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认识电子邮箱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1认识电子邮箱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9-09-04 21:22: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电子邮件(Email)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子邮箱地址的组成。
(2)学会注册自己的电子邮箱。
(3)会使用浏览器登录电子邮箱。
(4)会接收、发送、转发、删除、回复及添加邮件中的附件。
(5)会把联系人的邮箱地址添加到通讯录中。
2、情感态度
(1)体验互联网的作用,挖掘学生的学习热情。
(2)培养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
3、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等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初步掌握利用浏览器上网,查找资料,已经对网络有一定的认识。随着计算机、智能手机在家庭上的普及,学生更喜欢接受新事物的学习。
三、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登录邮箱如何收、发电子邮件
教学难点:注册电子邮箱的方法
本节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通过课前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操作、同学交流、自学课本,最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学习任务,从而让学生学会利用互联网实现与他人交流的一种方式。
四、教学工具
多媒体教学控制软件(红蜘蛛软件)、自制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参与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情境
1、提出问题:很久以前,如果要跟远方的亲朋好友联系,你是如何与他人交流的?
2、播放自制课件。(动画演示:先用纸写好内容,帖上邮票,再到邮局把信寄出这么一个动画)
发表自己的意见(电话、写信、亲自跑一趟……)
结论:用电话的话费用太贵,亲自跑一趟的话太麻烦,QQ、微信这些工具当时还没有研发出来,因此采用发电子信件的方式最快、最经济的一种方式。
设计情境目的:让学生知道与他人交流,可以采用电子邮件的方式最便捷、最省钱,从而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欲望,让学生知道电脑原来还有这个功能。
设计
任务
驱动
探索
新知
认识电子邮箱的组成
1、出示完整的邮箱地址
gdblhwy @ 163.com
↓ ↓ ↓
用户名+标识符+邮箱网站名
2、思考:
@的意思是什么,表示“在”的意思,读作at,邮箱的专业标识符号。
你还知道哪些可以提供邮箱服务的网站?(学生举例,新浪等)
让学生总结得出:
邮箱的组成是由三部分组合起来,英文的名字是Email,中文是电子邮件的意思。
用户名可以是字母+数字,也可以单数字,也可以和特殊符号相结合,只要名字没有被别人注册就可以了,但是这个用户名要起得容易记,有规律。
邮箱地址由于是第一次接触,比较陌生。通过了解邮箱地址的格式,明白邮箱地址是这样的,就好像与家里的门牌号一样,都是维一的。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参与活动
设计意图
设计
任务
驱动
探索
新知
(二)申请电子邮箱
1、思考:要想与别人交流,必须要有自己的邮箱地址,那怎样在网上申请一个自己的电子邮箱?
2、教师示范:(以163网站为例)
屏幕展示,学生观看
3、重点部分是注册时的信息填写。
4、引导学生交流:
(1)哪些内容必须要填写?(带※号)
(2)哪个内容你不会填写?
(3)为什么要录入手机号码?(目的是忘记密码时,可以帮助你找回邮箱)
(4)申请成功后,要记住什么?(用户名、密码、在哪个邮箱服务网站申请的)
(5)同一人可以拥有多个邮箱地址吗?(可以,与家里的地址有点不一样,家里地址才一个,但是电脑上的邮箱地址可以有多个。)
5、动手操作试验
遇到问题,可通过问老师、旁边同学及观看老师录制的注册邮箱视频来学习,完成电子邮箱地址的注册。
6、记录申请到的邮箱地址,告诉你的好朋友,但是密码不可告诉别人。
学生通过教师机屏幕上的演示,让学生把步骤记起来。
旁边同学交流:
汇报研究成果,解决困惑。
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动手操作,如何申请邮箱地址。
提交已成功申请的邮箱地址,整理展示给全班学生看,提出哪些注意的问题。(文件名过长,还有就是随意乱输文件名,这些都不易记)

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提出问题,学生大胆尝试,对于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观看老师录制好的注册视频重新观看,来完成电子邮箱的注册。
鼓励学生应大胆尝试,勇于探索,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发挥合作精神。
让学生明白要想使用电子邮箱,必须要先在网上注册属于自己的地址,这样别人才可以与你交流,这给下面的讲授作好铺垫。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参与活动
设计意图
设计
任务
驱动
探索
新知
(三)发送电子邮件
1、把已打开的浏览器全部关闭。
2、教师演示登录方法。
现在邮箱地址有了,要用它发个信件给别人,就必须先登录,如何登录?
3、学生观察。
总结:打开浏览器,找到登录的地方,输入用户名、密码就可以成功登录。
4、讲授写邮件信息要注意的问题。
(1)收件人:邮箱地址不能写错,要写完整,写错了就发送不了。
(2)主题:简单填写这个邮件的中心内容。
(3)正文要注意的格式,可以美观下,排下版。
(4)给你的同学发份电子邮件,向他介绍你叫什么名字,兴趣爱好是什么。
(5)发送按钮:成不成功发送都有提示,如果错误就要检查下电子邮箱地址有没有写错。
重新双击桌面上的浏览器图标。
通过听老师讲解,自己亲自体验,很快就掌握登录方法。(也可再次观看登录视频巩固)
自主尝试操作,完成简单的邮件发送。
让学生演示自己的如何发送邮件给别人。
通过关闭浏览器,把登录的方法重新过一次。
培养学生养成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及主动去获取知识的能力。
(四)接收电子邮件
1、引导学生思考:当别人发邮件给你时,如何打开观看信件内容?
2、如何回复、转发、删除的操作方法?
3、学生交流汇报操作方法。
亲自操作体验,与他人探究合作完成。(以自学为主)
发挥互助的作用,指导学生进行大胆尝试。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参与活动
设计意图
知识
延伸
(一)使用附件来发送文件
1、引导思考:前面发信件给别人,都是怎样的?(登录邮箱,现场编辑信件内容)
2、如果要把编辑好的文件,比如说一些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等这些,怎样操作?
3、教师作简单提示。
4、请同学们演示发份文件给老师。
可阅读课本,小组交流完成。
学生演示(以自学为主)
利用课本内容,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当遇到问题可以发挥小组的作用寻求解决办法。
老师可以通过收到的邮件进行反馈,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二)快速发送邮件
1、引导思考:如果老师要把收到的信件一一通过输入邮箱地址来回复,这会非常麻烦,有什么好办法?
2、请同学自学,汇报方法。
3、总结:可以尝试把联系人的邮箱地址添加到通讯录中,这样就不用去记每个人的邮箱地址,也不可能全部记住,所以这个办法是最有效的。
自学,思考,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实现邮件的群发功能,就好像手机发信息这样,编辑一条信息就可以发很多人。
让学生通过自学,掌握操作技巧。从而体验自学可以解决问题的喜悦。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参与活动
设计意图
总结
提升
回顾本课内容
1、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教师作简单总结。
3、可以借助邮件中的“帮助”来获取更多的知识。
汇报:
申请邮箱地址、接收邮件、发送邮件、发送附件、如何群发、如何删除邮件……
引导学生文明使用书写与人交流,鼓励学生还可以寻求“帮忙”按钮里的知识点解决疑惑。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基本达到预设的教学效果,但是还有待解决的问题。比如说教学过程,它主要依赖于网络进行,但是没有过滤到广告或者网速过慢,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有些分散。同时学生在交流方面,不够大胆,热情不高,主动去获取知识的能力有待提升,有些依赖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