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8张PPT。课件47张PPT。课件65张PPT。第一节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生物进化的一般序列。
2.了解生物进化对地理环境的改造作用和环境变化对地球生物的影响。
3.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人地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知识导引
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
1.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
2.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
(1)物种衰退和灭绝的原因: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
(2)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见下表。
时期
全部灭绝
部分灭绝
古生代末期
原始鱼类、古老两栖类
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
中生代末期
恐龙
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
生物与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方面,生物是地理环境的产物,它不能脱离环境,而必须依赖并适应环境,维持其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生物又是地理环境的创造者,它作为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非常特殊、重要的作用。
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是地理环境要素之一;人类能够有意识地适应和改造自然,并能有意识地提高这种适应和改造的能力。
2.产业革命以来,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1)原因: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
(2)实例:大量燃烧化石燃料、砍伐森林等,造成全球平均气温以前所未有的速率增加。
3.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有利影响:通过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改善环境,开发资源,造福于社会。
(2)不利影响:给自然环境带来各种破坏,甚至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
(3)启示: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防止过度的开发活动诱发和加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关系。
不同发展程度国家所存在的环境问题不同。
发达国家或地区多环境污染问题,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多生态破坏问题。
探究点一 生物的进化、灭绝与环境
[核心归纳]
利用结构图表表示生物进化对环境变迁及环境变迁后对生物灭绝的影响。
利用生物进化演变规律确定地层时代
不同时代的地层一般含有不同的化石,而相同时代的地层里往往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因此,可以根据古生物的演化规律,利用化石来确定地层的顺序和时代,利用生物化石可以恢复生物的生活时代和古地理环境。例如:在温暖广阔的浅海环境中,可以形成由珊瑚礁组成的石灰岩;在湿热的森林茂密地区,可以形成有丰富植物化石的含煤地层等。
[应用体验]
读下面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由此,可推知当时的环境特点为( )
A.干燥,冷热多变 B.全球气候分异明显
C.湿润,森林茂密 D.寒冷,冰雪广布
解析:仔细看图,明确图中化石的地质年代。如含三叶虫化石的为古生代早期地层,含鱼类化石的为古生代中期地层,含恐龙化石的为中生代地层,含裸子植物化石的为古生代晚期和中生代地层。第1题,图中①为中生代地层,图中②为古生代晚期和中生代地层,图中③④均为古生代地层。第2题,煤炭是地质史上的森林埋藏到地下,经过复杂的地质作用而形成的。
答案:1.D 2.C
3.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问题。
(1)地质剖面图上,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陡崖出现在________处,甲处成为谷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2)在图中数码①②③④所示地层中,有可能找到大量三叶虫化石的地层数码是________,有可能找到恐龙蛋化石的地层数码是________,早期人类遗迹应该到数码________代表的地层中去寻找。
(3)地球演化过程中,灭绝的恐龙等生物种属不可复生,这说明了地理环境的演化具有________性。
解析:第(1)题,背斜处岩层上凸,向斜处岩层下凹,断层处岩层断裂错开。从地表形态看,断层处往往发育有陡崖,向斜往往成山,而背斜往往成谷。背斜(甲处)成谷是因为背斜处受张力影响,岩石破碎,容易受到外力侵蚀变成洼地(或谷地)。第(2)题,三叶虫化石形成在古生代早期地层(即④层);恐龙蛋化石形成在中生代地层(即②层);早期人类遗迹则会保留在新生代地层(即①层)。第(3)题,结合题干图示信息,不难得出地理环境的演化具有不可逆性的结论。
答案:(1)背斜 向斜 断层 丙 甲处地质构造为背斜,受张力作用影响,岩石破碎,因此更容易受到外力侵蚀,地势逐渐降低而形成山谷 (2)④ ② ① (3)不可逆
探究点二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
[核心归纳]
1.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2.图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1)箭头①指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2)箭头②指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以废弃物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去。
(3)箭头③、④指人类通过生活和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二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环境的供给能力,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下降、恶化。
(4)箭头⑤、⑥指环境把它所受到的人类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这种反作用,有的是良性的,将使人类获得可持续发展;有的是恶性的,会产生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
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
环境
植物作用
大气圈
改变原始大气的成分,形成现代大气
水圈
参与水循环,改变水圈的化学成分及分布
岩石圈
参加岩石形成,促进岩石风化,加快土壤形成
气候
调节气候,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生态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城市
吸烟滞尘、过滤空气、降低噪声、美化环境
[应用体验]
读人类活动与环境质量联系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序号的含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
A.①为生产规模过大
B.②为过度利用自然资源
C.③为生产活动遵循自然规律
D.④为破坏生态环境
2.下列关于该图所反映的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说明错误的是( )
A.人类必须停止开发资源,恢复自然环境原始面貌
B.人类与自然环境具有对立性
C.必须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
D.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向恶性循环方向发展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人口过多会导致生产规模过大,从而过度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环境质量下降;人口素质过低,生产活动会违背自然规律,通过破坏生态环境来获取资源,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第2题,该图说明人与自然环境具有对立性,如果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就会使环境向恶性循环方向发展,故我们必须要努力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但停止开发资源、恢复自然环境原始面貌不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要求,是不合理的。
答案:1.C 2.A
3.读图甲和图乙,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90年代,××政府在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发布的一项报告中指出:使全球气候逐步变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类在能源利用与森林砍伐中使CO2浓度增加。图甲是在南极萨布尔基地冰穴测定的大气中CO2体积分数的历史数据,图乙是地球上的碳循环示意图。
(1)造成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有(多选)( )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过度砍伐森林
C.人口剧增,呼出的CO2增多
D.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作燃料
(2)你认为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将会给世界沿海城市带来什么影响?
(3)为避免温室效应给全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人类应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第(1)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大量释放二氧化碳和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第(3)题,治理全球变暖的趋势可结合其形成的原因分析,包括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减少对植被的破坏,保护植被等措施分析。
答案:(1)BCD
(2)CO2含量增多,导致全球变暖,从而使得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会淹没沿海低地。
(3)植树造林,控制人口数量,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推广节能技术,使用清洁能源等。
生物是在地球发展历史中产生的,但在地质历史时期,也经历过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导致大量生物物种的衰退和灭绝。
据此回答1~3题。
1.从原核生物细胞中演化出了真核细胞生物的时间是在距今约( )
A.20亿年前 B.14亿年前
C.0.7亿年前 D.6亿年前
2.揭开欣欣向荣的生物系统演化进程序幕的生物是( )
A.原核细胞生物 B.爬行动物
C.真核细胞生物 D.无脊椎动物
3.盛极一时的恐龙突然从地球上销声匿迹的地质历史时期是 ( )
A.古生代末期 B.中生代末期
C.古生代寒武纪 D.新生代
解析:第1题,从原核生物细胞中演化出了真核细胞生物的时间是在距今约14亿年前。第2题,无脊椎动物是揭开欣欣向荣的生物系统演化进程序幕的生物。第3题,盛极一时的恐龙突然从地球上销声匿迹的地质历史时期是中生代末期。
答案:1.B 2.D 3.B
中外古生物学者在四川省西南部大凉山腹心地带的昭觉县,发现了中国首例确凿的距今约1亿年前的白垩纪时期的大型爬行动物肉食恐龙游泳足迹。读图甲和图乙,回答4~5题。
4.肉食恐龙生活的年代是图乙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5.当时昭觉县的地理环境最有可能是( )
A.干旱环境 B.温暖浅海
C.热带深海 D.森林密布
解析:第4题,由材料中“距今约1亿年前的白垩纪时期的大型爬行动物肉食恐龙游泳足迹”可知,肉食恐龙生活的时代是图乙中的④。第5题,由于肉食恐龙属于爬行动物,不可能进入深海,再结合材料中“游泳”可知,当时昭觉县的地理环境最有可能是温暖浅海。
答案:4.D 5.B
生物量一般是指生物在某一特定时刻单位面积内实存生活的有机物质(干重)(包括生物体内所存食物的重量)总量。如图是我国某区域地上生物量、年均温和年降水量随经纬度的线性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
6.该区域地上生物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
A.从东北向西南递减 B.从西南向东北递减
C.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D.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7.关于该区域气候要素与生物量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上生物量随年均温的升高而减少
B.地上生物量随年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多
C.若该区域变暖,则光合作用增强,地上生物量增多
D.若该区域变暖,则水分蒸发和蒸腾加剧,地上生物量减少
解析:第6题,结合两幅图可判断该区域地上生物量从东北向西南递减。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地上生物量随年均温增加而减少,随年降水量增加而增多。
答案:6.A 7.C
[教材活动点拨]
1.教材P67 活动·思考
提示:见下表
代
纪
生物发展阶段
动物界
植物界
新生代
第四纪
⑤
②
第三纪
⑥
中生代
白垩纪
①
侏罗纪
③
①
三叠纪
古生代
二叠纪
⑦
石炭纪
泥盆纪
②
志留纪
③
奥陶纪
④
寒武纪
元古代
④
太古代
地球初期发展阶段
2.教材P68 活动·探究
提示:活动1.从教材中的材料可以看出,在中生代的地层内,铱元素的含量异常,比正常值高出约30倍,而铱元素在地球表面并不常见,而陨石中却经常存在铱含量较高的现象,这说明可能曾有一颗富含铱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并发生爆炸,使地球环境发生剧烈变化,造成大量生物灭绝。
活动2.恐龙灭绝的原因是全世界感兴趣的问题,除上面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假说外,仍有各种不同的假说:如认为这与中生代末期剧烈的地壳运动所引起的地形、气候、植物等条件的改变有一定关系;或者认为与地球磁场的变化,恐龙本身的退化、流行病等有关。总之,恐龙的灭绝与其本身的内在因素和密切的外在因素(周围环境)有关。例如恐龙为适应环境向特定方向迅速发展,但中生代的地形、气候多变以及植物的盛衰与恐龙生活的习性形成很大矛盾,导致其最后灭绝。还有一种看法,认为曾有一颗彗星爆炸,使海水温度升高,造成生物死亡。
3.教材P69 活动·实践
提示:对某个工矿企业进行调查时,应注意三个问题:一是该企业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是什么;二是该企业排放废弃物数量的多少;三是该企业排放的废弃物对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造纸厂、电镀厂以水污染为主,水泥厂以大气污染为主,钢铁厂则以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为主。
课时作业14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一、选择题
1.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最初的生命诞生在有氧环境中
B.原核细胞生物能通过遗传变异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C.自由氧原子吸收紫外线,使太阳紫外线辐射强度减弱
