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学 会 记 事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上)习作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围绕中心记叙一件完整的事,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学会安排事情的详略,处理好叙述的顺序。
3、培养写真情实感的写作作风,记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知识回顾
上次习作时我们讲到: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每天都在发生着值得回味的事件。写作就是把身边最熟悉的人,最熟悉的物,最了解的事,用文字的形式写下来。——这就是记事。
这是我们小学毕业时老师给我们拍的照片。
怎样才能把一件事叙述得有声有色,条理清晰?
交流讨论
学校
家庭
天下
家庭,学校,社会,每天都会发生许多值得回味、值得保存、值得记忆的事情,我们该如何把这些事情清楚明白地记叙下来呢?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阅读《学会记事》,并交流阅读心得
课堂小结
写日记,写周记,多写多练。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事情的经过是记叙的主要内容,也就是重点,需要详细描写。
记叙的顺序就是事情的来龙去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才能清楚明白。一般有顺叙、倒叙、插叙三种形式。
关键是要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有真切感受的事,说发自内心的话。
名家作品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
母亲心疼孙儿,决定走小路,并让“我”在走不过去的地方背起她。
我背起了母亲,妻子背起了儿子,一家人稳稳地走在田野里。
起因 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
出现矛盾
解决矛盾
结局
名作解析
散步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的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季。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开篇点明:地点、人物和事件
起因
时间和环境
散步的原因,看到的景色,人物之间的对话。
课堂总结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 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散步过程中的分歧、解决办法和结果。
浓浓的亲情
写作知识
1、了解记叙文的六要素。围绕中心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理清事情发展的脉络。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详略得当。
3、结构要完整。要注意文章开头与结尾的安排,做到首尾呼应,过渡自然,前后照应。
4、要写真情实感。选择真实的材料来写,保证你对它们的观察、分析、判断、总结是准确的、客观的,你对它们的情感是真实的。
5、要注意锤炼语言。学习使用一些能够贴切表达情感的词
语或句子,抓住一些感人的细节。
学 会 记 事
写作实践
例文赏析
那天中午放学回家,我和几个小朋友在路上边走边玩,打打闹闹,正玩得不亦乐乎,我不小心撞在路边的水泥台上,摔了一跤。膝盖磕在水泥路面,刚穿不久的新校服也擦破了一个洞,里面的肉碰破了皮,流了很多血,手也擦伤了。我只觉得一阵钻心的疼痛!几个小朋友见状,连忙跑过来搀扶我,把我一瘸一拐地送回了家。我一看到家人,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爷爷摸着我的手,奶奶抚着我的膝盖,嘴里一边直喊“可怜了我的孙”,一边叫爸爸、妈妈“赶快拿药”。妈妈腰上还系着围裙,正在准备午饭,见我这个样子,顾不上解下围裙,心急火燎地在柜子里找药。爸爸小心翼翼地为我搽上消毒药水,问我“怎么样?要不要送医院”…… 看着一家人忙碌的身影,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心理想:今后再也不能在路上疯闹了。
例文赏析
那一次,我真惭愧
每次想起那件事,我的脸马上就红了,那一次,我真惭愧。
那是一个冬天的早晨,北风呜呜地刮着,地上冻得硬梆梆的,呼出一口气来,立马就能结冰的感觉。第二节课下后,该做课间操了,同学们纷纷下楼。我怕冷,真不想出去做操,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我缩着脖子琢磨起来。忽然想起来:前天小明同学说肚子疼,夏老师不是没让她做操吗?我不如也装肚子疼吧。
喇叭里已经响起了音乐,小丽看我还没出去就喊我快走。我坐在位置上,右手捂着肚子,左手放在桌上,脑袋垂得低低的嘴里还不停地哼哼,低声说:“我不去了。我肚子——有点疼,你帮我请个假吧。”小丽说了一声“好的”就跑了出去。不一会儿,夏老师走了进来,关心地问:“一冰,怎么啦?肚子疼,需要不需要叫你家长来?”一边说,一边用手摸了摸我的额头。
