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9-05 13:32: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总 复 习
第1课时 数与代数
/
【教学内容】
教材第96~104页。数与代数共包含3个单元,第2单元—比和比例,第3单元—百分数,第5单元—百分数的应用。
【教学目标】
1.认识比和比例及它们的基本性质,会求比值,化简比和解比例。
2.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3.认识百分数,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互化。
4.会比较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
5.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应用问题。
【教学准备】
PPT课件。
/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比和比例
师:比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是比值?
生:比表示两个数相除,两个数相除的结果,叫做比值。
PPT课件出示例题:求比值。
3
4

1
2
 36∶16 0.42∶0.7
师:比和分数、除法三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它们的联系可用下表表示。(PPT课件出示)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分数值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师: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生: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师:什么叫比例,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举例说明。
生: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师: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呢?(PPT课件出示教材第96页第3题)
生: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根据比例中的已知三项求出未知项。
二、复习百分数
师: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生: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师:百分数、分数、小数怎么互化?(PPT课件出示教材第97页第6题)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百分数简单应用:
(1)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乘法计算。(PPT课件出示教材第98页第12题)
(2)求百分率。(PPT课件出示教材第97页第7题)
(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PPT课件出示教材第97页第9题)
(4)成数。(PPT课件出示教材第97页第10题)
(5)折扣。(PPT课件出示教材第98页第11题)
师:什么是折扣?
生:商品降价销售叫做打折,几折就是百分之几十。
师:怎样求纳税额?
生:营业收入×税率=应纳税额。
(6)利息。
师:怎么求利息?
生: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三、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不错,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试着给自己打一下分吧!
四、布置作业
1.教材第96页第4题,第97页第5题,第103页第4,5题。
/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复习课重在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突出了知识的系统性。
[不足之处] 学生层次不同,在授课时没有注意差异性。
[再教设计] 先让学生对比和比例的知识、百分数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再通过一些基础的练习题对这些知识进行巩固。
第2课时 图形与几何
/
【教学内容】
教材第98~104页,图形与几何共包含3个单元,第1单元—圆和扇形,第4单元—圆的周长和面积,第6单元—比例尺。
【教学目标】
1.认识圆和扇形,会画圆。
2.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会求圆的周长和面积。
3.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的比例尺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了解比例尺,在具体情境中按给定的比例尺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计算。
【教学准备】
PPT课件、圆规、直尺、铅笔。
/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圆的知识
(1)圆的认识、特征和画法。
师:我们在学圆时,学了与圆有关的哪些概念?
师:圆有哪些特征?
师:画圆的工具是什么呢?
生:圆规。
(PPT课件出示复习题)
(2)圆的周长和面积。
师:什么是圆周率?
生: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圆周率。
师:圆的周长公式是什么?
生:C=πd或C=2πr。
(PPT课件出示复习题)
师:如何求圆的面积?
生:利用圆的面积公式:S=πr2。(PPT课件出示复习题)
(3)扇形的认识。
(4)基础练习。
教材第98~99页第13,14,15题及第103页的第6题。
二、复习比、比例和比例尺的知识
(1)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图形放大到原来的几倍,每条边长就扩大到原来的几倍。
图形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每条边长就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
(2)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师:给出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中的任意两个量,可以求出另一个量。
(3)基础练习。
(4)教材第99~100页第17,18,19,20题以及第104页第7题。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对知识的掌握上发现了哪些长处和不足?对于不足之处应如何弥补?
四、布置作业
1.教材第99页第16题。
/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在教学中,每个知识点像链条一样串起来,有助于学生综合把握。
[不足之处] 知识点的练习,学生练习得较少。
[再教设计] 在综合复习中要给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每种类型题都让学生练一练。
第3课时 统计与概率
/
【教学内容】
教材第96~104页。统计与概率共包含两个单元,第7单元——扇形统计图,第8单元——探索乐园。
【教学目标】
1.认识扇形统计图,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或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2.能从报纸、杂志、电视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能读懂简单的扇形统计图。
【教学重点】
看懂并能简单的分析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所反映的信息。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正确运用扇形统计图反映的有关数据,提高处理数据的技能,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
PPT课件、圆规、直尺、铅笔。
/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统计图的种类
师:我们学过哪些统计图?
生: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二、每种统计图的特点
师: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生:能清楚地反映数量的多少。
师:折线统计图有哪些特点?
生:不仅能清楚地反映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地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师:扇形统计图又有什么特点呢?
生: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三、练习
PPT课件出示。
四、本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对统计图有哪些更深的认识?
五、布置作业
1.教材第97页第8题。
/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学生明白三种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整理数据,提高了处理数据的能力。
[不足之处] 学生自己的动手能力还需加强。
[再教设计] 给学生充足的自己动手操作的时间,加强学生作图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