D.生物进化能促使环境变迁,环境变迁则不可能促进生物进化
解析: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原核细胞生物,诞生在无氧环境中。真核细胞生物出现以后,生物的演化进程明显加快。一方面,生物通过遗传变异适应环境的能力大为增强;另一方面,藻类的光合作用效率大大提高,从而加速了自由氧在海洋和大气中的积累,也使太阳紫外线辐射强度大大减弱,扩大和改善了生物的生存环境。生物进化促使环境变迁,环境变迁促进了生物进化。
答案:C
''读某地地质剖面略图,回答2~3题。
2.图中化石形成年代最早的是 (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3.根据图中化石,动物在这一时期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
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
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
解析:第2题,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的生物化石。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如三叶虫等)灭绝了,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则同时灭绝,所以图中化石形成年代最早的是含三叶虫的化石和含鱼类的化石。第3题,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出现在海洋中的单细胞生物,称为原核细胞生物;经历了大约20亿年的漫长演化,在距今约14亿年前,从原核生物细胞中演化出了真核细胞生物。从古生代寒武纪开始,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表层,以后又依次出现了原始鱼类、两栖类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和人类。
答案:2.A 3.B
如图为中国某河干流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日蒸发量和日蒸发总量(各类用地面积与其日蒸发量的乘积)。读图完成4~5题。
4.影响该河干流区日蒸发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层厚度和植被覆盖率
B.太阳辐射和土层厚度
C.植被覆盖率和水分条件
D.水分条件和太阳辐射
5.该河最有可能是( )
A.塔里木河 B.松花江
C.淮河 D.珠江
解析:第4题,结合图示分析可知,图中的日蒸发量的差异与地表物质的种类有关。植被覆盖率高的耕地、林地、草地及水分条件好的水体的日蒸发量较高;植被覆盖率低的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日蒸发量较小。第5题,水体的日蒸发量最高,但日蒸发总量很低,说明河流的水量小;草地及未利用地日蒸发量较小,但日蒸发总量却很大,说明草地及未利用地面积大。综合分析,该河流流域气候干旱,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大,河流水量小,最有可能是内流河。
答案:4.C 5.A
如图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读图完成6~7题。
6.下列生物中,出现最早的是( )
A.爬行类 B.鸟类
C.两栖类 D.鱼类
7.爬行类动物物种最多的地质年代是( )
A.古生代 B.中生代
C.元古代 D.新生代
解析:第6题,四个选项中生物出现由早到晚的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第7题,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盛行时期。
答案:6.D 7.B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森林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干扰的自然要素。根据以上材料,完成8~9题。
8.判断如图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
①土壤水增多 ②库区蒸发量增大 ③蒸腾加强 ④植被覆盖率增大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9.大面积砍伐森林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①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②造成臭氧层空洞
③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 ④许多物种灭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第8题,修建水库直接造成两个结果,一是使库区蒸发量增大,二是使土壤水增多,进而使植被覆盖率增加,蒸腾加强。第9题,森林砍伐使森林吸收CO2的能力减弱,导致大气中CO2增加,同时使地表裸露,水土流失严重,使生物多样性减少,但不会造成臭氧层空洞。
答案:8.C 9.D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10~12题。
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植株数量
灌木植物
1
1.00
1.00
1.00
1.00
草本植物
l
1.18
1.20
1.21
1.23
地上生
物量
灌木植物
1
1.09
1.10
1.12
1.11
草本植物
1
1.47
1.55
1.52
1.53
地下生
物量
灌木植物
1
1.01
0.99
0.98
0.97
草本植物
1
1.21
1.29
1.42
1.58
10.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
①生物量提高 ②生物量降低 ③植株密度改变 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1.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
A.植株数量 B.总生物量
C.地上生物量 D.地下生物量
12.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C.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
解析:第10题,表中信息显示生物量包括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除灌木地下生物量略有减少外,其他均有明显的增加,故生物量提高,①正确;表中草本植物数量明显增加,密度增大,而灌木数量没有变化,故③正确。第11题,对比表格中的数据,表中地下生物量中灌木植物下降,草本植物则大幅上升,出现此消彼长的竞争。第12题,根系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地下生物量中灌木植物自2011年开始明显低于2009年,说明根系出现萎缩,草本植物相反,故未来变化趋势是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茂盛。
答案:10.A 11.D 12.D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目前,土地退化是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其中土地荒漠化面积已达267.4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27.4%。防治土地退化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
(1)将下列正确的代号填到图中相应的空白框内(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a.风力作用为主 b.流水作用为主
c.年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d.年降水量少,且不稳定
(2)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
解析:本题以我国土地资源退化为背景考查了与之相关的地理知识。由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造成了土地退化,但人为原因是主要的,特别是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砍滥伐森林、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工矿或城镇建设致使植被破坏等。为此国家推行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既有利于保护环境,也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答案:(1)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为:a、b、d、c
(2)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砍滥伐森林、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工矿或城镇建设造成植被破坏等原因造成土地退化。
1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 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降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看到这个消息,上海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实地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并做了大量物质、知识上的准备工作。
(1)考察名称:________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考察工具准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如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①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________岩;按地质年代,该区域较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________代。
②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________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区应为________环境,气候、植被特点为________。
(4)考察结论: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认为至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
①地理环境经历了________环境向________环境的演变。
②由不同化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地壳经历了________(抬升、下降、水平)运动。
解析:解答该题应从地球演化、化石与地层的关系、古生物环境的特征及其成因等基础知识入手,通过理解所反映的相关古生物化石的内容,针对性地解答各小题。解决该题的关键应抓住以下几点:(1)图中古生物新老关系:三叶虫(古生代),恐龙(中生代),哺乳动物(新生代);(2)利用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地质构造及地壳的运动过程;(3)化石形成的岩层——沉积岩;(4)古生物的生存环境:三叶虫(海洋)、恐龙(陆地)。
答案:(1)生物化石 (2)该区岩层等资料、指南针、地质锤、笔、纸(只要合理即可) (3)①沉积 古生 ②海洋 陆地 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 (4)①海洋 陆地 ②抬升
第三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学习目标
1.认识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表现。
2.了解地域分异及地域分异规律的含义,掌握地域分异规律。
3.知道地球表面地域分异的四种基本规律产生的主导因素。
4.掌握陆地主要自然带的基本类型、分布和特征。
知识导引
一、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
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不同的空间尺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1.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1)太阳辐射能在地球表层的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有规律的差异性,这成为制约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基本因素。
(2)太阳辐射带来的热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随之引起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大体上沿纬线延伸、随纬度变化。这种呈纬向带状分布的差异就是纬度地带分异。
2.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在同一纬度地带内,降水量往往从沿海到内陆逐步降低,从而出现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这种由于水分条件不同而导致的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的差异,被一些地理学家称为“干湿度地带分异”。
3.垂直分异规律
出现垂直分异的山区处在一定纬度和干湿度地带上,必然受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的制约。
4.地方性分异规律
地方性分异常常表现出有序性和重复性的规律。
概括法记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水平地域分异:①纬度地带分异,热量为基础因素,南北更替,东西延伸,高、低纬度最明显;②干湿度地带分异,水分为基础因素,东西更替,南北延伸;中纬度最明显。
(2)垂直地域分异:水热因素共同影响,垂直更替,水平延伸。
(3)地方性分异现象:受海陆分布、地形、洋流、水源等因素的影响。
三、主要陆地自然带
1.森林自然带一般分布于湿润和半湿润地区,是生产量最大的陆地自然带。
2.草原自然带一般分布于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随纬度增加和热量条件的差异,大致可分为热带草原自然带和温带草原自然带。
3.荒漠自然带一般分布于干旱地区,因纬度和热量条件不同,可分为热带荒漠自然带和温带荒漠自然带。
四、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
在大农业生产中,必然根据不同的自然地带、垂直地带和地方性分异的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大农业的产业构成、作物构成和品种构成,确定土地利用方式,才能取得持续的经济效益并实现生态平衡;否则,会导致生态失衡和环境退化。
歌诀法记忆自然带和植被分布
热雨湿热有雨林,南北十度赤道分。
热季热草都有草,西岸热沙沙尘滚。
东季西地亚热带,阔叶硬叶要区分。
温季温海类型同,温带大陆漠草林。
高纬亚寒针叶林,北半球内有此型。
苔原冰原属寒带,冰雪世界少居民。
探究点一 地理分异规律
[核心归纳]
1.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项目
内容
含
义
概念
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影响,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由赤道到两极作有规律的更替
自然带更替方向
经线方向,即南北方向
自然带延伸方向
纬线方向,即东西方向
形
成
基础因素
以热量为基础
原因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热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分
布
显著地区
低纬和高纬地区,中纬度在一定范围也有分布
横贯大陆的自然带
苔原带和针叶林带(高纬度),热带雨林带(低纬度)
中纬度
大陆东岸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
