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第 7 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课标要求: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
2、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探究一:英国为什么会建立君主立宪制?探究二:英国君主立宪制是怎样建立并
完善的?探究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意义。争取民主建立民主感悟民主一、争取民主:英国君主立宪确立的背景历史传统 政治前提历史传统13世纪的斗争用的最多的一个词----“不”限制了国王的权力,
保障了贵族的权利。思考:《大宪章》与历史上的议会留下了什么传统?国王要宣誓向任何人施以公正,不能剥夺他人的权利;
如果法庭没有判决,国王也不能逮捕和剥夺他人的财产 ;
国王如违背之,贵族会议有权对国王使用武力。
……一、争取民主: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背景法律至上,王在法下、王在议会历史传统 政治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原因政治前提1)经济:
2)阶级:
3)政治:
英国的资本主义获得较大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日益强大,
要求在政治上有更大权利斯图亚特王朝封建专制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爆发的标志:1640年议会召开,议会反对派提出限制王权的要求。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1638年)1640—1688年以国王为首的封建势力以议会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议会军旗帜英国王党旗帜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革命爆发
1640年1660年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时间 建立共和国
处死国王 1688年(1640~1688)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曲线图光荣革命完成1649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结果: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政权,
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对于“国王”,是废?是立?英国人有过多次不同的选择……第一次,他们选择了——处死国王;第二次,他们选择了——请来国王;第三次,他们选择了——“进口”国王;适时妥协同样是一种政治智慧。规律启迪: 一、争取民主:英国君主立宪确立的背景法律至上,王在法下、王在议会历史传统 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 政治前提第1条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行为。
第4条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第6条 除经议会同意之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对照《权利法案》条文,明确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利?立法权财政权军事权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建立标志二、建立民主: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第8条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第9条 议会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之外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第13条 为伸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经常集会。对照《权利法案》条文,明确规定了议会的哪些权利?选举权言论权集会权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1、目的: 限制王权,确立议会主权2、内容: 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财政等权力,还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① 否定了君权神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英国实现了由“国王的议会”到“议会的国王”的转变)
② 国王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标志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③ 实现了英国由人治到法治的社会转型。3、作用: 君主立宪制是一种现代政体。在这种制度下,国家元首通常是世袭的,拥有某些最高权力,但是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君主立宪制?Constitutional Monarchy System in England宪法的君主制重要概念解读概念:责任制内阁:
由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内阁 cabinet 的原意为密室,早期
是国王与顾问和助
手开会的地方。后
逐渐成为国王直辖
的最高行政机关。三、完善民主:君主立宪制的完善和发展(1)、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责任内阁制“不懂英语的国王”
安妮女王去世后,无嗣继承,德国远亲乔治一世入主英国,但他不熟悉英语,对英国事务也不关心。掌控行政大权的内阁会议逐渐由国王主持转向由财政大臣主持,1721年,政府工作由罗伯特?沃尔波尔主持,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任首相。.请回答:不懂英语的国王逐渐丧失了什么权力?行政大权 ①国王逐渐从有限君主到虚位君主“统而不治”
②内阁逐渐独立掌握行政权
③首相指内阁领袖由财政大臣担任责任制内阁的形成“48小时首相”
1746年,乔治二世否决了时任首相的亨利?配兰的提案,导致配兰率领全体阁员集体辞职。乔治二世恼羞成怒,任命巴思伯爵为新的财政大臣,但是巴思伯爵受到了上届阁员的抵制,只当了两天首相就被迫辞职,时称“48小时首相”。乔治二世被迫请佩兰复职并接受了其苛刻条件,由此开创了新的先例。
