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共5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共5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9-05 09:26: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0张PPT。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导入新课
童年如歌如画,它像一支动听的歌,陪伴着我们走过人生的历程;它又像一幅美丽的画,展示着人生的缤纷!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乐园,在你的乐园中总有一些事情让你至今都记忆犹新……童年的生活和感受是深藏在人们心中的无尽的宝藏,也是生命长河不竭的源泉。鲁迅先生的童年时光是怎样度过的?让我们一起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
追踪他成长的足迹。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作品收在《鲁迅全集》里,著作有杂文《二心集》,小说《彷徨》《呐喊》,散文《朝花夕拾》,诗歌《野草》等。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鲁迅简介《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搜集了10篇文章,大部分作品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本篇文章时鲁迅已经40多岁了。这部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
意思是:
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晚年了,回忆起少年时代的事。《旧事重提》简介《朝花夕拾》窜(cuàn);1.乱跑,逃走(用于敌军、匪徒、野兽等):~犯。~扰。~逃。~踞。流~。抱头鼠~。 2.放逐:~逐。 3.修改文字:~改。~定(删补改定)。点~(删减涂改)。
觅(mì):找,寻求:~食。~取。寻~。搜~。
跪(guì):两膝着地,腰和股都伸直。
拗():[ ǎo ]弯曲使断,折:竹竿~断了。
[ ào ]不顺,不顺从:~口。~口令。
[ niù ]固执,不驯顺:执~。~不过他。
检查预习1.读“课后读读写写”确凿(què záo); 真实;确实
轻捷(qīng jié): 动作轻快敏捷。
云霄(yún xiāo): 1.云块飘浮的高空 2.旧时比喻极高的地位
倘若(tǎng ruò):用在偏正复句的偏句中,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假使。多用于书面语。
鉴赏(jiàn shǎng):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
啄食(zhuó shí):[指鸟] 用嘴取食。
和蔼(hé ǎi):性情温和,态度可亲。
恭敬(gōng jìng):指严肃、端庄有礼貌。质朴(zhì pǔ):朴素;淳朴。
博学(bó xué):知识渊博。
渊博(yuān bó):精深而广博。
倜傥(tì tǎng):形容洒脱;不拘束。
淋漓(lín lí):1.液体湿湿地淌下,即流滴的样子 2.形容痛快
盔甲(kuī jiǎ):是人类在武力冲突中保护身体的器具,也叫甲胄、铠甲。
绅士(shēn shì):1.旧时在地方上有财有势或得过一官半职的人,以地主和退职官僚居多。
2.行为优雅有礼的男士。
人迹罕至(rén jì hǎn zhì):罕:少。人很少到的地方。指偏僻荒凉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
人声鼎沸(rén shēng dǐng fèi):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一样。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其中似乎què záo( )只有一些野草。
(2)鸟雀们久已无处mì shí( )的时候才好。
(3)qīng jié( )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cuàn( )向yūn xiāo( )里去了。确凿觅食轻捷窜云霄(4)tǎng ruò( )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5)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jiàn shǎng( ),这是荒园,rén jì hǎn zhì( ),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6)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zhuó shí( )。倘若啄食 鉴赏人迹罕至(7)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 hé ǎi ( )地在一旁答礼。
(8)我对他很gōng jìng( ),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zhì pǔ( ),bó xué( )的人。
(9)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 yuān bó (
)。和蔼恭敬质朴博学渊博(10)铁如意,指挥tì tǎng( ),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 lín lí ( )噫,千杯未醉嗬~~……。
(11)摇着,向后面ǎo( )过去,ǎo( )过去。
(12)有几个便用纸糊的kuī jiǎ ( )套在指甲上做戏。倜傥盔甲淋漓拗拗
1.揣摩标题的含义,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文章讲了什么?
①“百草园”“三味书屋”点名全文记叙的两个地方。“从……到……”表明文章是按“百草园”在前,“三味书屋”在后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来写的,很明显就是把文章分为两大部分内容。
② 表明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整体感知 2.按“百草园”在前、“三味书屋”在后的时间和空间顺序,将课文分成哪两部分?全文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1~8)记叙在百草园的生活;
第二部分(9~24)记叙在三味书屋的生活。
1.为什么说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因为这里景物美好、故事神奇、捕鸟有趣。 2.第一自然段中的“似乎”和“确凿”矛盾吗?你是如何理解的呢? “确凿只有一些野草”是一般成人的看法;用“似乎”是对成人的这种看法加以否定,表达的是孩子的看法——“是我的乐园”,所以并不矛盾。深入探究
3.文中哪几个方面体现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①百草园中吸引人的自然景物;
②美女蛇的神奇故事;
③雪地捕鸟的乐趣。4.第二自然段描写的顺序是什么?