大陆西岸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大陆内部
中部:亚热带荒漠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两侧:温带草原带
(1)高纬地区和低纬地区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显著的原因是高纬度地区气温低,东西方向上的水分条件差异小;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降水较多,水分条件东西差异也很小。
(2)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热量的差异。
2.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经度地带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项目
内容
形成基础
在同一纬度,由于受海洋水汽影响的程度不同,从沿海向内陆,干湿度的差异很大,因此这种分异规律是以水分为基础的
根本因素
海陆位置差异,导致从沿海向内陆干湿状况差异很大
显著分布地区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以中纬度地区表现尤为显著。因中纬度大陆开阔,大陆东西岸分别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西风影响,降水从沿海向内陆减少。例如,从欧洲西海岸出发,沿45°N向东到中亚,自然带依次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自然带更替方向
从沿海向内陆的方向,即东西方向或纬线方向
自然带延伸方向
经线方向,即南北方向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在大陆中纬度地区表现明显
大陆西部
大陆内部
大陆东部
受西风控制
深居内陆、离海较远
受季风影响
降水较多
水分趋于减少
降水较多
森林―→草原―→荒漠草原森林
3.垂直分异规律
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随着海拔的升高,其水热状况发生变化,表现在自然带上也发生相应更替,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
项目
内容要点
显著表现地区
高山地区,尤其是低纬度的高山地区
形成原因
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随着高度增加而变化
垂直带谱
最下面为基带,所有的垂直带从山麓到山顶有规律更替
分布规律
共同性
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变化,具有从该地向高纬度地区的纬度地带性变化的类似规律
差异性
干旱地区,由于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水分和热量条件不同,同一山地不同坡向的垂直带谱不同
拓展延伸
(1)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几个因素
①山体所在纬度——相同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
②山体海拔——纬度相当的,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
③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
(2)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分布海拔高度的因素
①山体所在纬度——同类自然带的分布,在低纬的山体海拔高,在高纬的山地海拔低。
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类似于纬度地带分异;纬度越低,山地自然带数量越多;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类型越多。
②坡向——同一山体,同类自然带分布上界阳坡高、阴坡低。
垂直带谱的复杂程度与山地所在纬度、山地海拔相关,即山地所在纬度越低,山地海拔越高,垂直带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完整。具体如图所示:
4.地方性分异规律
大尺度的地域分异规律是小尺度地域分异形成的基础;非地带性分异叠加在地带性分异基础之上,使自然环境变得更加复杂。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影响因素
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
南半球无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海陆分布(相应纬度为海洋)
改变了地带性分布的自然带
南美巴塔哥尼亚荒漠
地形起伏(处于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地带)
地带性自然带空间分布范围受到约束
美洲西部各自然带沿狭长海岸延伸
地形(科迪勒拉山系)
自然地理现象的斑状分布
荒漠中的绿洲(例:我国新疆天山、昆仑山山麓地带分布的绿洲)
水分条件的变化(天山、昆仑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
大陆东西两侧自然带分布纬度位置的差异
亚欧大陆亚寒带针叶林带,大陆西岸分布纬度高,大陆东岸分布纬度低
洋流
非地带性现象的分类
(1)“缺失”:由于海陆分布差异,某些地区缺失某种陆地自然带。
(2)“改变”:受地形、洋流的影响,某些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发生变化。
(3)“约束”:自然带的延伸受地形的局限和约束。
(4)块状:位于热带沙漠和温带荒漠中的绿洲是受高山地形、土壤和水分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例如,我国新疆的天山和昆仑山山麓的绿洲是由高山冰雪融水在山麓冲积扇下埋藏和出露地表而形成的。
[应用体验]
读图,回答1~2题。
1.①→②的自然景观变化为森林→草原→荒漠。这种变化反映了(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2.③→④自然带变化反映出的分异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高度 D.光照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①→②是从我国东部沿海到我国西北内陆,降水量逐渐降低,体现的是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第2题,由图可知,③→④是从我国南部沿海到东北地区,反映的是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
答案:1.B 2.A
读喜马拉雅山垂直带谱分布图,回答3~4题。
3.喜马拉雅山南坡山麓的自然带M可能为 ( )
A.热带雨林带 B.落叶阔叶林带
C.常绿阔叶林带 D.热带草原带
4.高山草甸在南北两坡分布的海拔存在明显差异,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南坡为迎风坡,水热条件好,分布海拔高
B.北坡为背风坡,降水少,分布海拔高
C.南坡相对高度大,分布海拔高
D.北坡相对高度大,分布海拔低
解析:第3题,喜马拉雅山的南坡纬度较北坡低,夏季时,其南坡为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山麓的自然带M可能为常绿阔叶林带。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高山草甸在南坡分布海拔较高,主要是因为南坡是阳坡、迎风坡,水热条件好;北坡分布海拔较低,因为北坡是阴坡、背风坡,水热条件差。
答案:3.C 4.A
探究点二 世界主要的自然带
[核心归纳]
1.主要自然带类型
分布
植被
因纬度和热量条件
差异分出的种类
森林
自然带
湿润、半湿润(年降水量大于450毫米)
森林
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寒带冰原带
草原
自然带
半湿润、半干旱(年降水量250~450毫米)
以草本植物为主
热带草原自然带、温带草原自然带
荒漠
自然带
干旱(年降水量小于250毫米)
以旱生植物(旱生小乔木、灌木、仙人掌类)为主
热带荒漠自然带、温带荒漠自然带
各自然带之间并没有显著的界限,总是由这一带逐渐转变为另一带,因此在两个自然带之间总存在着过渡带。即使是同一自然带,由于所处位置、地形部位的不同,其水热状况不同,因而其自然景观也有差异。
2.主要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及成因
自然带名称
分布
成因
气候类型
典型植被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大气环流
热带雨
林带
赤道附近
(南北纬10°
之间)
横贯大陆
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
热带季
雨林带
低纬度地区
(10°N~25°N)
大陆东岸
季风环流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
雨林
热带稀树
草原带
雨林带南
北两侧(南
北纬10°~
回归线)
大陆中
部、西部
受赤道低气压带和
信风带交替控制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稀
树草原
热带荒
漠带
南北回归
线附近(南
北回归线~
南北纬30°)
大陆中
部、西部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
或信风带控制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
亚热带
常绿硬
叶林带
南北纬
30°~40°
大陆西岸
受副高与西风交替控制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常
绿硬叶林
亚热带
常绿阔
叶林带
南北纬
25°~35°
大陆东岸
季风环流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亚热带常
绿阔叶林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北纬
35°~50°
亚欧大
陆东岸
季风环流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落叶
阔叶林
南纬
40°~60°
大陆西岸
常年受西
风影响
温带草
原带
中纬度
大陆中部
常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温带大陆
性气候
温带草原
温带荒
漠带
温带大陆
性气候
温带荒漠
亚寒带针
叶林带
北纬
50°~70°
横贯大陆
受副极地
低气压
带影响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亚寒带
针叶林
寒带苔原带
高纬度
横贯大陆
极地东风带、极地高气压带
寒带苔原气候
苔原
极地冰原带
寒带冰原气候
冰雪裸地
(1)不要混淆气候类型、植被类型和自然带三个名称。根据绿色植物的特征可以区分出不同的陆地自然带,自然带的名称多数用植被名称表示,但值得注意的是,植被名称后面加上“带”字才表示自然带的名称,二者不可混淆。而植被类型是在一定的气候类型条件下形成的。如:“热带雨林”表示植被类型,“热带雨林气候”表示气候类型,“热带雨林带”表示自然带。
(2)世界主要陆地自然带(以北半球为例)
[应用体验]
读非洲局部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③⑤三地的自然带( )
A.类型相同,成因不同 B.类型不同,成因不同
C.类型不同,成因相同 D.类型相同,成因相同
2.图中②→③→④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 )
A.干湿地带分异规律 B.垂直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解析:第1题,图中①③⑤三地的自然带都是热带草原带,但①地的成因是海拔高;③地的成因是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⑤地的成因是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第2题,图中②③④自然带依次是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体现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答案:1.A 2.C
3.如图为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同一种陆地自然带的两个字母是________,其中位于大陆东岸的是________气候,位于大陆西岸的是________气候。
(2)图中有两个字母表示的陆地自然带气候类型不同,但其成因相同,它们是________,它们都是由于________形成的。
(3)在图中的各字母表示的自然带中,南半球缺失的两个陆地自然带(字母)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陆地自然带的形成、分布,重点关注影响自然带形成的主要因素——气候及各自然带所处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并且还要求掌握非地带分布规律及成因。
答案:(1)C和H 温带季风 温带海洋性
(2)G和H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3)A和B 南半球该纬度是海洋,缺少大面积的陆地
如图为北半球由赤道到极点的景观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图所示内容反映了 ( )
A.地方性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垂直分异规律
2.下列关于图中景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植被类型为常绿硬叶林
B.热带雨林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大
C.①至②景观的变化完全由热量条件决定
D.南半球缺少①自然带
解析:第1题,图中景观从赤道地区的雨林最终变为极地地区的冰盖,这主要是因为热量条件的变化,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第2题,根据自然带的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可推断①为针叶林;热带雨林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土壤有机质分解快,养分淋失严重,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小;①至②景观的变化主要由热量条件决定,但也受水分条件的影响;①为针叶林,南半球在针叶林分布的纬度缺少陆地,因此没有针叶林分布。
答案:1.C 2.D
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回答3~4题。
3.图中甲自然带最可能是( )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4.造成甲、乙两区域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经度位置不同引起热量条件的变化
B.海拔不同引起水热状况的变化
C.洋流性质不同引起降水量的变化
D.大气环流不同引起水热组合的变化
解析:第3题,根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甲地位于理想大陆东岸北回归线附近,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或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第4题,图中乙地为地中海气候,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甲地为亚热带季风(或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它的形成与季风环流有关。
答案:3.C 4.D
如图为垂直自然带与相应水平自然带理论上的对应关系图。读图,完成5~6题。
5.与图中④甲图例所代表的自然景观类型分布相一致的地区是 ( )
A.巴西高原 B.西伯利亚地区
C.华北地区 D.江南丘陵
6.下列诗句中最能体现①~④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夏秋天水一色,冬春草洲无边
C.才从塞北踏雪来,又向江南看杏花
D.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解析:本题组考查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第5题,依据山地垂直带谱,甲以下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故甲为针叶林带。④山地基带为针叶林带,因基带与当地水平带一致,故④应位于西伯利亚地区。第6题,从①~④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为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选项A为山地垂直分异规律,C为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B、D仅体现不同季节的物候现象,未体现地域分异规律。
