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五年级上数学-第3单元:第5课时 商的近似数-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五年级上数学-第3单元:第5课时 商的近似数-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9-04 23:04: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时 商的近似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32页例6及练习八第1~3题。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除法计算中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2.能根据实际需要和要求正确地取商的近似数。
3.经历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过程,体验迁移应用的学习方法。
4.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正确地按题意求出商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
会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准确求出商的近似值。
【教学准备】
PPT课件、口算题卡若干张。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准备
1.按要求保留小数位数。(口算题卡出示)
(1)用“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一位小数。
2.28  9.445  8.95
(2)用“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两位小数。
1.401  7.606  4.993
2.计算下题的近似值。
0.63×1.24≈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二、组织比赛,质疑引入
请笔算下面各题。
17.2÷17    2.975÷12.2
(1)学生每人选择其中1题独立计算,老师巡视。
(2)1分钟后,老师叫停。
师:你们算完了吗?为什么?
师:积的小数位数太多时,我们可以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那么小数除法所得的商同样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取商的近似数。
三、引导探究,交流发现
(一)求商的近似数。
1.出示PPT课件(教材第32页例6情境图)。
2.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3.学生独立计算,全班交流。
4.引导学生对上述答案进行讨论。
(1)计算得到的结果是一个循环小数。
(2)通过“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得到的近似数,表示精确到分。
(3)通过“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得到的近似数,表示精确到角。
5.小结:在计算小数除法时,我们要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确定应该保留几位小数。在有关人民币的计算中,可以保留一位小数,也就是精确到“角”,也可以保留两位小数,也就是精确到“分”。
(二)归纳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1.师:在计算小数除法时,根据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时应该注意什么?
2.小组讨论,汇报交流。(PPT课件出示)
(1)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的小数位数太多或除不尽时,可以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2)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先看保留几位小数,就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值。
(3)引导学生对求积的近似数与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进行比较。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你学会了什么?
五、巩固练习
教材第32页“做一做”。第36页练习八第1~3题。
六、布置作业
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开始,这节课的第一个环节是设计得比较好的一个环节。在导入部分,采用了比赛的方式,这样吸引学生注意力,也能很好地产生疑问,顺利过渡到新课。另外,在学习了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后,让学生对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和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进行比较,使学生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样设计可以使学生对新旧知识之间进行对比,能通过前面学过的知识帮助理解和掌握新知。
[不足之处] 由于本节课是除法的计算,学生的计算速度不够快,因此花的时间多了一些。
[再教设计] 再教这一内容时,复习准备这一环节的习题可以减少(可以在课前完成,也可以让学生在家里完成),这样可以缩短这一环节的时间。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计算速度的训练,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计算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