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中国画的形式美 课件(37张幻灯片)

文档属性

名称 6 中国画的形式美 课件(37张幻灯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09-04 22:02: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7张PPT。欢迎走进美术课堂1、通过两幅作品的对比,你能说说中国画与油画有哪些不同?想一想2、你认为中国画美在哪里?从哪些方面表现出了中国画的美?中国画的形式美1.形象之美2.笔墨之美3.色彩之美4.章法之美人民美术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上册 第六课中国画的形式美5.形制之美
1.形象之美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五代 顾闳中想一想中国画形象特点之一:
“以形写神”1、画面中的女子在做什么?2、她们的表情神态美在何处?吹奏乐曲专注传神1.形象之美想一想1、画面中韩熙载在做什么?2、他的表情神态怎样?与击鼓这一娱乐活动和谐吗?击鼓 击鼓娱乐活动应该是欢快、愉悦的神情,但作者运用“以形写神”的方法,表达了韩熙载内心的忧郁、苦闷。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五代 顾闳中中国画形象特点之二:
“妙在似于不似之间”1.形象之美齐白石《小鸡图》小鸡照片看一看这两个小鸡你认为哪一个美?为什么?中国画形象特点之三:“胸中之象,非自然之象”鱼照片清代 八大山人《游鱼图》局部1.形象之美想一想1、你认为八大山人的《游鱼图》美吗?2、通过对比,你认为八大山人的鱼和真实 的鱼有什么地方不一样?3、作者为什么会把眼睛画成这样呢?表现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1.形象之美中国画形象特点:
1、 “以形写神”
2、 “妙在似于不似之间”
3、“胸中之象,非自然之象” 1.形象之美多选题下面中国画作品表现了中国画形象特点的( )
A.“以形写神”
B.“妙在似于不似之间”
C.“胸中之象,非自然之象” A捣练图(局部 )唐代 张萱卢禹舜 山水画 《静观八方》1.形象之美多选题 下面中国画作品表现了中国
画形象特点的( )
A. “以形写神”
B. “妙在似于不似之间”
C.“胸中之象,非自然之象” ABC1.形象之美2.笔墨之美3.色彩之美4.章法之美
人民美术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上册 第六课中国画的形式美5.形制之美1、中国画用笔方法有哪些?2.笔墨之美用笔用墨方法2、中国画墨分五色,指的是什么?焦.浓.重.淡.清中锋、侧锋等。1、这幅墨荷图中用笔有怎样的变化?《露气》 潘天寿2.笔墨之美想一想2、这幅墨荷图中墨色有怎样的变化?有浓有淡,有干有湿,变化丰富。花茎、水草用笔纤细而不柔弱,荷叶笔触阔大。《虾》 齐白石淡墨表现出透明的虾身有力的细笔表现出纤细灵活的虾足浓墨点睛,使虾的眼睛极其有神小组讨论2.笔墨之美1.淡墨画什么?表现什么?3.细笔画什么?表现什么?2.浓墨画什么?表现什么?分析笔墨之美1.形象之美2.笔墨之美3.色彩之美4.章法之美
人民美术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上册 第六课中国画的形式美5.形制之美3.色彩之美 中国画的色彩和笔墨是分不开的,相互结合运用,形成不同画法。水墨画:用水与墨调出不同墨色,作品别有一番“墨韵”。 《虾》 齐白石水墨淡彩:以墨色为主,稍加淡淡色彩。3.色彩之美猜一猜什么画法?白描:只勾线不染色,具有素雅的美感。3.色彩之美猜一猜什么画法?3.色彩之美勾勒填彩:就是最传统的工笔画。猜一猜什么画法?3.色彩之美青绿山水:以矿物质颜料石青、石绿为主进行染色。千里江山图局部 宋代 王希孟猜一猜什么画法?《一水菰蒲绿 半天云雨青》 张大千泼墨泼彩:快速大面积用水、用墨和用彩。3.色彩之美猜一猜什么画法?1.形象之美2.笔墨之美3.色彩之美4.章法之美
人民美术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上册 第六课中国画的形式美5.形制之美诗、书题款画印灯鼠图 齐白石 中国画上的题款与印章,也是画面构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好的书法与篆刻可以为画面增色。4.章法之美章法:是诗、书、画、印融于一体的综合艺术,画面要合理布局。1.形象之美2.笔墨之美3.色彩之美4.章法之美
人民美术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上册 第六课中国画的形式美5.形制之美5.形制之美立轴四条屏--四幅并排悬挂的称“四条屏”。5.形制之美 册页--一种书画小品,尺幅不大,易于创作,易于保存的特点深受书画家和收藏家的喜爱。5.形制之美
手卷--以能握在手中顺序展开阅览得名。因幅度特点为“长,故又称“长卷。你还知道有哪些作品是这种形制吗?。5.形制之美镜片--其形式横、竖皆可,简易、方便,现代采用较多。 5.形制之美扇面碧桃图 团扇扇面 宋代 佚名池趣 折扇扇面 吴作人5.形制之美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了解了什么?体会了什么?感悟了什么?课堂小结 还有哪些不懂的,不明白的,有疑问的地方?笔墨小品 近代 齐白石出水芙蓉图 宋代 请从下面的作品中选一幅你喜欢的中国画,从形象、色彩、笔墨、章法与形制等方面谈谈你对中国画作品形式美的看法,撰写200字左右小论文一篇。拓展学习八大山人
名朱耷,江西南昌人,为明朝宁献王朱权九世孙,清初画坛“四僧”之一。   明灭亡后,国毁家亡,心情悲愤,落发为僧。   擅花鸟、山水,以其奇特的形象和简练的造型,使画中形象突出,主题鲜明,甚至将鸟、鱼的眼睛画成“白眼向人”,以此来表现自己孤傲不群、愤世嫉俗的性格,从而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花鸟造型。画家介绍清代 八大山人《鸟图》张大千
(1899年~1983年),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泼墨泼彩画大师。
绘画风格,经历“师古”、“师自然”、“师心”的三个阶段:
40岁前“以古人为师”,学习古代大师作品;
40岁至60岁以自然为师,走变全国的名山大川;
60岁后以心为师,独创泼墨泼彩画法 。画家介绍张大千《泼墨泼彩山水》潘天寿篆刻作品齐白石篆刻作品印章毕加索为什么不敢来中国? 毕加索被视为世界绘画大师,在巴黎却流传着“毕加索不敢去中国,因为中国有个齐白石”的说法。这事还得从画家张大千说起,张大千旅居海外,有一次他游历到巴黎,想去拜访毕加索,可他的朋友告诉他,说毕加索性格孤傲古怪,他要是把您拒之门外,那你多没面子呀!但最终还是见到了毕加索。毕加索在私宅接待了这位来自中国的画家,并拿出二百多幅画作,竟全是毕加索本人临齐白石的作品。张大千一一翻阅,有的画作几乎可乱真, 可见他在中国画上倾注了心血,下了真功夫。毕加索询问张大千对自己作品的看法,张大千直言不讳地告诉他,他的画其它都很好,只是对中国画用笔用墨方法理解掌握还欠缺,张大千随即给毕加索讲述毛笔的运用、墨色的调和。毕加索认真听后对张大千说:“我最不懂的就是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要跑到巴黎来学艺术。不要说巴黎没有艺术,整个的西方,白种人都没有艺术!这个世界上谈到艺术,第一是你们中国人有艺术,其次是日本的艺术,当然,日本的艺术又是源自你们中国! 画家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