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共35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9-05 11:30: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第 3 课 太平天国运动
(1)背景:鸦片战争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2)领袖:洪秀全 太平军
(3)进程:①军事上: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

定都天京(正式与清朝对峙)

北伐、西征(达到全盛时期)
(4)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5)失败:天京事变(由盛转衰)→后期防御→天京陷落(标志失败)
(6)意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一.太平天国运动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二、定都天京
三、天京陷落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材料
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19世纪中期的中国,为什么会发生太平天国运动
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和剥削 阶级矛盾激化
洪秀全名片
照片
出生地:广东花县
职业:乡村教师
信仰:儒家文化
爱好:科举考试
目标:做官
不予
录取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洪秀全是广东花县人,农民家庭出身,做过乡村教师。多次到广州参加科举考试,都没有考中,1843年在广州从传教士手中得到一部布道小册子《劝世良言》。在该书的启示下,洪秀全创立了 “拜上帝会”,自称是上帝的次子,受命下凡来铲除妖魔,拯救百姓。他劝说同学冯云山和族弟洪玕率先加入。后来,洪秀全由于反对儒家的偶像崇拜而失去乡村教师的位置,遂外出传教,发展反清力量。
洪秀全
(1814-1864)
新课讲解
洪秀全指出清朝最高统治者,实乃“阎罗妖”,世间“相凌相夺相斗相杀”,都是“阎罗妖”的罪过,
号召群众起来“共击灭之”。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1.创立教会
(1)创立:
1843年,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
(2)发展: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发展会众两千多人。
2、金田起义
时间:
地点:
建号:
1851年1月11日
广西桂平县金田村
太平天国
人物资料陈列室
天王
洪秀全
东王 
西王
南王
北王
翼王
萧朝贵
韦昌辉
冯云山
永安封王标志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3、永安建制
杨秀清
石达开
永安建制
全州(冯云山)
长沙(萧朝贵)
攻占武汉三镇
1853年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定作都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金田起义
1851年1月11日
二、定都天京
1.定都天京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2.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目的(理想):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以求人人平等,这是农民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这种主张违背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3.北伐和西征
(1)目的: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2)结果: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太平军北伐
太平军西征
军事全盛
定都天京
永安封王
金田起义
太平军鼎盛期军事形势图
天王府模型
天王制造24只金碗,金筷子,“筋长近尺浴盆亦以金。”连净桶夜壶都以金造。
太平天国天王的宝座
三、天京陷落
1.天京事变




④杀
⑦灭
①逼
⑤疑
②杀
③责
⑥走
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到衰。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原因探究
以洪秀全为例
帽子变“高”了
房子变“大”了
老婆变“多”了
天王府不设太监,妃嫔与女官共有2300人之多,均为洪秀全一人所有。洪秀全一生共有88个后妃,都没有封号,统称为妻。在召见时以数字化依次编号,如“第25妻”、“第73妻”之称谓。
“宝马”也有了
洪秀全去探视东王杨秀清的病情时,坐的是64人抬的大轿。
天京变乱的原因
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
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讨粤匪檄》
“中国数 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泉”
曾国藩(1811—1872),湖南湘乡人。1852年创建湘军,1854年始与太平天国军作战,1860年升任两江总督,次年节制苏、皖、赣、浙四省军务,派李鸿章、左宗棠分两路,他居一方指挥,分三路围攻天京,1864年7月陷天京,太平天国亡。后从事洋务运动,举办军事工业。1870年任直隶总督。
返回
面对如此强悍的对手,在发生天京变乱之后,
为了加强天国的力量,洪秀全又实行了什么
措施呢?
重新建立领导核心
干王洪仁玕
英王陈玉成
忠王李秀成
天王洪秀全
2.挽救危机:
任命 为干王,总理朝政。
干王写成 。
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主张,
结果: 。
提拔 、 等一批青年将领。
虽先后取得大捷,
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政治上:
军事上:
洪仁玕
《资政新篇》
未付诸实践
陈玉成
李秀成
天京
安庆
汉口
武昌
庐州
寿州
扬州
杭州
上海
慈溪
三河镇
湘军
淮军
清军
三河镇大捷
破江南大营
上海之战
安庆失守
破江北大营
天京保卫战
洋枪队
天京
3.天京陷落
(1)1860年湘军湘军包围安庆,安庆陷落。
(2)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
(3)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洪仁玕(1822年-1864年),广东花县人,是太平天囯天王洪秀全的族弟,曾在香港居住多年,1859年到天京(即南京),获封为军师、干王,一度总理朝政,1864年在江西被清朝捕杀。洪仁玕是太平天囯领导层中对西方见识较广的一位,提出的《资政新篇》是具有发展资本主义主张的政治纲领,在当时的中国算是相当先进的思想。
四、太平天国运动历史评价
1、历史功绩: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2、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知识结构
前期斗争
转折点
后期斗争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天京事变
金田起义
胜利进军
定都天京
防御作战
天京陷落
太平天国运动
(1)失败的主要原因:
思考:请分析太平天国失败的主要原因及其启示?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2)启示:
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
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主观上:
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2.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3.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
4.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启示:
太平天国运动有何历史意义?
3.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持续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1.金田起义在今( )
A.广东省 B.广西省
C.云南省 D.福建省
B
2.1853年,太平军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该政
权定都于( )
A.永安 B.金田
C.天京 D.安庆
C
3.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了,其失败的标志是( )
A.领导集团内讧 B.清军攻陷安庆
C.湘军攻陷天京 D.洪秀全病逝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