例文赏析
我吓得赶紧说:“没事,没事,我歇一会——歇一会就好了。”夏老师看着我说:“如果你觉得没事就坚持一下,如果不行就打电话叫家长领你去医院看看吧。”我赶紧说:“老师,我觉得可以坚持,你让我歇一会吧。”夏老师说:“行行,你别去做操了,在教室里歇一会吧。”说着她就慢慢地走出了教室。我心里悬着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不由暗喜,这么容易就躲过去了!我慢慢走到窗边,看见同学们正迎着大风,整齐而有力地做操。不知什么原因,心里总有点不自在。
广播操结束后,同学们回到班上,纷纷围着我嘘寒问暖。看着他们这么关心,我真想说:“我是假装的,我没事。”可是我哪敢啊!因为担心露馅,只好坐在位置上埋头“休息”。
第三节上音乐课,音乐老师教我们唱一首新歌,同学们学的都很高兴。平时我也是个爱唱爱跳的人,一时忘了自己“生病”,忍不住也大声唱了起来。音乐老师还当场对我大加表扬:“一冰同学今天唱的真棒,我们大家要好好地向他学习!”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而我心里真不是滋味,脸上火辣辣的,仿佛那一个个巴掌正抽在我的脸上。
这件事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每当我想起它,就惭愧得脸红到脖子根。因为惰性发作,我撒了谎,欺骗老师,欺骗同学,欺骗自己。而老师的关怀和表扬,同学的问候与情谊,却像寒冬的一缕缕阳光,照在我心上,暖呼呼的。我想,今后,再也不能做这种荒唐的事了。
写法指导
1、审题,围绕题目确定感情基调。
2、选材,围绕中心选择相关材料。
3、理清顺序,确定详略。
4、琢磨语言,下笔成文。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学会记事
1.记叙六要素
2.叙述顺序
3.过渡与照应
4.写出真情实感
5.锤炼语言。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版本科目年级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学 会 记 事 单元 2 学科 语文 年级 七
学习 目标 1.引导学生围绕中心记叙一件完整的事,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学会安排事情的详略,处理好叙述的顺序。 3、培养写真情实感的写作作风,记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重点 引导学生围绕中心记叙一件完整的事,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难点 学会安排事情的详略,处理好叙述的顺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回放一单元习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图片 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知识: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每天都在发生着值得回味的事件。写作就是把身边最熟悉的人,最熟悉的物,最了解的事,用文字的形式写下来。——这就是记事。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把一件事叙述得有声有色,条理清晰? 让学生明白写作知识的连续性,每一次的习作都息息相关。
讲授新课 一、看图片,交流讨论:家庭,学校,社会,每天都会发生许多值得回味、值得保存、值得记忆的事情,我们该如何把这些事情清楚明白地记叙下来呢?二、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阅读《学会记事》,并交流阅读心得。 1、训练记事能力,最好养成什么习惯? 2、记叙六要素是哪些内容? 3、什么是记叙的主要内容?需要重点写,详细写的是什么内容? 4、记叙是顺序是什么? 5、怎么样才能写得有感情? 三、课堂小结,回答上面的五个问题:1、写日记,写周记,多写多练。2、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3、事情的经过是记叙的主要内容,也就是重点,需要详细描写。4、记叙的顺序就是事情的来龙去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才能清楚明白。一般有顺叙、倒叙、插叙三种形式。5、关键是要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有真切感受的事,说发自内心的话。 四、分析《散步》的结构。试着填写下面的表格,看看《散步》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起因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 出现矛盾母亲要走大路, 大路平顺;儿子要 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 解决矛盾母亲心疼孙儿,决定 走小路,并让“我” 在走不过去的地方背 起她。 结局我背起了母亲,妻子 背起了儿子,一家人 稳稳地走在田野里。 