答案:5.B 6.C
7.读“自然景观地域分布示意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景观①→②→③→④的变化是以________为基础产生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分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律。
(2)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__________(A:①→②→③→④ B:③→⑤→⑥)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同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带,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图中可看出①→②→③→④自然带是沿纬度变化的方向更替,这种变化是以热量为基础的;③→⑤→⑥自然带是沿经度变化方向更替的,这种变化是以水分为基础的,它和海陆位置的分布相关;喜马拉雅山南坡地处亚热带地区,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水热状况也发生改变,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地区的自然带更替规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准图中自然带的分布变化规律,并正确分析其形成的基础条件。
答案:(1)热量 太阳辐射在各纬度分布不均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2)A 随海拔高度的升高,气温越低,水热状况变化越大
(3)距海远近不同,导致水分差异
[教材活动点拨]
1.教材P78 活动·探究
提示:活动1.从图中可以看出,地球陆地表层主要有森林自然带景观、草原自然带景观、荒漠自然带景观等。森林自然带可以分为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等;草原自然带可以分为热带草原带、温带草原带;荒漠自然带可以分为热带荒漠带、温带荒漠带。
活动2.箭头所指的自然带自下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活动3.各自然带内部存在着差异。如教材图3—8中热带草原带内,河谷地带和地势较高的高原上就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河谷地带水源充足,草类茂盛,是多种动物良好的栖息地;而地势较高的高原上水源不足,草类稀少,动物就较少。
2.教材P79 活动·思考
提示:活动1.从海南岛到漠河的景观变化,反映的是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因为各地景观大体上沿纬线延伸、随纬度变化。
活动2.影响纬度地带分异的基本因素是太阳辐射带来的热量在地球表面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
3.教材P80 活动·思考
提示:活动1.见下表
地域分
异规律
自然带更
替方向
形成地域分异
的主要因素
举例
纬度地带
分异规律
纬度变
化方向
太阳辐射带来的热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
从海南岛到漠河的景观变化
干湿度
地带分
异规律
经度变
化方向
同一纬度地带内,降水量从沿海到内陆逐渐降低
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的景观变化
活动2.自然景观由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依次更替。形成原因是太阳辐射带来的热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
活动3.自然景观由森林→草原→荒漠→草原→森林依次更替。形成原因是从亚欧大陆东西沿海到内陆降水量逐步降低。
4.教材P81 活动·思考
提示:活动1.在一定高度的山区,从山麓到山顶随着水热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引起自然环境及其各组成要素出现逐渐变化更迭的现象,这就是垂直分异。
活动2.(1)因为珠穆朗玛峰南坡纬度低,山麓地区海拔低,山体相对高度大,所以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北坡起点为青藏高原,海拔高,山体相对高度小。
(2)珠穆朗玛峰南坡降水量比北坡多,因为南坡处在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
(3)珠穆朗玛峰南坡处在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积雪量大;而北坡云量少,晴天多;北坡陡,积雪容易下滑,南坡缓,雪容易积存。
5.教材P84 活动·探究
提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如樟树,动物主要有猕猴、灵猫等,土壤以红壤为主。寒带冻原带分为苔原带和冰原带。苔原带由于各月气温都很低,降水也少,树木不能生长,地面只生长苔藓,主要动物有驯鹿。冰原带全年气温极低,地面全被冰雪覆盖,在北极地区有北极熊,南极地区有企鹅。
6.教材P85 活动·探究
提示:活动1.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土地利用方式进行观察分析时,应注意该地所属的自然带、气候类型及特点、植被类型及主要树种、土壤类型、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及所占比重等。
活动2.如认为当地土地利用现状合理,进行评价时应抓住两个方面,一是取得了怎样的经济效益,二是如何实现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如认为当地土地利用现状不合理,提出改进建议时请说明土地利用方式应怎样变化,并说明变化后的经济及环境效益。
课时作业16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选择题
华裔青年谷岳从北京出发,历时3个月,穿越亚洲和欧洲,最终到达德国柏林,完成了搭车去柏林的梦想。读该次旅程线路示意图,回答1~2题。
1.从亚洲到欧洲经过的自然带类型主要有( )
①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③温带草原带 ④温带荒漠带 ⑤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2.沿途自然带变化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主要是( )
A.垂直地带性——气候 B.纬度地带性——热量
C.非地带性——海陆位置 D.经度地带性——水分
解析:第1题,谷岳从中国北方出发,经过蒙古、哈萨克斯坦到土耳其,再到欧洲,依次经过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在黑海附近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到达德国应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没有经过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谷岳主要沿中纬度地区进行这次穿越,主要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即经度地带性,主导因素为水分。
答案:1.C 2.D
读模拟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回答3~4题。
3.自然带从①→②→③→④→⑤→⑥和自然带从⑦→⑧→⑨→⑩的分布规律分别是( )
A.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规律
B.经度地带性和纬度地带性规律
C.沿海到内陆和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布规律
D.垂直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
4.A自然带的出现说明其自然带的分布具有( )
A.地带性规律 B.非地带性规律
C.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 D.垂直地带性规律
解析:第3题,①→②→③→④→⑤→⑥体现出南北方向上随着热量变化而引起的自然带变化,属于纬度地带性;⑦→⑧→⑨→⑩体现出东西方向上随着水分条件变化而引起的自然带变化,属于经度地带性。第4题,A是在荒漠带出现的绿洲,属于非地带性分布。
答案:3.A 4.B
读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及植物景观照片,完成5~7题。
5.关于对自然带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沿X方向湿度减少
B.沿X方向热量减少
C.沿Y方向湿度增加
D.沿Y方向热量增加
6.照片显示的植物常见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7.与③自然景观类型一致的地区是( )
A.山东丘陵 B.江南丘陵
C.德干高原 D.巴西高原
解析:第5题,图中的横坐标表示纬度,故沿X方向纬度越来越高,热量条件越来越差。Y方向表示自然带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第6题,照片显示的植物根系发达且多位于地表,这种植物主要分布在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常见于图中的①。第7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③自然带主要分布在纬度40°左右,与我国山东丘陵的景观类型一致,都为温带景观。江南丘陵为亚热带景观,德干高原和巴西高原为热带景观。
答案:5.B 6.A 7.A
''如图为陆地植被类型与纬度、干燥度关系示意图。干燥度是某地一定时段内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图中不同序号表示不同的植被类型。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⑨代表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
A.草原 B.苔原
C.针叶林 D.阔叶林
9.图中④与⑧代表的植被类型形成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A.太阳辐射、人类活动 B.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C.洋流性质、地势起伏 D.地表径流、土壤性质
解析:第8题,⑨位于寒带以南,最可能为亚寒带针叶林。第9题,④位于热带,气候干旱,其代表的植被类型应为热带荒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降水少;⑧主要位于温带,干燥度较大,其代表的植被类型应为温带荒漠,因距海遥远,降水少。
答案:8.C 9.B
''如图示意我国某山地东西两坡的垂直带谱。读图,回答10~11题。
10.甲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
A.温带针阔混交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热带雨林 D.热带荒漠
11.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水分 B.热量
C.海拔 D.土壤
解析:第10题,甲植被类型所在地区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雨热充足,且甲植被类型的海拔低于落叶阔叶林,其所在地区的热量条件优于落叶阔叶林,最可能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第11题,由图可知,该山地东坡植被以森林为主,西坡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主要原因是山地东坡为迎风坡,降水多,西坡为背风坡,降水少,故山地东西两坡植被差异的主导因素为水分。
答案:10.B 11.A
''读某自然带分布范围示意图,回答12~13题。
12.造成该自然带在大陆东西两岸分布的纬度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水分
C.洋流 D.大气环流
13.该自然带气温年较差大,对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距海洋远,受海洋的调节作用弱
B.纬度高,年内太阳辐射变化大
C.海拔高,大气逆辐射作用弱
D.自然带自身调节作用弱
解析:第12题,由图可知,该自然带分布在北极圈附近,且横跨整个大陆,应为亚寒带针叶林带。该自然带在大陆东岸受寒流影响,气温降低,因而自然带分布纬度较低;该自然带在大陆西岸受暖流影响,气温较高,因而自然带分布纬度较高,故造成该自然带在大陆东西两岸分布的纬度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洋流。第13题,该自然带所在的纬度较高,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较大,年内太阳辐射变化大,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大,因而气温年较差大。
答案:12.C 13.B
二、非选择题
14.读亚欧大陆局部地区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2)A自然带所在地的夏季气候特征是________,冬季气候特征是________。
(3)a方向的自然带更替体现了________规律,该规律形成基础是________差异。b方向的自然带更替体现了________规律。
(4)B地区季风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
解析:第(1)题,图中A处位于大陆西岸、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以南,因此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的地中海气候,其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的自然带,B处位于其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其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第(2)题,根据上题可知,A为地中海气候,其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第(3)题,a方向的自然带更替为自然带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因此体现的是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该规律以热量为基础。b方向的自然带南北延伸东西方向上更替,因此体现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第(4)题,B地区的季风属于温带季风,它的形成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答案:(1)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炎热干燥 温和多雨
(3)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热量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4)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5.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讲述了英国爵士根据漂流瓶提供的不完整信息,乘坐“邓肯号”,率领探险队沿着南纬37°一带,搜救格兰特船长的故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邓肯号”于1864年8月25日离开英国格拉斯哥,经过40多天航行,绕过麦哲伦海峡于10月6日到达智利西海岸的甲地。甲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所属的自然带是________带。
(2)探险队在南美大陆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搜救活动,途经甲、乙、丙、丁四地,遭遇不同的自然灾害。其中受到高山冰雪灾害威胁的是________地;途中遇到干涸盐湖,经受缺水煎熬的是________地。