从整段来看,先整体后局部;
从第一层来看,由静物到动物;
从第二层来看,先总写后分写,从动物到植物。
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鸣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藤和木莲藤、覆盆子等14种景物。 5.第二自然段作者写百草园的哪些景物?石井栏皂夹树桑椹覆盆子何首乌根木莲菜 畦鸣蝉黄蜂蟋蟀叫天子(云雀)蜈蚣斑蝥油蛉   有无限趣味的泥墙根一带,现在篆刻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全文翻断砖
按斑蝥
拔何首乌
摘覆盆子四件趣事6.作者写了百草园的几件趣事?课文阅读与欣赏 7.这些景物是通过什么句式连在一起的?这个句式在表达上什么作用?
用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把诸多景物连在一起。
  “单是”是强调的重点。
“不必说”撇开一些东西,是为了突出“单是”的内容。既然“单是”这一点已经趣味无穷了,那么园中的乐趣比比皆是了。这样写,突出了百草园的无穷乐趣。“单是……”“不必说 ……也不必说……”8.句式仿写例:1:不必说放假的轻松,也不必说周末的一天,三五个好友的促膝长谈,听音乐时的惬意心情和逛街时的悠闲自在。单是看着书桌上摆满的辅导书,层层叠叠的练习卷,宛如一座座小山般的草稿纸,一支支用完的油笔芯,就有一种满足的快感。

2:不必说那些怪模怪样的英语单词,也不必说那些抽象难懂的定理公式,单是那些艰涩拗口的文言文,就有无穷的烦恼。 9.百草园有哪些景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第一层
碧绿的菜畦
光滑的石井栏
高大的皂荚树
紫红的桑椹
鸣蝉长吟
肥胖的黄蜂---伏
轻捷的叫天子---窜
第二层
油蛉
蟋蟀
蜈蚣
斑蝥
低唱
弹琴
啪 喷
何首乌藤
木莲藤
木莲果
何首乌根
覆盆子
缠络
像莲房
臃肿
像小球 又酸又甜10.作者从哪些角度来描写这些景物?视觉 触觉 听觉 味觉比喻句:“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表现出水莲果实形状的特点。“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攒的小球。”表现出覆盆子形状颜色的美丽。拟人句:“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表现出这两种昆虫鸣叫声的悦耳,令人身心愉悦,体现在百草园生活的美好。11.本段描写景物时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12.课文第二段中有许多动词用得精练传神,选其中一例作简要赏析。 如“伏”既写出黄蜂体形的“肥胖”,又写出了它娇憨可爱的形象;
“窜”简洁形象地表现了云雀的“轻捷”等。还表现出儿童的羡慕之意。 第二段又包括了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景物,桑葚、菜花是________的,蝉鸣在________,蟋蟀到______才叫;这与下文写到的冬天的百草园合起来成为完整的四季图,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巧。
盛夏 春末秋天13.写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14.本文写景有何特点?1.既抓住景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心理。
2.通过视觉、听觉、味觉来写景,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下文又写到冬景)
3.层次井然,条理分明,写景活泼多姿。
4、善用修辞,准确用词。 15.作者是怎样描写捕鸟的,为什么要写捕鸟?
先写捕鸟的时间、条件、方法,然后写捕鸟的收获、经验教训。
为了表现百草园给爱玩的儿童带来的无穷乐趣。
16.作者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然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这是什么写法?起什么作用?先抑后扬,欲扬先抑。以没有雪的无味来衬托下雪带来的乐趣。17.找出表示捕鸟动作的词,说说这些词的作用。扫露支撒系牵拉看罩九个表述动作的词,准确而生动地表现了雪地捕鸟的过程,写出了雪后捕鸟的乐趣。18.写冬天的捕鸟活动有何意义? 前边写了春、夏、秋三季的景物,这里再单写一下冬天的捕鸟活动,正构成一幅百草园四季图。
小结
写百草园,始终围绕着一个“乐”字——乐于观察百草园的景物,乐于听美女蛇的故事,乐于捕鸟活动,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
(15)小结 百草园春夏秋的美丽
景物不必说:菜畦、石井栏、
皂荚树、桑椹也不必说:鸣蝉、黄蜂、叫天子单是……
就有……油蛉、蟋蟀、蜈蚣、斑蝥
何首乌、木莲、覆盆子静物动物美女蛇的故事:增添神秘色彩冬天有趣的游戏:拍雪人捕鸟:扫、支、撒、系、牵、看、拉承接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鲁迅在百草园有趣的生活经历。
当他一天天长大,他不得不同他的乐园告别上学去了。我们可以看见一个小孩被押解着,心不甘情不愿地去上学的情形。
他能适应得了学校生活吗?他会有怎样的体验和感受呢?理清结构第九自然段在文中的具体作用:
1、第二句连用三个“也许”和本段第一句哪些词语呼应?
和“不知道为什么……”、“最严厉” 呼应。
2、家里人“将我送进书塾里去”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我”的猜测反映了“我”怎样的心情?