——摘编自 阎照祥. 英国政治制度史[M].请回答:当国王和内阁出现矛盾,内阁如何应对? 首相率全体阁员集体辞职。 责任制内阁的形成原则一 首相与内阁,共进共退原则二 内阁向议会负责。
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
首相也可不辞职,提请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最年轻的英国首相”
1782年秋,诺思—福克斯内阁因议会通过不信任案,被迫集体辞职。24岁的小皮特上台组阁,再遭议会不信任。 但他寻求国王的支持,解散了议会下院,重新选举,最终取胜,反对派议员被驱逐出议会下院。
——摘编自 阎照祥. 英国政治制度史[M].请回答: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当议会与内阁出现矛盾时,有几种解决方案?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卡梅伦领导的保守党在英国大选中成为了下院最大党派,但所获席位不足以单独组成绝对多数政府。后与议会第三大党自由民主党达成协议,联合组阁。5月11日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任命下院保守党领袖卡梅伦担任首相,负责组建新一届政府。 思考:责任制内阁产生的法定程序是什么?国王、议会和内阁是什么关系?议会(下院)首相内阁(政府)国王多数党领袖对议会负责对议会负责监督政府行政提出内阁名单与首相共进退形式上任命授权组阁形式上批准选民选举责任制内阁(行政权)国家元首(权力象征)立法机构(立法权)(2)、责任内阁制下的政府与议会实际掌握国家大权思考:责任内阁制的运行机制有哪些?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对议会负责。下院多数党领袖担任内阁首相,并负责组阁。内阁实行集体负责制,对外与首相政治上共进退。内阁失去下院信任时,应全体辞职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大选,由选民决定内阁是否继续执政。(3)、责任内阁制的运行机制 新华网伦敦12月6日电 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6日晚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说,如果旨在化解欧债危机而进行修改的欧盟条约不包括维护英国国家利益的保障措施,他将不会签署修改后的条约。你认为:
⒈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
答:赞成。集体负责,共同进退。
⒉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卡梅伦会不会为此改变主意?为什么?
答: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
⒊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
答: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提请国王解散下院,重新选举。拥有一定地产的成年男性才能当选为议员1830年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1689年1832年只有不到10%的成年男性有选举权2.议会制度的完善2.议会制度的完善——1832年改革(1)背景:
工业革命以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2)措施:重新分配议会议席
(3)结果: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
(4)影响: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利
促进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拥有一定地产的成年男性才有资格当选为议员1830年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1918年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获得普选权1969年年满18周岁的英国公民都有权参加下院选举1689年1832年只有不到10%的成年男性有选举权2、议会制度的完善 完善民主 辉格党 托利党 自由党 保守党 争夺议会下院的多数席位 工党 3、政党制度的演变(两党制)有利于相互竞争,相互监督和制衡。议会多数党领袖组阁 英国政党。产生于17世纪末,19世纪中叶演变为英国自由党。
“辉格”一词原意为马贼,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有人用它来讥讽苏格兰长老派。
1679年,一批议员反对詹姆士公爵的王位继承权,被政敌讥称为“辉格”。他们也渐以此自称。辉格党托利党 英国政党。产生于17世纪末,19世纪中叶演变为英国保守党。
托利一词原意为不法之徒。在1679年议会讨论詹姆士公爵是否有权继承王位时,赞成的人被政敌称为“托利”。3、政党制度的演变 英国工党
英国两大政党之一。1900年2月由职工大会(即总工会)发起创立,初称劳工代表委员会,由隶属于职工大会的工会组织和费边社、独立工党以及社会民主联盟组成。1906年改称工党。工党标志——红玫瑰工党成立宣言
英国保守党
Conservative Party,Great Britain
英国两大政党之一。前身为1679年成立的托利党,1833年改为保守党。1912年国家统一党与之合并,称保守统一党,简称保守党。保守党重要成员会议 保守党的两位重要领袖——丘吉尔和撒切尔夫人。女王上院下院内阁(首相)选民贵族、僧侣议会立法权行政权四、感悟民主: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国家象征统而不治1、国王统而不治(国家元首、最高权力象征)
2、议会权力至上(实行代议制,掌握立法权,是权力中心)
3、内阁制为核心(掌握行政大权)
4、三制合一
(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的混合体)问题探究: 2、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有何重大历史作用? 钱乘旦先生说:“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平和、民主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程度地发挥创造能力。”
——《英国式道路》钱乘旦 推动政治民主和社会稳定1851年英国伦敦第一届世界博览会
到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推动经济发展 英国人最早发明了这种政治制度,它既可以有效地治理人群,又可以对政府权利加以限制。英国是世界上最老资格的宪政国家,英国的宪政经验是最具示范意义的。
——《英国式道路》钱乘旦提供宪政模式本课小结1.一条主线2.两个趋势3.三个转移: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 立、发展、完善过程:君主权力逐渐削弱 议会权力不断增强:立法权由国王到议会 行政权由国王到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