(3)在甲、乙、丙、丁四地中,垂直地带性最明显的是________地,丙地所处的自然带是________带,丁地所处的自然带是________带。从丁地到丙地自然景观的变化反映了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4)造成四地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甲地位于南纬30°~40°的大陆西岸,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第(2)题,乙地位于安第斯山脉,多发生高山冰雪灾害。丙地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降水少,气候干旱。第(3)题,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最明显的为海拔最高的乙地。丙、丁两地为背风坡,但丁地位于沿海,降水稍多于丙地,丙地位于温带荒漠带,丁地位于温带草原带。第(4)题,由以上三题可知,造成四地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和海陆位置。
答案:(1)地中海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2)乙 丙 (3)乙
温带荒漠 温带草原 从沿海向内陆 (4)地形 海陆位置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概念。
2.理解不同自然因素对土壤发育和性状的作用。
3.了解自然资源利用对环境整体性的影响。
知识导引
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是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组成的有机整体。
2.整体性的表现:
(1)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
(3)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牵一发而动全身”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生动反映,利用地理环境整体性思想分析环境整体及要素的变化,关键是要找到能牵动全身的“一发”,由此理顺相关要素的变化,最后归纳到整体环境。
二、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1.成土母质与土壤:成土母质是指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后形成结构疏松的风化物。它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
2.气候与土壤:
气候通过土壤与大气之间不断进行的水分和热量交换,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气候还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3.生物与土壤:生物是土壤中有机物质的来源,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
4.地形与土壤:地形主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某地区的海拔、坡度和坡向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5.人类活动与土壤:人类生产活动主要通过改变成土因素作用于土壤的形成与演化,其中以改变地表生物状况的影响最为突出。人类活动对土壤的积极影响是培育出一些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如水稻土等。人类活动对土壤的消极影响是造成土壤退化,如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
土壤是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它是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
合成土壤:科学家还研制出一种米粒状的聚合物充当土壤,这种聚合物能吸收相当于自身重量700倍的水分。每平方米土壤添加100克这种聚合物即可起到三种作用:一是吸收过多的雨水;二是在干旱季节通过渗透向植物提供水分,三是提高土壤的透气性。这种合成土壤在一些土地贫瘠地区运用尤其具有美好前景。
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
1.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其实就是利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某些要素,从而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资源开发利用改变了某一种自然资源或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某种成分,这必然影响到周围的其他环境要素。
2.各地区之间的自然资源是相互影响的。
3.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需要其他资源的配合,也影响其他环境要素。
探究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
[核心归纳]
1.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
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改变。
例如,砍伐森林与植树造林对地理环境各要素乃至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如图所示:
3.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在河流上、中游地区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如图:
[应用体验]
读热带雨林景观图,回答1~2题。
1.图中包含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有( )
①大气 ②土壤 ③生物 ④民居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亚马孙热带雨林景观是在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土壤、生物、水文等地理要素统一变化形成的。下列关于其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要素之间只进行着物质交换,没有进行能量循环
B.各要素之间只进行着能量循环,没有进行物质交换
C.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D.各要素之间没有平衡的功能
解析:第1题,民居是人类的居住地,属于人文地理环境要素,不属于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第2题,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了整体的地理环境。
答案:1.D 2.C
读我国某区域水、气、生相互作用图,完成3~4题。
3.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依次是( )
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
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
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
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增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
4.该示意图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
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
解析:该题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和应用。第3题,根据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判断,土壤湿度增大导致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土壤热容量增大导致气温变幅减小;土壤湿度增大、蒸腾作用加强,降水增加。第4题,图中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3.B 4.B
探究点二 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核心归纳]
土壤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要素,也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从多种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可以看出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1.成土母质与土壤
2.气候与土壤
3.生物与土壤
4.地形与土壤
地形主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
5.人类活动与土壤
人类活动主要通过改变成土因素而作用于土壤的形成与演化,其中以改变地表生物状况的影响最为突出。人类通过合理的耕作经营,可以培育出一些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如水稻土等。违反自然成土规律会造成土壤退化,如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消极影响。
不同的气候条件形成不同的土壤类型
气候条件影响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故不同的气候条件形成不同的土壤类型,如东北平原气候冷湿,土壤有机质分解慢,形成肥沃的黑土;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气候湿热,有机质分解快,形成贫瘠的红壤;内陆干旱地区,由于矿物质淋失速度慢,形成钙质土。另外,土壤的干湿状况,通过蒸发对空气湿度、温度也有一定的影响,也可通过土壤上生长的植物影响气候。
[应用体验]
如图是各种成土因素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岩石主要影响土壤的土层厚度、水热条件
B.气候主要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理化性质
C.生物主要影响土壤的发育程度、矿物养分
D.地形主要影响土壤的质地特征、肥力特性
2.土壤中的许多化学元素离开原来的位置,并改变原来的存在形式,在土壤上层富集是( )
A.岩石的作用 B.气候的作用
C.生物的作用 D.地形的作用
3.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国土资源部和财政部曾联合下文,投资10亿多元抢救三峡库区4 000万立方米沃土,这是国内迄今为止最大的土地搬迁项目。下列四幅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地点土壤厚度最大的是(均位于库区)(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第1题,成土因素的作用各不相同,岩石主要影响土壤的矿物成分;气候主要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理化性质;生物主要影响土壤的有机质来源,但不能影响矿物养分;地形主要影响土壤的发育过程。第2题,土壤中的许多化学元素离开原来的位置,并改变原来的存在形式,在土壤上层富集是生物循环的作用。第3题,图中甲为河谷,河谷地区沉积物厚度大,土壤发育程度好,土层深厚。
答案:1.B 2.C 3.A
如图为黄土高原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上图体现了( )
A.地理环境要素的单向性影响和变化
B.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
C.多种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才能影响地理环境整体的变化
D.地理环境的独立性
5.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当地农作物产量下降
B.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使当地耕地面积减少
C.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并使之形成“地上河”,给河道整治和防洪带来了巨大困难
D.造成长江中下游河道淤积,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威胁
解析:第4题,由图可知,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而水土流失可引起水文、地貌、土壤、植被、气候的变化。这表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其中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第5题,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有: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当地农作物产量下降;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使当地耕地面积减少;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并使之形成“地上河”,给河道整治和防洪带来巨大困难。黄土高原地区的河流大部分属于黄河水系,所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不会造成长江中下游河道淤积,D项错误。
答案:4.B 5.D
1.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中与我国西北内陆相符的是( )
A.化学风化作用显著,物理风化作用微弱
B.流水作用强烈,物理风化作用微弱
C.流水侵蚀作用显著,风力侵蚀作用微弱
D.植被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解析:西北地区总体特征是干旱,该地区河流稀少,流水作用弱,风力作用明显,物理风化作用强,化学风化作用微弱,植被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答案:D
2.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
A.水分 B.生物
C.地形 D.成土母质
解析:因为土壤肥力主要是由生物作用形成的,故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成土母质并非土壤,而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质地关系密切,成土母质的颗粒较细,发育其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细,反之则较粗。
答案:B
3.陡峭的山坡上难以发育成深厚土壤的原因是( )
A.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快
B.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度较慢
C.光热条件差
D.水分条件差
解析:地表疏松物质在陡峭的山坡上,由于重力的作用,迁移速度比平坦地区要快。
答案:A
读图,回答4~5题。
4.反映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制约、息息相关的有( )
A.a、b、c
B.d、e、f
C.a、c、e
D.b、d、f
5.下列各联系的举例,不正确的是( )
A.b—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形成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B.c—泥石流流出的物质堵塞江河,破坏森林、农田
C.e—三峡工程建成后,可提高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
D.f—把江淮平原的旱地改造成水田,加剧了土壤盐碱化问题
解析:第4题,根据图中箭头可知,d、e、f反映了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第5题,土壤盐碱化与不合理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等有关,把江淮平原的旱地改造成水田,并不会加剧土壤盐碱化问题。
