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9-04 17:17: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
A.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B.毒害中国人民
C.打开中国的门户 D.为侵略战争寻找借口
2.下图是一座雕塑:一双大手把一根烟枪折为两段,它应该位于( )
A.虎门 B.广州
C.福州 D.北京

3.下列关于鸦片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白银大量外流,加剧了中国贫弱
B.贵族,官僚吸食鸦片,更加腐败
C.士兵吸食鸦片,削弱了战斗力
D.打破了清政府的闭关政策
4.下图所示是人民英雄纪念碑记载的历史事件,其最大的精神教育功效在于昭示( )
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B.虎门销烟使我们不会忘记
C.林则徐领导的反英斗争水载史册
D.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精神世代相传
5.英国割占香港岛是在( )
A.1841年 B.1842年 C.1843年 D.1844年
6.1843年英国从中国取得的新特权不包括( )
领事裁判权 B.建立租界权
C.片面最惠国特遇 D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
7.1842年,一个英国商人从广州出发。沿海北上,他的经商活动最远到达( )
A.上海 B.福州 C.威海 D.厦门
8.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是因为( )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B.长期的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
C.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D.民族矛盾取代阶级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9.之所以说第二次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
A.都是因鸦片问题引起 B.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C.英国是两次战争的主要发动者 D.都是为了扩大侵略权益
10.规定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天津条约》 D.《黄埔条约》
11.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俄两国的态度都是( )
A.调停中英冲突 B.保持中立立场
C.帮助英法共同侵略中国 D.直接出兵中国
12.马克思称英法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下列各项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迫使清政府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B.以战争为主要侵略手段
C.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D.增开商埠,扩大商品输出
13.《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说明了西方国家当时侵华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大贸易通道 B.强占领土
C.掠夺赔款 D.进入北京
14.进入19世纪60年代,外国商品进出口量空前增长,下列哪一项不是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 ( )
A.通商口岸遍布了整个中国沿海
B.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由外国人担任
C.通商口岸深入到长江中下游
D.中国进出口货物税开始由中外协定
15.马克思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俄国得到的“好处”之一就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领土共计( )
A.100多万平方千米 B.60多万平方千米
C.40多万平方千米 D.150多万平方千米
16.太平天国运动之所以被看作是中国资产阶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是因为它( )
A.是旧式的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B.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C.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
D.规模大,时间长,建立了革命政权
17.致使《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空想性的根本原因在于( )
A.太平天国的斗争策略决定的
B.当时紧张的革命斗争形势决定的
C.小农经济的社会地位决定的
D.太平天国内部尖锐斗争决定的
18.曾国藩认为“自古平江南之策,必踞上游之势,建瓴而下,乃能成功”。为此,他在镇压太平天国时首先决定全力夺取( )
A.苏州 B.上海 C.杭州 D.安庆
19.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指出太平天国( )
A.缺乏科学理论 B.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C.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20.太平天国运动在下列哪个方面体现了近代民主革命的特点?( )
A.领导阶级 B.指导思想 C.斗争对象 D.奋斗目标
二、非选择题(21题12分,22题12分,23题12分,24题14分,共5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31年,刑奏称:“现今直隶各省地方,偶有食鸭片烟之人,而各衙门尤甚,约计督抚以下,文武衙门上下人等,绝无食鸭片烟者,甚属寥寥。
材料二1840年1月18日,澳门新报纸报道:“议定规银若干,这些规银,系与总督衙门,以及水路文武官员,唯口岸所得甚多……或在船上来取,或在省城交收,然亦有将鸡片准折,每次自一箱以至一百五十箱为止,却无定数。”
材料三中国人在道义上抵制的直接后果是美国人腐蚀中国当局、海关职员和一般官员。渗透了天朝的整个官僚体系和破坏了宗法制度支柱的营私舞弊行为,同鸦片烟箱一起从停泊在黄埔的英国趸船上偷偷运进了天朝。
---马克思《鸦片贸易史》
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4分)


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现象有什么关系?请简要说明。(2分)


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


(4)依据材料,马克思认为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是什么?(4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超过六百万磅,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宮殿后,谁也不知道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1860年英国《泰晤士报》
材料二俄国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需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马克思
(1)材料所提到的事件发生在哪次战争期间?(2分)


