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9-05 12:51: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教案
课题
文艺复兴运动
课型
新授
班级
序号
14
授课人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了解知道文艺复兴这一史实,理解产生于意大利的原因,分析文艺复兴的核心:人文主义,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精神文化领域的反映,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
教学目标
1.了解知道文艺复兴这一史实,理解产生于意大利的原因,分析文艺复兴的核心:人文主义,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
2.通过探源文艺复兴的背景,培养根据史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感受文艺复兴的成果,培养通过感知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
3.通过学习文艺复兴发展的原因,理解文艺复兴核心人文主义;通过对优秀文艺作品的介绍,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情趣和态度。
教学重点:文艺复兴的内容及代表人物。
教学难点:人文主义的理解——以普遍的人性掩盖阶级社会中人的阶级性。
学习过程
二次备课
预习提要
一、文艺复兴总览
1.文艺复兴开始的时间:14世纪中期;
2.最早出现的国家:意大利,因为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3.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
4.文艺复兴采取的形式: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
5.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6.文艺复兴的积极影响: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
二、文艺复兴“文学三杰”
1.但丁 ①地位:文艺复兴的先驱; ②代表作:《神曲》。
2.但丁与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称为“文学三杰”。
三、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1.达·芬奇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2.达·芬奇与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并称为“美术三杰”。
四、莎士比亚
1.英国人
2.他的作品反映了人文主义;
3.代表作:《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新课讲授
一:文艺复兴
(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的背景)
1.教师讲述:意大利是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产生的地方,以佛罗伦萨为例,佛罗伦萨是当时欧洲最著名的手工业、商业和文化中心,在1338年已拥有200多家毛织业工场。在13世纪末,佛罗伦萨的钱庄、银行已遍设西欧各大城市,在西欧货币市场上取得了支配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后的社会状况是文艺复兴的“源”;文化上,古代希腊、罗马高度繁盛的文化遗产,以及意大利保留的大量文化成果,汇集的大批文化名人等是文艺复兴的“流”。
2.问题思考:探讨意大利成为西欧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和中心的原因。
经济基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
在14、15世纪,意大利北部就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工商业城市,如佛罗伦萨、威尼斯等。佛罗伦萨当时是意大利最有代表性的一座城市,是一个手工业中心,作为一座小城市,它的人口已经达到了12万多,拥有200多家呢绒手工工场,极盛时期工人多达3万。而威尼斯的丝织业和造船业也极为著名,它的商业贸易活动遍及西欧和东方。这时的意大利经济和社会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阶级基础:从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中间产生了新兴的资产阶级
文化环境:意大利丰厚的文化遗产 意大利是古代罗马、希腊文化的中心地带,留下了不少古代文化的遗存,容易使当地的人们回忆起古代的辉煌。拜占庭帝国保留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典籍: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人入侵攻占后,许多学者逃到意大利。他们带来了许多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典籍,这其中有许多是意大利文手抄稿,他们还在意大利各地讲学,促进了意大利人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研究
人才优势:意大利具有不可多得的人才优势
各城市的统治者和富商巨贾竞相延揽人才,汇集了众多的博学才子。佛罗伦萨美第奇曾说:“应该把这些有特殊天才的人们作为天上的神仙对待,而不应该把他们看成是驮畜”
(二)文艺复兴
1.含义: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动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
2.实质:文艺复兴是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
3.核心:人文主义,肯定人性。
二、但丁
1.“文学三杰”
(1)薄伽丘
代表作:《十日谈》
思想主张: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2)但丁:“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代表作:《神曲》
思想主张: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3)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
代表作:《歌集》
思想主张: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三、达?芬奇