答案:4.B 5.D
如图为某区域主要地理要素联系示意图。据此回答6~7题。
6.图中甲、乙对应的内容分别是( )
A.草场退化、土壤次生盐碱化
B.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
C.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短缺
D.土壤次生盐碱化、水资源短缺
7.解决乙问题的合理措施有( )
①跨流域调水 ②退耕还林 ③治理沙漠 ④节约用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解析:第6题,甲是大水漫灌和蒸发旺盛的结果,它表示受这两者影响而出现的土壤次生盐碱化现象;工业、农业用水量大,人口、城市密集,需水量大,再加上植被覆盖率低,降水总量小、变率大等会导致水资源短缺。第7题,解决乙所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一方面可以实施跨流域调水,即从其他地区引水过来;另一方面应节约用水。
答案:6.D 7.D
[教材活动点拨]
1.教材P71 活动·实践
提示:活动1.土堆上覆盖一层草皮的盘子内沉积在土堆边缘的泥土较少,没有覆盖草皮的盘子内沉积在土堆边缘的泥土较多。
活动2.较小范围内进行实验可以用纸片、树叶,较大范围内进行实验可以用秸秆等材料。
活动3.植树种草(增加地表植被)。
活动4.植被覆盖良好,利于地表水的下渗。雨季,可使河流径流量减小,地下水位抬高;旱季,地下水可补给河水,增加河流径流量。植被破坏则会降低此功能,河流径流量变化增大。植被破坏后,地面失去植被的保护,水土流失加剧,且某些动物栖息地被破坏,生物物种减少。河流:径流量变化增大,易发生洪涝灾害;动物:物种减少;地下水:水量减少,水位下降;土壤:水土流失,土壤贫瘠。
2.教材P73 活动·思考
提示:活动1.区别:土壤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而成土母质是岩石的风化物,不具有肥力。
联系: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并且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质地关系密切,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和养分。
活动2.不对。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既与温度有关,又与降水有关。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带,化学与生物风化强,有机残体归还多,风化壳厚,但热带荒漠地带因为降水少,风化壳薄,发育的土壤层也薄;温带湿润地区化学与生物风化较强,风化壳较厚,发育的土壤层也较厚;干旱和寒冷地区风化壳薄,发育的土壤层也较薄。
3.教材P75(下) 活动·探究
提示:活动1.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生物的参与加快了成土过程,使土壤发育不断深化,形成土壤肥力。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它对成土母质的改造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机质的积累过程;二是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
活动2.黄河三角洲的冲积土是由黄河带来的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堆积,并在比较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下发育而成的,发育程度最好。江南丘陵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化学与生物作用较强,因而红壤发育程度较好,但在坡度较大的丘陵地区,因地表土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较快,因而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因而这里的寒漠土发育程度较差。
活动3.黄土高原的黄土疏松多孔,质地均匀,垂直节理发育,直立性强,它是第四纪历史时期长期的堆积物。黄土的堆积是经过风的吹扬、搬运、堆积而形成的。黄土堆积之后,又受流水等影响,发生再搬运,形成黄土堆积物。
4.教材P77 活动·实践
提示:各个地区往往存在着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这些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也各不相同,但大多与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有关,要在分析成因的基础上,针对各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因地制宜地提出治理措施,真正做到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课时作业1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土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壤就是土地
B.土壤是一个生态系统
C.土壤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互相独立,占有独立空间
D.土壤是由颗粒状矿物质组成的固体物质
解析:土地是陆地的表层,由岩石、成土母质及土壤共同组成。土壤只是土地的一个组成部分,两个概念存在较大差别。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空气和水分四种物质组成,因此可以说是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与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是地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非常活跃的场所。土壤是地理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故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联系密切,处在这几大圈层紧密接触地带,不占有独立空间。
答案:B
读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关系图,回答2~3题。
2.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的相互关系是( )
A.正相交 B.负相关
C.不相关 D.有时正相关,有时负相关
3.影响土壤侵蚀程度的因素不包括( )
A.地形 B.降水
C.风力 D.洋流
解析:第2题,植被覆盖率越高,土壤侵蚀越少,故为负相关。第3题,降水可能造成流水侵蚀,风力侵蚀发生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形对侵蚀作用有明显的影响。
答案:2.B 3.D
如图为某区域地理要素关联图。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相似性 D.复杂性
5.该区域最可能为我国的( )
A.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青藏高原 D.东南丘陵
解析:本题组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第4题,图中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5题,该区域地形以山地为主,气候湿热,河流短、急,植被种类丰富,最可能为我国的东南丘陵地区。
答案:4.A 5.D
读图,完成6~7题。
6.最适合此图的图名是( )
A.区域整体性示意图 B.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示意图
C.区域差异性示意图 D.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示意图
7.图示地区葡萄特别甜的原因是( )
①生长期日照时间长 ②气温日较差大 ③土壤肥沃 ④水源充足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解析:第6题,该图表示了这个区域内各地理要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是整体性的体现。第7题 ,该地气候干旱,太阳辐射强,因此气温日较差大,又因葡萄生长期内日照时间长,故糖分积累的多,特别甜。
答案:6.A 7.B
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某事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图,完成8~9题。
8.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可能是( )
A.人口数量增大 B.气候变化
C.森林破坏 D.围湖造田
9.该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综合性 B.区域性
C.整体性 D.差异性
解析:第8题,森林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一旦遭到破坏会造成诸多环境问题,如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水旱灾害增多、温室效应增强等,故甲是森林破坏。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一种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8.C 9.C
澳大利亚东侧分布着大片的生物礁。近年来,这些生物礁的缔造者——珊瑚却在大量死亡。据研究,这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及全球气温升高有关。如图为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关于该地珊瑚大量死亡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自然地理环境中某一要素发生变化,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地理环境都会发生变化
B.自然地理环境中各要素及整个生态系统的特征都是不变的
C.只有气候要素的变化才能引起其他要素发生变化
D.澳大利亚各自然带内部不具有整体性特征
11.图中澳大利亚大陆的气候类型呈半环状分布,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
A.水分 B.热量
C.地形 D.洋流
解析:第10题,珊瑚大量死亡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及全球气温升高有关,这是气候要素对生物要素的影响,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中某一要素发生变化会对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第11题,澳大利亚大陆的气候类型具有从沿海向内陆呈半环状分布的特征,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
答案:10.A 11.A
''读旗状树冠图片,回答12~13题。
12.图中树冠呈旗状的主要原因是 ( )
A.光照不均 B.地形崎岖
C.风力作用 D.人为砍伐
13.旗状树冠的形成与其生长的独特环境有关,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
A.差异性 B.整体性
C.开放性 D.阶段性
解析:第12题,在盛行定向强风的地方,有一些树木迎风面的芽体因受风的袭击而损坏,或者因过度蒸发而死亡。因此,形成旗状树冠的主要原因是风力作用。第13题,风的作用影响了植物的正常生长,这体现了各自然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表现。
答案:12.C 13.B
二、非选择题
14.读自然地理要素关联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假如上图是我国西北地区各环境要素间的关联性,那么年降水量________,气温日较差________,土壤有机质含量________,地貌呈现________景观。
(2)请从环境要素关联性角度分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成因。
(3)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在两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关系以及地理环境的统一演化。第(1)题,我国西北地区地处内陆,距海远,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气温的日较差大,多大风;植被发育差,土壤有机质含量少,肥力低;地貌呈荒漠景观。第(2)题,从黄土高原地区的气候(降水)、土质、植被状况分析地貌特征。第(3)题,第(1)题体现了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或统一演化;第(2)题体现了地理环境某要素受外界影响,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的改变,即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答案:(1)少 大 少(或低) 戈壁砾漠(或荒漠)
(2)黄土高原处于季风气候区,夏季多暴雨;过度开垦,植被破坏严重;黄土土质疏松。
(3)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或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15.读下面乱砍滥伐森林与植树造林引起的环境变化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下列地理事象的数字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处。
①水土流失 ②鸟类、兽类减少 ③生态失调 ④生物多样性增加 ⑤风速减小、空气湿度增大 ⑥气候恶化 ⑦水旱灾害减少 ⑧土地沙化 ⑨生态系统良性发展
(2)图示表示了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从而使地理环境具有________特征,只要某一要素发生变化,就会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这说明地理要素的变化会“________”。
(3)森林植被对地理环境影响很大,特别是分布于赤道附近区域的________,具有平衡大气成分的作用,能影响全球气候的变化。
解析:滥伐森林造成许多环境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解决生态失调的问题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植树造林。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时要抓住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这一主线。解答此题时,要注意各个环节之间的因果关系。
答案:(1)图略(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是②⑦⑧⑥③④⑨①⑤)。
(2)整体性 牵一发而动全身
(3)热带雨林
课时作业 14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一、选择题
1.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最初的生命诞生在有氧环境中
B.原核细胞生物能通过遗传变异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C.自由氧原子吸收紫外线,使太阳紫外线辐射强度减弱
D.生物进化能促使环境变迁,环境变迁则不可能促进生物进化
解析: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原核细胞生物,诞生在无氧环境中。真核细胞生物出现以后,生物的演化进程明显加快。一方面,生物通过遗传变异适应环境的能力大为增强;另一方面,藻类的光合作用效率大大提高,从而加速了自由氧在海洋和大气中的积累,也使太阳紫外线辐射强度大大减弱,扩大和改善了生物的生存环境。生物进化促使环境变迁,环境变迁促进了生物进化。
答案:C
''读某地地质剖面略图,回答2~3题。
2.图中化石形成年代最早的是 (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3.根据图中化石,动物在这一时期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
