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重物的轮子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作用。
2.进行对比分析,认识动,定滑轮的不同作用。
3.学生合作实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定滑轮,动滑轮。
难点:认识动滑轮,定滑轮的作用。
教学准备及手段
滑轮器材 测力计
教学过程
主体完善
一、引入
1.出示升旗图片,讲述升旗的过程。(升旗手讲述)
问:为什么向下拉绳子,旗帜就升上去?
2.学生讨论。
二、研究定滑轮
1.出示定滑轮装置,学生观察。(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装配定滑轮。)
2.观察定滑轮是怎样运动的。(用测力计提升)
3.小结。固定的,不能随重物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4.研究定滑轮的作用。
A.能改变用力方向。B.不能省力。
5.实验并交流实验结果。
三、研究动滑轮
1.出示动滑轮,观察动滑轮的运动情况。(学生根据演示,装配动滑轮。)
2.小结。随重物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3.动滑轮有什么作用?(学生重点研究)
制定一个探究计划,画出示意图。应用测力计。
四、研究滑轮的工作原理
1.引导思考:如果把滑轮看作是一种杠杆,能找到那三个点吗?
2.能用杠杆原理来解释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不同作用吗
3.交流总结:结合示意图说说。定滑轮不能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动滑轮能省力,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教学后记
1.在做动滑轮的实验中要注意考虑到摩擦力的存在。它会影响实验的成功。
2.动滑轮的实验,在器材的选择上有些难度。
3.本课可以先不考虑使用测力计。用砝码演示比较直观。
4.用杠杆原理解释。主要是启发学生找到支点的位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滑轮组的作用。
2.能解释起重机吊重物的原理。
3.积极参与科学实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滑轮组的作用。
难点:起重机的原理。
教学准备及手段
滑轮 重物
教学过程
主体完善
一、了解起重机在生产中的资料
(图片 模型 影像资料 )
交流自己的发现。
二、研究滑轮组的作用 (组装滑轮组是本课的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探究的能力。)
1.组装一个滑轮组,实验。
2.在滑轮组上挂100克的重物。学生说说需要多少力才能吊起来。
3.增加一个动滑轮,实验。吊100克的重物需要多少力。
记录数据。
三、玩小个子战胜大力士的游戏 (作为本课的一个学习内容的补充。)
1.说明游戏规则。
2.安课文介绍的材料,请两位学生进行游戏。
3.让游戏的学生把感受告诉大家。
4.分析,交流。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
5.学生尝试用了解的知识解释起重机的工作原理。
6.小结。
教学后记
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滑轮组的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