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二上第4课第1课时《恰利利,恰利》(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花城版二上第4课第1课时《恰利利,恰利》(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09-09 11:15:25

文档简介

==================资料简介======================
二年级上册第4课《哈利利,哈利》第1课时(课件).ppt.BE7B651B06020EED0FAF311C6F06941E.20190901145408540:24张PPT
花城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4节《哈利利 哈利 》教学设计
课 时:1课时
课 类:设计·应用
教学策略/教学思路:《恰利利、恰利》是一首与劳动相关的印度尼西亚民歌。表现了庄稼人的劳动热情,旋律中惯穿着欢跃的舞蹈节奏 。学生对秋收农忙等劳动生活都有直接或间接的体验,教师要巧妙引导,把这些生活体验迁移到对歌曲的感受之中,并根据歌曲情緖和内容,将劳动生活中的动作加以捉练、加工、美化成舞蹈语汇,帮助学生表演歌曲。本课注重引导学生参与课堂,通过聆听、演唱歌曲,为歌曲伴奏等不同的体验,自信演唱,大胆展示,感受印尼人劳动时的愉快心情。
教材分析:本课《恰利利恰利》是花城版二年级上册第4课的内容,是一首颇具民族风格的演唱歌曲,旨在让学生深刻感受印度尼西亚的民族风情和音乐文化特色。歌名来自于歌曲中的印尼语衬词,歌曲形象地描绘了印尼人在田间开心劳动的热闹景象。全曲共五句,除第五句衬词的节奏有些变化外,其余全部都以基本节奏型X XX X X|XX X|贯穿全曲。虽然相同节奏型反复出现,却并不单调,反而更显纯朴和欢快。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他们喜爱生动活泼有趣味性的教学形式,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动、爱说、爱唱、喜欢表演、善于模仿等特点,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将繁难的技能技巧化为学生喜爱的各种实践活动的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和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大胆、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玩”中掌握知识技能,让整个教学过程既生动又形象。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感悟法。
教学用具:课件、录音机、电子琴
学生用具:课本
课题
《恰利利、恰利》
第1课时
学科
音乐
年级
二年级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用轻松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感受XXX节奏型在音乐中的运用,培养学生二声部的演唱能力,同时巩固学生对音乐力度的掌握。(有下划线的节奏都是前八后十六节奏型)
过程与方法:导学生学唱印度尼西亚歌曲《恰利利恰利》,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语言节奏、动作及律动的创编;能用自然的声音、简单的肢体动作(印尼舞蹈元素)以及小打击乐器来表现歌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乐观的态度和热爱劳动的精神。
================================================
压缩包内容:
第4课《恰利利,恰利》
qllql ban.mp3
qllql fan.mp3
qllql hz.mp3
qllql sc.mp3
qllql sxt.mp3
qllql xl.mp3
qllql.wmv
二年级上册第4课《哈利利,哈利》第1课时(教案).doc
二年级上册第4课《哈利利,哈利》第1课时(课件).ppt.BE7B651B06020EED0FAF311C6F06941E.20190901145408540.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