“我”到了上学的年龄,应该到学堂学知识了;
反映了“我”无可奈何的心情。3、最后一句“Ade,我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我”对百草园的依恋之情。4、结构上的作用: 过渡作用(承上启下)。5、内容上(表情达意)的作用:第一句 “不知道”三个字,
表明了在当时“我”的心理去三味书屋是被迫的。
第二句三个“也许”,猜测原因,
在当时的“我”推断去三味书屋是一种惩罚,预示了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让人反感。
【符合儿童的心理】
最后三句直接抒发了对百草园的依恋的感情。
因此,第九节表达了“我”对百草园的依恋和对即将去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反感之情。 三味书屋的教育教学情况1、先要行拜师之礼
2、上课时,单独上生书
3、学生问问题,先生不予回答
4、课程只有读经、习字、对课
5、体罚学生:打手心、罚跪
【但先生不常用,通常不过瞪瞪眼而已】
6、教材晦涩难懂三味书屋的生活枯燥无味吗?有哪些趣事呢?1 一有机会就跑出去玩
2 折腊梅花
3 寻蝉蜕
4 在座位上做各种游戏,画画儿等 作者为什么要写学生贪玩逃学的情节? 游戏是孩子的本性,总是要表现出来的,但在课堂上贪玩甚至逃学,一般来说是不允许的。但课文旨在从侧面表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陈旧,学生对此不感兴趣。 “极方正、质朴、博学”
“渊博的宿儒”
迂腐,学生不该问不必要的问题
对学生严格,但仍和蔼、开明
【对“怪哉”不作回答,而且脸带怒色。这是
当时私塾制度规定学生不该问不必要的问题。
这种教育制度不可取,会大大挫伤学生求知
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有戒尺体罚,罚跪的规矩,但不常用,普通
总不过瞪几眼 】怎样恰当地评价三味书屋的寿镜吾先生  寿镜吾老先生自二十岁考取秀才后,
不再参加考试,远离仕途,自甘淡泊,
子承父业坐馆教书达六十年之久。
他谙熟四书五经,博学正直,具有反清
爱国思想。在封建社会中他还是比较开明的。为人方正、质朴,对学生和蔼。
对童年的鲁迅十分关心。他是鲁迅的启
蒙老师,鲁迅对他一直很恭敬。鲁迅成年
后,师生之间常有书信往来,鲁迅每次回
家也都前去看望先生。补充:关于寿镜吾老先生鲁迅对三味书屋的情感的质疑探究鲁迅是热爱学习的,
只是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不满而已。
其实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还是充满了乐趣的。
也表达了作者对其喜爱和留恋之情。先生:方正、质朴、博学、开明
询问:稚嫩、好奇、强烈的求知欲
偷玩:
游戏:
画画:培养了爱好,发展了能力乐此不疲,充满童真童趣问先生“怪哉”虫先生读书(声情并茂)三味书屋环境(幽静、古朴)尽管有束缚儿童身心
发展的封建教育,
但也不失童真、童趣。
本文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两部分是和谐统一的关系,贯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对自然的爱和对知识的追求,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人物探究一课文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并从文中找出你的说法的理由。
童年的“我”是个贪玩、淘气、
天真、烂漫的孩子。
同时,“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
探求的精神。
信服、敬慕、爱戴先生。称赞先生的方正、质朴、博学和开明。从文中可以看出童年鲁迅对本文所提到的
先生是什么态度?并说说你的看法的理由。人物探究二
对先生既有信服、敬慕、爱戴之情,
也有对其教育教学不满之处。三味书屋教书先生: 方正、质朴、博学、严而可亲可敬学习内容:书屋环境:清新淡雅,感到新鲜脱离实际、单调枯燥读书生活:有趣、寻找读书外的乐趣求知中不乏乐趣总结:过渡:留恋写作特点:一、写景精彩。
1、既抓住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
2、形、色、声、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
3、层次井然,条理分明。
二、善于联想。小结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儿时生活的一段美好回忆。这段生活经历对鲁迅先生的人生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我们要像鲁迅先生一样,保持儿童纯真活泼的天性,要有求知的欲望和进取心。今天,时代变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也变了,我们的思想行为也应当为之一变。我们要从小努力学习,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把自己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主 题: 作者正是在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中,表现了作者儿童时代热爱自然、追求新鲜知识、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百草园 三味书屋美丽的神秘的诱人的色:形:声:味:碧绿、紫红高大、肥胖、臃肿、轻捷长吟、低唱、弹琴又酸又甜迷人景物由赤练蛇联想美女蛇奇妙故事有趣活动捕鸟(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详写)热爱自 然
乐趣无穷教书先生:方正、质朴、博学、严而可亲可敬、学习内容:书屋环境:清雅,感到新鲜脱离实际、单调枯燥读书生活:有趣、寻找读书外的乐趣求知中
不乏乐趣(乐园)板书设计作业 ? 写一段对自己的发展产生过影响的生活经历。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