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单元 简易方程
第1课时 用字母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
【教学内容】
教材第52~53页例1、例2及练习十二第2题的第二行第3题。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够根据具体情境,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和一个量。
2.初步理解字母的取值范围是由实际情况决定的。
3.初步学会根据字母的取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4.经历把实际问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表达的抽象过程,培养数学抽象概括能力。
5.体会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具有简洁性与一般性,发展符号意识。
【教学重点】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一个量。
【教学准备】
PPT课件、口算题卡若干张。
/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儿歌激趣,质疑导入
多媒体播放儿歌《数青蛙》,学生一起唱。当播放到5只时,多媒体停止,老师让学生继续说下去。(用PPT课件出示表格)
青蛙(只)
6
7
8
…
嘴(张)
6
7
8
…
眼睛(只)
12
14
16
…
腿(条)
24
28
32
…
师:谁能把这个问题的答案全部说出来?也就是用几句话或几个算式把这首儿歌要表达的数量关系概括出来。
学生思考,在小组里讨论。
二、引导探究,揭示规律
1.(PPT课件出示例1的情境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师生共同讨论例1的表格。
3.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数。
师:这些式子只能表示某一年爸爸的年龄,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爸爸任何一年的年龄吗?
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问,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全班交流汇报。
4.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1)说一说:a表示什么?30表示什么?a+30表示什么?
(2)想一想,a可以表示哪些数?可以表示200吗?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明确a表示的是小红的年龄,所取的数应该符合实际情况。
5.根据a的值,求出爸爸的年龄。
学生独立完成。
三、独立尝试,深入探究
1.(PPT课件出示例2的情境图)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自己从图中看到的信息。
2.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显示例2的表格。(PPT课件出示)
3.师:在地球上能举起x千克的物体,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在月球上举起的物体重多少千克吗?
学生独立思考,写出含有字母的式子。
4.省略乘号的写法。
当字母和数字相乘时,一般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并且把中间的乘号省略。
5.想一想:式子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
小结:人能举起的质量是有限的,因此字母表示的数也是有一定范围的,不能过大,但可以是小数。
6.根据x的值,求图中的小朋友在月球上能举起的物体质量是多少。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指名回答。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
五、巩固练习
教材第53页“做一做”。第55页练习十二第1~3题。
六、布置作业
相关习题。
/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课以学生熟悉的内容为话题,播放儿歌,学生参与计数,引发学生自主思考,激起他们对新知的学习热情,拉近了与新知的距离。学生在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计算后,会想到用更简便的方式来表示青蛙的只数、嘴巴的张数、眼睛的只数和腿的条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经历了由数到式的认知过程,感受到数学的简约美,进而认识到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不足之处] 对于省略乘号的简便写法这个环节的设计过于保守。
[再教设计] 再教时可以通过让学生看书自学的方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