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六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第1课时 数与代数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六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第1课时 数与代数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9-05 10:10: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总 复 习
第1课时 数与代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0~104页。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倒数的意义,分数乘、除法的关系,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分数乘、除法的计算。
2.掌握比的意义,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比的基本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
3.掌握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思路,能熟练地分析数量关系,正确地解决分数除法问题。培养学生通过
数与形结合来分析、思考问题,从而感悟数形结合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分数乘、除法的知识
1.分数乘、除法的意义与整数乘、除法相同吗?
2.分数乘、除法各如何计算?
3.乘、除法的关系是怎样的?分数除法的计算具体要注意几点? 0有倒数吗?1呢?
4.完成教材第103页第10题。
1÷14÷15    713×12×39    23+512-16    311×5+811×5
35÷65÷37 38-310×56 310×57-1021 910×23+12
二、复习比的知识
1.什么叫比?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2.怎样求比值?
3.比与分数、除法有什么联系?
4.怎样化简比?
5.为什么比的后项不能为0? 求比值与化简比有什么区别?
6.完成教材第102页练习第3~5题。
   钢笔的总价与数量的比是    , 比值是    ,表示的是    。?
(1)甲正方形和乙正方形边长的比是    ,比值是    。?
(2)甲正方形和乙正方形周长的比是    ,比值是    。?
(3)甲正方形和乙正方形面积的比是    ,比值是    。?
化简。
81∶27      34∶78      1∶35      0.24∶2
16∶12 0.3∶0.09 5∶15 0.25∶1
三、复习百分数知识
1.什么是百分数?
2.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3.百分数与小数及分数是如何转化的?
4.如何求百分数?
5.解决百分数问题的方法与解决分数问题的方法相似。
6.完成教材第102页练习第1,2,8题。
(1)在方格图中涂上阴影表示下面的分数或百分数。
(2)你能找出几组相等的数?
60%  14  0.25 12.5%  25%  0.6  18  35
(3)李老师对六(1)班40名同学进行了地震时如何自救的问卷调查,写出2种以上方法的有32名同学,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四、复习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1.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方法:
单位“1”的量已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单位“1”的量未知,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
2.完成教材第102页练习第7,9,11,12题。
(1)打折后哪种电冰箱便宜些?
电冰箱
南极牌
寒星牌
原价/元
1500
1600
折扣
八五折
八折
现价/元
(2)某化工厂每天产生27吨的工业污水,其中有910经过处理,未经处理的污水有多少吨?
(3)某电器商场去年销售了1800台电脑,今年的销售量比去年增加了14,今年销售了多少台?
(4)某地区去年降水量是427 mm,比前年减少了29,这个地区前年降水量是多少毫米?
五、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注重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给学生一个开放、探究的学习空间。在整理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用简洁、清晰、有特色的形式进行整理。整理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用大括号,有的用表格,有的用集合图的形式,还有的用树状图,借此培养学生独特的个性品质和创新意识。
2.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整理和复习不是重复地、机械地做题,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复习的过程中,注意设计一些综合运用的习题,使学生在“创造”中享受成功的快乐,人人在“运用”中感受数学的价值,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断得以提高。
[不足之处] 有效的练习做得还不够,应多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练习。
[再教设计] 再教学时,教师在课前出一些有效的练习,课堂上,边练习边复习概念,模糊处及时讲解。
教学中,首先教给学生整理的方法。在评价各组的整理情况时,让学生比较归纳,这些方案虽然形式不同,但学生都是根据什么来整理的?得让他们抓住了整理的关键,也就是根据知识要点之间的联系进行整理,并鼓励学生今后用这种方法去整理其他的知识。
其次,注重教给学生复习的方法,复习过程中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进行复习。这样,学生不仅体验获取知识的方法、步骤,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步提高到“会学”的层次。
然后,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