材料一中,遭到劫掠的是中国的哪个地方?劫掠者是谁?(4分)


材料二中,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是指什么?(3分)


中国遭到如此破坏的原因是什么?(3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被处不足,则迁此处。
材料二小弟杨秀清……奏为征办米粮以裕国库事……弟弟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宁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御照:“胞等所议是也,即遣佐将施行。”
材料三兹本大臣恭奉王命,莅临斯土,催办钱漕,兼收贡税。田赋虽未奉其定制,尔粮户等亦宜谨遵天定,暂依旧例章程,如数如期完纳。
-----太平天国1855年告示
材料四臣于业户固责按亩输粮,佃户尤当照额完租。兹值该业户粮宜急征之候,正属该佃户租难久拖之时,倘有托词延宕,一经控追,抗租与抗粮同办。各宜禀遵无违。
-----太平天国1861年告示
上述四则材料,说明太平天国在不同时期实行了哪些不同的土地租税政策?(4分)


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是基于什么出发点,实行不同的土地租税政策的?(2分)


(3)这种变化,从所有制方面来看,其实质是什么?(3分)
(4)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3分)



24.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英国首相)巴麦尊声称:“中国全局的事情已经改变了,从前中英为仇敌,今则我们与中国政府已有极友善的关系;我们現在己能与其最高的政府直接交涉……如果我们能予以友善援助,而能令中国内部全局得入正轨,且看前途商业之大发展啊!这商业是可以预其必兴的……如果不援助这个……中国政府以成全其势力及改进,则在我们方面说,真是自杀的动态了……英国如能恢复中国内部的安定秩序,而伸展欧洲与中国的商务关系,那是于彼此互有利益的……如果中国内部的‘乱事’可以荡平,则我们将可于与中国通商中获得我们国家财富及繁荣的重要源头了。
巴麦尊的话是在什么时间讲的?(2分)


中国内部的“乱事”是指什么?英国对此持何态度?为什么持这种态度?(4分)


如何理解“从前中英为仇敌”?这种极“友善的关系”的实质是什么?(4分)


(4)这段材料表明英国将对清政府采取哪些政策?其根本目的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
1.A 2.A 3.D 4.D 5.B 6.B 7.A 8.C 9.B 10.C 11.C 12.D
13.A 14.B 15.D 16.C 17.C 18.D 19.A 20.C
24.(1)材料一反映清政府的各级官员吸食鸦片情况严重。材料二反映鸦片贩子贿赂清政府各级官员,以利于走私和倾销鸦片。
(2)互为因果关系。由于大部分官员吸食鸦片,导致政治腐败,贪污受贿泛滥;同时官员受贿又反过来为鸦片走私大开方便之门。
(3)清政府在道义上对鸦片走私进行禁止,但措施不力,反而滋长了贪污受贿之类腐败现象。
(4)与鸦片走私有关的营私舞弊行为腐蚀了官僚队伍,破坏了宗法制度,使鸦片在中国肆意流行。
22(1)第二次鸦片战争。 (2)圆明园;英法联军
(3)俄国割占了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4)因为清朝国力贫弱,武器落后,士兵战斗力弱,无法驱逐侵略者;清政府腐败、软弱,一再地妥协退让,使中国局势急转直下。
23.(1)材料一:有田同耕,平均分配土地;材料二、三:照旧交粮納税;材料四:佃户照额交租,业户照章纳粮,抗租与抗粮同办。
(2)平均分配土地是为了满足农民阶级要求土地的强烈愿望;照旧交粮纳税,是根据国家财政和米粮的现实需要。
(3)由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改变为承认地主占有土地的合法性。
(4)绝对平均主义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只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现;农民阶级因阶级局限性,不可能建立新的社会,决定了其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24.(1)是在1856年以后。
(2)“乱事”指太平天国起义。英国对此的态度由开始的中立转变为支持满清政府镇压,因为继续保持中立会有损英国的利益,英国政府考虑的是哪一个政府做中国的主宰者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实际利益。
(3)在两次鸦片战争中,英国和清政府一直是敌对关系;“极友善的关系”的实质是清政府对英国妥协、联合英国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4)英国将支持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包括出兵帮助清政府剿杀太平天国起义军。其根本目的是获得在华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