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
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
解析:第2题,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的生物化石。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如三叶虫等)灭绝了,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则同时灭绝,所以图中化石形成年代最早的是含三叶虫的化石和含鱼类的化石。第3题,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出现在海洋中的单细胞生物,称为原核细胞生物;经历了大约20亿年的漫长演化,在距今约14亿年前,从原核生物细胞中演化出了真核细胞生物。从古生代寒武纪开始,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表层,以后又依次出现了原始鱼类、两栖类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和人类。
答案:2.A 3.B
如图为中国某河干流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日蒸发量和日蒸发总量(各类用地面积与其日蒸发量的乘积)。读图完成4~5题。
4.影响该河干流区日蒸发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层厚度和植被覆盖率
B.太阳辐射和土层厚度
C.植被覆盖率和水分条件
D.水分条件和太阳辐射
5.该河最有可能是( )
A.塔里木河 B.松花江
C.淮河 D.珠江
解析:第4题,结合图示分析可知,图中的日蒸发量的差异与地表物质的种类有关。植被覆盖率高的耕地、林地、草地及水分条件好的水体的日蒸发量较高;植被覆盖率低的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日蒸发量较小。第5题,水体的日蒸发量最高,但日蒸发总量很低,说明河流的水量小;草地及未利用地日蒸发量较小,但日蒸发总量却很大,说明草地及未利用地面积大。综合分析,该河流流域气候干旱,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大,河流水量小,最有可能是内流河。
答案:4.C 5.A
如图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读图完成6~7题。
6.下列生物中,出现最早的是( )
A.爬行类 B.鸟类
C.两栖类 D.鱼类
7.爬行类动物物种最多的地质年代是( )
A.古生代 B.中生代
C.元古代 D.新生代
解析:第6题,四个选项中生物出现由早到晚的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第7题,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盛行时期。
答案:6.D 7.B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森林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干扰的自然要素。根据以上材料,完成8~9题。
8.判断如图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
①土壤水增多 ②库区蒸发量增大 ③蒸腾加强 ④植被覆盖率增大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9.大面积砍伐森林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①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②造成臭氧层空洞
③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 ④许多物种灭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第8题,修建水库直接造成两个结果,一是使库区蒸发量增大,二是使土壤水增多,进而使植被覆盖率增加,蒸腾加强。第9题,森林砍伐使森林吸收CO2的能力减弱,导致大气中CO2增加,同时使地表裸露,水土流失严重,使生物多样性减少,但不会造成臭氧层空洞。
答案:8.C 9.D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10~12题。
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植株数量
灌木植物
1
1.00
1.00
1.00
1.00
草本植物
l
1.18
1.20
1.21
1.23
地上生
物量
灌木植物
1
1.09
1.10
1.12
1.11
草本植物
1
1.47
1.55
1.52
1.53
地下生
物量
灌木植物
1
1.01
0.99
0.98
0.97
草本植物
1
1.21
1.29
1.42
1.58
10.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
①生物量提高 ②生物量降低 ③植株密度改变 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1.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
A.植株数量 B.总生物量
C.地上生物量 D.地下生物量
12.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C.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
解析:第10题,表中信息显示生物量包括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除灌木地下生物量略有减少外,其他均有明显的增加,故生物量提高,①正确;表中草本植物数量明显增加,密度增大,而灌木数量没有变化,故③正确。第11题,对比表格中的数据,表中地下生物量中灌木植物下降,草本植物则大幅上升,出现此消彼长的竞争。第12题,根系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地下生物量中灌木植物自2011年开始明显低于2009年,说明根系出现萎缩,草本植物相反,故未来变化趋势是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茂盛。
答案:10.A 11.D 12.D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目前,土地退化是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其中土地荒漠化面积已达267.4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27.4%。防治土地退化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
(1)将下列正确的代号填到图中相应的空白框内(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a.风力作用为主 b.流水作用为主
c.年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d.年降水量少,且不稳定
(2)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
解析:本题以我国土地资源退化为背景考查了与之相关的地理知识。由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造成了土地退化,但人为原因是主要的,特别是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砍滥伐森林、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工矿或城镇建设致使植被破坏等。为此国家推行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既有利于保护环境,也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答案:(1)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为:a、b、d、c
(2)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砍滥伐森林、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工矿或城镇建设造成植被破坏等原因造成土地退化。
1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 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降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看到这个消息,上海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实地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并做了大量物质、知识上的准备工作。
(1)考察名称:________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考察工具准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如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①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________岩;按地质年代,该区域较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________代。
②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________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区应为________环境,气候、植被特点为________。
(4)考察结论: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认为至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
①地理环境经历了________环境向________环境的演变。
②由不同化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地壳经历了________(抬升、下降、水平)运动。
解析:解答该题应从地球演化、化石与地层的关系、古生物环境的特征及其成因等基础知识入手,通过理解所反映的相关古生物化石的内容,针对性地解答各小题。解决该题的关键应抓住以下几点:(1)图中古生物新老关系:三叶虫(古生代),恐龙(中生代),哺乳动物(新生代);(2)利用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地质构造及地壳的运动过程;(3)化石形成的岩层——沉积岩;(4)古生物的生存环境:三叶虫(海洋)、恐龙(陆地)。
答案:(1)生物化石 (2)该区岩层等资料、指南针、地质锤、笔、纸(只要合理即可) (3)①沉积 古生 ②海洋 陆地 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 (4)①海洋 陆地 ②抬升
课时作业 1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土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壤就是土地
B.土壤是一个生态系统
C.土壤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互相独立,占有独立空间
D.土壤是由颗粒状矿物质组成的固体物质
解析:土地是陆地的表层,由岩石、成土母质及土壤共同组成。土壤只是土地的一个组成部分,两个概念存在较大差别。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空气和水分四种物质组成,因此可以说是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与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是地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非常活跃的场所。土壤是地理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故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联系密切,处在这几大圈层紧密接触地带,不占有独立空间。
答案:B
读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关系图,回答2~3题。
2.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的相互关系是( )
A.正相交 B.负相关
C.不相关 D.有时正相关,有时负相关
3.影响土壤侵蚀程度的因素不包括( )
A.地形 B.降水
C.风力 D.洋流
解析:第2题,植被覆盖率越高,土壤侵蚀越少,故为负相关。第3题,降水可能造成流水侵蚀,风力侵蚀发生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形对侵蚀作用有明显的影响。
答案:2.B 3.D
如图为某区域地理要素关联图。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相似性 D.复杂性
5.该区域最可能为我国的( )
A.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青藏高原 D.东南丘陵
解析:本题组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第4题,图中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5题,该区域地形以山地为主,气候湿热,河流短、急,植被种类丰富,最可能为我国的东南丘陵地区。
答案:4.A 5.D
读图,完成6~7题。
6.最适合此图的图名是( )
A.区域整体性示意图 B.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示意图
C.区域差异性示意图 D.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示意图
7.图示地区葡萄特别甜的原因是( )
①生长期日照时间长 ②气温日较差大 ③土壤肥沃 ④水源充足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解析:第6题,该图表示了这个区域内各地理要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是整体性的体现。第7题 ,该地气候干旱,太阳辐射强,因此气温日较差大,又因葡萄生长期内日照时间长,故糖分积累的多,特别甜。
答案:6.A 7.B
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某事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图,完成8~9题。
8.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可能是( )
A.人口数量增大 B.气候变化
C.森林破坏 D.围湖造田
9.该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综合性 B.区域性
C.整体性 D.差异性
解析:第8题,森林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一旦遭到破坏会造成诸多环境问题,如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水旱灾害增多、温室效应增强等,故甲是森林破坏。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一种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8.C 9.C
澳大利亚东侧分布着大片的生物礁。近年来,这些生物礁的缔造者——珊瑚却在大量死亡。据研究,这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及全球气温升高有关。如图为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关于该地珊瑚大量死亡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自然地理环境中某一要素发生变化,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地理环境都会发生变化
B.自然地理环境中各要素及整个生态系统的特征都是不变的
C.只有气候要素的变化才能引起其他要素发生变化
D.澳大利亚各自然带内部不具有整体性特征
11.图中澳大利亚大陆的气候类型呈半环状分布,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
A.水分 B.热量
C.地形 D.洋流