佳作解析,分析《散步》的写作模式。 写作知识讲解:学会记事 1、了解记叙文的六要素。围绕中心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理清事情发展的脉络。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详略得当。 3、结构要完整。要注意文章开头与结尾的安排,做到首尾呼应,过渡自然,前后照应。 4、要写真情实感。选择真实的材料来写,保证你对它们的观察、分析、判断、总结是准确的、客观的,你对它们的情感是真实的。 5、要注意锤炼语言。学习使用一些能够贴切表达情感的词语或句子,抓住一些感人的细节。七、写作实践。 阅读课本写作实践:(分层练习) 帮作者“添枝加叶”,把它写得丰满、生动一些。那天放学回家,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手受了伤,校服也磕破了。回到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心疼,嘱咐我以后走路要小心。 例文:那天中午放学回家,我和几个小朋友在路上边走边玩,打打闹闹,正玩得不亦乐乎,我不小心撞在路边的水泥台上,摔了一跤。膝盖磕在水泥路面,刚穿不久的新校服也擦破了一个洞,里面的肉碰破了皮,流了很多血,手也擦伤了。我只觉得一阵钻心的疼痛!几个小朋友见状,连忙跑过来搀扶我,把我一瘸一拐地送回了家。我一看到家人,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爷爷摸着我的手,奶奶抚着我的膝盖,嘴里一边直喊“可怜了我的孙”,一边叫爸爸、妈妈“赶快拿药”。妈妈腰上还系着围裙,正在准备午饭,见我这个样子,顾不上解下围裙,心急火燎地在柜子里找药。爸爸小心翼翼地为我搽上消毒药水,问我“怎么样?要不要送医院”…… 看着一家人忙碌的身影,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心理想:今后再也不能在路上疯闹了。 以《那一次,我真 》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 那一次,我真惭愧 每次想起那件事,我的脸马上就红了,那一次,我真惭愧。 那是一个冬天的早晨,北风呜呜地刮着,地上冻得硬梆梆的,呼出一口气来,立马就能结冰的感觉。第二节课下后,该做课间操了,同学们纷纷下楼。我怕冷,真不想出去做操,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我缩着脖子琢磨起来。忽然想起来:前天小明同学说肚子疼,夏老师不是没让她做操吗?我不如也装肚子疼吧。 喇叭里已经响起了音乐,小丽看我还没出去就喊我快走。我坐在位置上,右手捂着肚子,左手放在桌上,脑袋垂得低低的嘴里还不停地哼哼,低声说:“我不去了。我肚子——有点疼,你帮我请个假吧。”小丽说了一声“好的”就跑了出去。不一会儿,夏老师走了进来,关心地问:“一冰,怎么啦?肚子疼,需要不需要叫你家长来?”一边说,一边用手摸了摸我的额头。 我吓得赶紧说:“没事,没事,我歇一会——歇一会就好了。”夏老师看着我说:“如果你觉得没事就坚持一下,如果不行就打电话叫家长领你去医院看看吧。”我赶紧说:“老师,我觉得可以坚持,你让我歇一会吧。”夏老师说:“行行,你别去做操了,在教室里歇一会吧。”说着她就慢慢地走出了教室。我心里悬着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不由暗喜,这么容易就躲过去了!我慢慢走到窗边,看见同学们正迎着大风,整齐而有力地做操。不知什么原因,心里总有点不自在。 广播操结束后,同学们回到班上,纷纷围着我嘘寒问暖。看着他们这么关心,我真想说:“我是假装的,我没事。”可是我哪敢啊!因为担心露馅,只好坐在位置上埋头“休息”。 第三节上音乐课,音乐老师教我们唱一首新歌,同学们学的都很高兴。平时我也是个爱唱爱跳的人,一时忘了自己“生病”,忍不住也大声唱了起来。音乐老师还当场对我大加表扬:“一冰同学今天唱的真棒,我们大家要好好地向他学习!”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而我心里真不是滋味,脸上火辣辣的,仿佛那一个个巴掌正抽在我的脸上。 这件事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每当我想起它,就惭愧得脸红到脖子根。因为惰性发作,我撒了谎,欺骗老师,欺骗同学,欺骗自己。而老师的关怀和表扬,同学的问候与情谊,却像寒冬的一缕缕阳光,照在我心上,暖呼呼的。我想,今后,再也不能做这种荒唐的事了。 八、写法指导。 1、审题,围绕题目确定感情基调。 2、选材,围绕中心选择相关材料。 3、理清顺序,确定详略。 4、琢磨语言,下笔成文。 九、布置作业。 3、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自主立意,写一篇作文。 提高阅读文本能力,提高审题意识。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记叙的要素。 教给学生如何写记事作文,学习更多的理论知识。 例文赏析,是用具体事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写作。 分层练习,更容易接受。
课堂小结
板书 学会记事 1.记叙六要素 2.叙述顺序 3.过渡与照应 4.写出真情实感 5.锤炼语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