1.“美术三杰”(拉斐尔、米开朗琪罗、达?芬奇):达?芬奇等艺术大师创作了许多杰出作品,一扫中世纪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
2.资料链接:关于《蒙娜丽莎》的一些轶事
法国国王路易十三得到《蒙娜丽莎》后,把它挂于家训堂,命令女儿整天模仿画中的笑容,经过数年努力,公主们终于将那神秘的微笑模仿得惟妙惟肖。
拿破仑拥有《蒙娜丽莎》时,喜欢把它挂在卧室内,每日早晚要独自欣赏多次,有时竟能面对画像伫立一天半日,入迷得忘记一切。
1963年《蒙娜丽莎》在美国华盛顿展出,保安人员有四万余人,每个参观者要经过6道哨卡,接受各种仪器的检查。
1974年《蒙娜丽莎》在日本东京展出,每个参观者只准在画前站9秒钟。
每年前去卢浮宫瞻仰这幅画的人达700百万左右,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不完全统计,截至1991年底,全世界已先后有二百多部研究《蒙娜丽莎》的专著问世,其他各种出版物则汗牛充栋,数不胜数。
四、莎士比亚
1.传播:意大利→西欧诸国
15世纪后期,新航路的开辟刺激了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6世纪以后,文艺复兴运动由意大利扩展到西欧广大地区。文艺复兴渐入高潮。
2.成就:英国莎士比亚
(1)简介:其作品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
(2)代表:《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3.文艺复兴的意义:
(1)积极:
①精神方面: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将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②思想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③文学艺术方面: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艺术作品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经典,永放光芒。
(2)消极: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运动后期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知识应用
1.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于( )
A. 14世纪 B. 15世纪 C. 16世纪 D. 17世纪
2.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认为:人类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这充分体现出的精神是( )
A. 人文主义 B. 唯物主义 C. 唯心主义 D. 浪漫主义
3. 名画《蒙娜丽莎》典型地表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精神和人格力量,是一部伟大的人文主义作品,主要表现在
A. 达?芬奇成功地运用“圣像图”的画法
B. 它歌颂世俗人生,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表现人性的美
C. 达?芬奇将解剖学、透视法和明暗转移法运用其中
D. 它充分体现了神权的力量
4. 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是
A. 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 B. 保留了丰富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C. 聚集了许多学者人才 D. 与亚洲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
5. 以下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与作者搭配正确的是
A.《罗密欧与朱丽叶》——但丁 B.《哈姆雷特》——伏尔泰
C.《蒙娜丽莎》——达芬奇 D.《神曲》——莎士比亚
6.“请你们畅饮,请你们到知识的泉源那里去……请你们畅饮知识,畅饮真理,畅饮爱情。”这是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于知识、真理和爱情的执着追求。其中蕴含了( )
A. 蒙昧主义 B. 禁欲主义 C. 人文主义 D. 理性主义
7.恩格斯认为“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这句话的含义是指文艺复兴没有( )
A.把古代文化全部复兴 B.将古代文化发扬光大
C.准确地揭示这场运动的性质 D.提出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的要求
8.14世纪前后,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逐步强大起来。新兴的资产者为发财致富,尽情享受人世的生活,必须冲破教会设置的各种清规戒律。于是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这段材料反映的是( )
A.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 B.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
C.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内容 D.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9.莎士比亚被喻为“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2016年是他逝世400周年,世界各地都举行戏剧演出等活动,隆重纪念这位文化巨人。下列作品在这些活动中最有可能演出的有( )
①《神曲》 ②《蒙娜丽莎》 ③《罗密欧与朱丽叶》 ④《哈姆雷特》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0.某历史网站论坛上以“文艺复兴是复古,还是创新”为题,网友们展开了热烈辩论。下面四种观点,你认为精辟地说明了文艺复兴运动实质的是( )
A.文艺复兴是创新,出现了许多新的文艺形式和新的艺术大师
B.文艺复兴是复古,运动名称中的“复”字说明了这一点
C.文艺复兴是复古,当时的人们特别爱读古希腊、古罗马人的作品
D.文艺复兴是创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开展的新思想、新文化运动
知识总结
课后反思
本课内容繁杂,教学时注意前后联系,引导学生从人文精神发展的宏观角度中对运动准确定位。同时,文艺复兴运动影响深远,有大量的古迹、资料流传至今,并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当今欧美的政治、文化生活,建议教学时充分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