解析:第10题,珊瑚大量死亡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及全球气温升高有关,这是气候要素对生物要素的影响,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中某一要素发生变化会对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第11题,澳大利亚大陆的气候类型具有从沿海向内陆呈半环状分布的特征,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
答案:10.A 11.A
''读旗状树冠图片,回答12~13题。
12.图中树冠呈旗状的主要原因是 ( )
A.光照不均 B.地形崎岖
C.风力作用 D.人为砍伐
13.旗状树冠的形成与其生长的独特环境有关,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
A.差异性 B.整体性
C.开放性 D.阶段性
解析:第12题,在盛行定向强风的地方,有一些树木迎风面的芽体因受风的袭击而损坏,或者因过度蒸发而死亡。因此,形成旗状树冠的主要原因是风力作用。第13题,风的作用影响了植物的正常生长,这体现了各自然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表现。
答案:12.C 13.B
二、非选择题
14.读自然地理要素关联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假如上图是我国西北地区各环境要素间的关联性,那么年降水量________,气温日较差________,土壤有机质含量________,地貌呈现________景观。
(2)请从环境要素关联性角度分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成因。
(3)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在两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关系以及地理环境的统一演化。第(1)题,我国西北地区地处内陆,距海远,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气温的日较差大,多大风;植被发育差,土壤有机质含量少,肥力低;地貌呈荒漠景观。第(2)题,从黄土高原地区的气候(降水)、土质、植被状况分析地貌特征。第(3)题,第(1)题体现了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或统一演化;第(2)题体现了地理环境某要素受外界影响,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的改变,即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答案:(1)少 大 少(或低) 戈壁砾漠(或荒漠)
(2)黄土高原处于季风气候区,夏季多暴雨;过度开垦,植被破坏严重;黄土土质疏松。
(3)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或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15.读下面乱砍滥伐森林与植树造林引起的环境变化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下列地理事象的数字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处。
①水土流失 ②鸟类、兽类减少 ③生态失调 ④生物多样性增加 ⑤风速减小、空气湿度增大 ⑥气候恶化 ⑦水旱灾害减少 ⑧土地沙化 ⑨生态系统良性发展
(2)图示表示了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从而使地理环境具有________特征,只要某一要素发生变化,就会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这说明地理要素的变化会“________”。
(3)森林植被对地理环境影响很大,特别是分布于赤道附近区域的________,具有平衡大气成分的作用,能影响全球气候的变化。
解析:滥伐森林造成许多环境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解决生态失调的问题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植树造林。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时要抓住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这一主线。解答此题时,要注意各个环节之间的因果关系。
答案:(1)图略(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是②⑦⑧⑥③④⑨①⑤)。
(2)整体性 牵一发而动全身
(3)热带雨林
课时作业 16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选择题
华裔青年谷岳从北京出发,历时3个月,穿越亚洲和欧洲,最终到达德国柏林,完成了搭车去柏林的梦想。读该次旅程线路示意图,回答1~2题。
1.从亚洲到欧洲经过的自然带类型主要有( )
①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③温带草原带 ④温带荒漠带 ⑤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2.沿途自然带变化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主要是( )
A.垂直地带性——气候 B.纬度地带性——热量
C.非地带性——海陆位置 D.经度地带性——水分
解析:第1题,谷岳从中国北方出发,经过蒙古、哈萨克斯坦到土耳其,再到欧洲,依次经过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在黑海附近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到达德国应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没有经过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谷岳主要沿中纬度地区进行这次穿越,主要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即经度地带性,主导因素为水分。
答案:1.C 2.D
读模拟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回答3~4题。
3.自然带从①→②→③→④→⑤→⑥和自然带从⑦→⑧→⑨→⑩的分布规律分别是( )
A.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规律
B.经度地带性和纬度地带性规律
C.沿海到内陆和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布规律
D.垂直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
4.A自然带的出现说明其自然带的分布具有( )
A.地带性规律 B.非地带性规律
C.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 D.垂直地带性规律
解析:第3题,①→②→③→④→⑤→⑥体现出南北方向上随着热量变化而引起的自然带变化,属于纬度地带性;⑦→⑧→⑨→⑩体现出东西方向上随着水分条件变化而引起的自然带变化,属于经度地带性。第4题,A是在荒漠带出现的绿洲,属于非地带性分布。
答案:3.A 4.B
读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及植物景观照片,完成5~7题。
5.关于对自然带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沿X方向湿度减少
B.沿X方向热量减少
C.沿Y方向湿度增加
D.沿Y方向热量增加
6.照片显示的植物常见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7.与③自然景观类型一致的地区是( )
A.山东丘陵 B.江南丘陵
C.德干高原 D.巴西高原
解析:第5题,图中的横坐标表示纬度,故沿X方向纬度越来越高,热量条件越来越差。Y方向表示自然带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第6题,照片显示的植物根系发达且多位于地表,这种植物主要分布在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常见于图中的①。第7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③自然带主要分布在纬度40°左右,与我国山东丘陵的景观类型一致,都为温带景观。江南丘陵为亚热带景观,德干高原和巴西高原为热带景观。
答案:5.B 6.A 7.A
''如图为陆地植被类型与纬度、干燥度关系示意图。干燥度是某地一定时段内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图中不同序号表示不同的植被类型。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⑨代表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
A.草原 B.苔原
C.针叶林 D.阔叶林
9.图中④与⑧代表的植被类型形成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A.太阳辐射、人类活动 B.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C.洋流性质、地势起伏 D.地表径流、土壤性质
解析:第8题,⑨位于寒带以南,最可能为亚寒带针叶林。第9题,④位于热带,气候干旱,其代表的植被类型应为热带荒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降水少;⑧主要位于温带,干燥度较大,其代表的植被类型应为温带荒漠,因距海遥远,降水少。
答案:8.C 9.B
''如图示意我国某山地东西两坡的垂直带谱。读图,回答10~11题。
10.甲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
A.温带针阔混交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热带雨林 D.热带荒漠
11.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水分 B.热量
C.海拔 D.土壤
解析:第10题,甲植被类型所在地区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雨热充足,且甲植被类型的海拔低于落叶阔叶林,其所在地区的热量条件优于落叶阔叶林,最可能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第11题,由图可知,该山地东坡植被以森林为主,西坡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主要原因是山地东坡为迎风坡,降水多,西坡为背风坡,降水少,故山地东西两坡植被差异的主导因素为水分。
答案:10.B 11.A
''读某自然带分布范围示意图,回答12~13题。
12.造成该自然带在大陆东西两岸分布的纬度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水分
C.洋流 D.大气环流
13.该自然带气温年较差大,对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距海洋远,受海洋的调节作用弱
B.纬度高,年内太阳辐射变化大
C.海拔高,大气逆辐射作用弱
D.自然带自身调节作用弱
解析:第12题,由图可知,该自然带分布在北极圈附近,且横跨整个大陆,应为亚寒带针叶林带。该自然带在大陆东岸受寒流影响,气温降低,因而自然带分布纬度较低;该自然带在大陆西岸受暖流影响,气温较高,因而自然带分布纬度较高,故造成该自然带在大陆东西两岸分布的纬度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洋流。第13题,该自然带所在的纬度较高,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较大,年内太阳辐射变化大,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大,因而气温年较差大。
答案:12.C 13.B
二、非选择题
14.读亚欧大陆局部地区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2)A自然带所在地的夏季气候特征是________,冬季气候特征是________。
(3)a方向的自然带更替体现了________规律,该规律形成基础是________差异。b方向的自然带更替体现了________规律。
(4)B地区季风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
解析:第(1)题,图中A处位于大陆西岸、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以南,因此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的地中海气候,其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的自然带,B处位于其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其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第(2)题,根据上题可知,A为地中海气候,其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第(3)题,a方向的自然带更替为自然带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因此体现的是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该规律以热量为基础。b方向的自然带南北延伸东西方向上更替,因此体现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第(4)题,B地区的季风属于温带季风,它的形成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答案:(1)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炎热干燥 温和多雨
(3)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热量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4)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5.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讲述了英国爵士根据漂流瓶提供的不完整信息,乘坐“邓肯号”,率领探险队沿着南纬37°一带,搜救格兰特船长的故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邓肯号”于1864年8月25日离开英国格拉斯哥,经过40多天航行,绕过麦哲伦海峡于10月6日到达智利西海岸的甲地。甲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所属的自然带是________带。
(2)探险队在南美大陆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搜救活动,途经甲、乙、丙、丁四地,遭遇不同的自然灾害。其中受到高山冰雪灾害威胁的是________地;途中遇到干涸盐湖,经受缺水煎熬的是________地。
(3)在甲、乙、丙、丁四地中,垂直地带性最明显的是________地,丙地所处的自然带是________带,丁地所处的自然带是________带。从丁地到丙地自然景观的变化反映了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4)造成四地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甲地位于南纬30°~40°的大陆西岸,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第(2)题,乙地位于安第斯山脉,多发生高山冰雪灾害。丙地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降水少,气候干旱。第(3)题,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最明显的为海拔最高的乙地。丙、丁两地为背风坡,但丁地位于沿海,降水稍多于丙地,丙地位于温带荒漠带,丁地位于温带草原带。第(4)题,由以上三题可知,造成四地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和海陆位置。
答案:(1)地中海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2)乙 丙 (3)乙
温带荒漠 温带草原 从沿海向内陆 (4)地形 海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