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论教养课件(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8.论教养课件(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9-04 20:4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
论教养作者:利哈乔夫教学目标:1.通读全文,理顺文章的论证思路。
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2.理解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作用。3.明确作者的观点,学会做一个真正有教养和优雅风度的人。学情
诊断 情境导入没有任何东西能比人类的爱更富有智慧、更复杂。
她是花丛中最娇嫩的而又最质朴的、最美丽的和最平凡的花朵,这个花丛的名字叫教养。 --- 苏霍姆林斯基教养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 --- 赫拉克利特学情
诊断 作家作品德米特里·利哈乔夫 1906—1999 1938年,入列宁格勒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所。
参加过惨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
1946年至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
1971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1986年,他开始重新寻找俄罗斯文化之根。
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
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学情
诊断 生字、新词恪守
允诺
自持
汲取
扭捏箴言
贸然
尴尬
涵养( kè )( nuò )( jí )( chí )( niē )( zhēn )( mào )( gān )( hán )学情
诊断 生字、新词矫揉造作
絮絮叨叨
附庸风雅大发雷霆
彬彬有礼
自吹自擂( jiǎo )( xù )( yōng )( bīn )( léi )( tíng )学情
诊断 生字、新词贸然:轻率地,不加考虑地。
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漠:冷淡。
随心所欲: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自吹自擂: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擂,打鼓。学情
诊断 生字、新词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多含贬义)。
徒有其表:空有其外表,不实在。
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扭捏作态:具有矫揉造作或夸张的性格;不是天然或自然的。自主探究 初识文本论教养“论”这个字,确定了文章的议论性质;
“教养”是本文的论题,也隐含着文章的论点
即“有教养”“真正的教养”等。作者认为教养首先体现在_____。家里自主探究 初识文本第5-10段主要论述了什么?这几段的论述有什么共同点?第5-10段主要从反面论述了一个人没有教养的表现。
这几段的论述都是先假设一个人在外面表现得彬彬有礼,
但是在家里却表现得不尊重家人。
在对比中反映了一个人怎样做才算有教养。合作探究 梳理结构第一部分(1、2):开门见山,引入论题。第二部分(3-12):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
论述什么是“有教养”。第三部分(13-18):通过列举事例和现象,
论证什么是“优雅风度”。第一层(3-10):通过假设、对比,列举了没有教养的事例。第二层(11、12):从正面论述什么是真正的有教养。合作探究 赏析语句“假如一个人已经进入成年,仍把接受父母的关爱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
与此同时却看不到父母也需要关爱和帮助,那么同样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这一句中的关联词语起着怎样的作用?“假如……那么……”构成了一组假设复句。
这里表明这种现象是假设的,不一定真实存在;
通过假设起因,推理得出假设的结论,符合人们的思维;
映射某种社会现象,让个别有类似现象的人觉醒。拓展延伸 积累运用本文主要的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第5-10段集中列举了“无教养”的例子,
第17段集中列举了“优雅风度”的具体表现。对比论证第5-10段每一段都是通过假设、对比,列举了没有教养的表现,体现了没有教养的具体指向。
第二部分的前两层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对比起来,更能体现真正的教养。拓展延伸 积累运用主要内容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
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
对众多事例进行了比较、分析,
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
让我们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
指导我们努力做一个有教养的人。课堂小结第一部分(1、2):
开门见山,引入论题。第二部分(3-12):
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
论述什么是“有教养”。第三部分(13-18):
通过列举事例和现象, 论证什么是“优雅风度”。论教养谢谢 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