未学过这样的算式,是一个新问题,需要研究解决)
师:有办法解决吗?
师:请同学们以250×36%为研究对象,同桌两人为一组开展交流,共同商量解决的办法,并将计算方法写在练习本上。
生:可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一个数乘分数、小数我们学过,这样就把没学过的知识转化成学过的知识。
3.师强调指出:同学们是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将新知识转化成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答,这是我们解决数学问题的好方法。
学生交流后汇报,师归纳学生的解法并板书:
(1)250 g黄豆中,蛋白质约有多少克?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50×36% 250×36%
=250×36100 =250×0.36
= 90(g) =90(g)
(2)250 g黄豆中,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分别约是多少?
250×18% 250×25%
=250×18100 =250×0.25
=45(g) =62.5(g)
师:将百分数化成分数,这三种成分的含量变了没有?
生:没有。
师:只是数的形式发生了改变。
4.想一想,百分数怎样化成小数和分数?算一算,说一说。
37% 25% 300% 62.5%
师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A.题中将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的方法能否推广到其他的百分数?
B.是不是所有的百分数都可以化成分数或小数?
C.如何将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呢?(百分数化成小数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
通过举例验证,交流讨论,学生归纳出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的方法。
师板书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的方法,生齐读。
百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把百分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同时去掉百分号。
百分数化成分数的方法:把百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能约分的约成最简分数。
三、课堂小结
联系实际生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营养配餐,使学生懂得不要偏食,不要挑食,合理膳食,这样身体才健康。
四、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45页练一练。
五、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本课充分利用了黄豆图这一情境,从对“从图中你了解到黄豆含有哪些成分”这一问题的探索,引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所以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也用乘法计算”这一新知识。这一设计将以往单一、被动的旧知识复习转变成了蕴藏于问题情境的新知识,学生主动对旧知识复习,一切都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由点到面,水到渠成。
2.数学课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思想的传递。本课中在对一个数乘百分数的算法探索时,当学生发现可以将百分数转化成分数和小数来帮助计算时,我向学生提出了“将新知识转化成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问题是学习数学的好方法”。之所以提到“转化”思想,是因为这不仅是对学法的指导,也是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
[不足之处] 教学时没有让学生充分讨论百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应该放手让学生尝试将百分数化成小数,通过讨论、交流,明确百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再教设计] 再教设计本课时,要充分利用黄豆图这一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