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六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第2课时 统计图的选择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六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第2课时 统计图的选择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9-05 09:38: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统计图的选择
/
【教学内容】
教材第59页及练一练。
【教学目标】
1.能读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三种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3.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教学重点】
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学难点】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渗透德育思想。
【教学准备】
PPT课件、课堂活动卡、搜集第24~30届奥运会的相关信息。
/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奥运会吗?今天老师带来了北京奥运会期间我国运动员夺取金牌的画面,请同学们欣赏一下。(出示PPT课件)
学生看完后老师提出问题:
(1)你知道是哪一年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吗?(2008年)
(2)在北京举办的是第几届奥运会?(第29届)
(3)我国是从第几届奥运会开始获得奖牌的?(第23届)
师: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看一看近几届奥运会我国获奖牌的情况。
我们前一节课认识了扇形统计图,谁能说出它的特点?(板书课题:统计图的选择)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PPT课件出示教材第59页第24~30届奥运会我国奖牌统计图。
(1)读取信息,了解数据。
(2)让学生说一说从统计图中获得的信息。
2.分析统计图,理解统计图的特点。
从哪幅图能更加清楚地看出我国在第24~30届奥运会上获金牌的变化情况?从哪幅图能更明显地看出第24~30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哪幅图能看出第29届奥运会我国奖牌的分布情况?
(1)引导学生观察这组数据,思考: 要把第24~30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绘制成统计图,你们觉得应该选择哪种统计图?
(2)PPT课件出示折线统计图,引导学生讨论。
①折线统计图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②折线统计图表示出了金牌数怎样的变化趋势?
③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哪些不同点?
(3)引导学生讨论下面的问题:
①根据这些数据绘制统计图,应该选择什么统计图?
②(PPT课件出示教材第59页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
3.梳理特点,感受不同。
4.PPT课件出示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5.说一说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让学生们交流。
6.教师小结。
折线统计图能明显地看出第24~30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更明显地看出第24~30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扇形统计图能看出第29届奥运会我国获奖牌的分布情况。
三、根据数据特点选择统计图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三种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补充、评议。教师评价。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们学到了条形统计图能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但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还能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看出部分和总体的关系。
五、布置作业
1.教材第60页练一练第2题。
2.完成《·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
【板书设计】
/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本节课从教学目标设计上,注重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结合;从教学方式上,教师重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从评价方式上,教师采用了以学生自评为主,学生互评、教师点评为辅的方式,实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从教学手段上,采用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手段,教师充分应用了多媒体的直观性、包容性,将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图片、表格等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以丰富学生的感知认识,并利用现有的网络条件学习收集资料、处理信息,促使他们更加乐意接近数学,更好地理解数学,在数学学习上获得更多的成功,使本节课显得较直观、生动、形象,通过运用软件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统计图,充分培养学生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现了新教材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精神,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2.本节课开始,教师通过让学生展示调查的结果,来复习三种学过的统计图,然后直接点出这节课的学习重点:在不同的现实背景下,选择适当的统计图。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实例,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三种统计图所反映的不同信息,加强了对三种类型的统计图特点的比较,进而让学生感知三种统计图的特点,为加深理解,教师又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数据事例进一步说明统计图的特点,从而使学生对三种统计图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课堂上的实践活动充分锻炼了学生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并利用统计图提炼信息然后进行决策的能力。
[不足之处] 在小组讨论之前,应该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不能让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的回答代替了其他学生的思考,掩盖了其他学生的疑问。教师应对小组讨论给予适当的指导,包括知识的启发引导、学生交流合作中注意的问题及对后进学生的帮助等,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
[再教设计] 再教学时,在小组讨论环节上,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应对小组讨论给予适当的点拨,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有可操作性、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