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5 I can sing Lesson 17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Unit 5 I can sing Lesson 17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19-09-05 16:09: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Unit Five I can sing
Lesson 17 Listen and say &Let’s act
学科
小学英语
学段:低段
年级
一年级
相关
领域
本册书(北京版英语)Unit Five I can sing Lesson 17 Listen and say 中的动词和句型
教材
书名: 小学英语实验教材 出版社: 北京 出版日期: 2013年6月
是否已实施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节课我所设计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多维度参与”这一中心思想所展开的。首先,小学生活泼好动,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教师要跟据学生的特点从教材及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年龄及心理特点的、满足多层次学生需求的、不同规模的、形式多样的、节奏多变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行为参与。其次,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逻辑性的活动,帮助学生学习语言,巧妙设计课堂设问和活动激发学生思维参与。再次,要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创设生动、有趣的英语学习情景,带动学生的情感投入。《英语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要实现主动发展,参与是基本的保证条件。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京出版社的义务教育教科书 英语 一年级上册《Unit Five I can sing》, Lesson 17 第一课时,本单元的话题是动作。
本课时所涉及的七个动作单词:sing, dance, jump, run, fly, ride, swim;主要句型:I can... Can you...?
本课有两项活动安排:第一项,Look,listen and say:听歌曲、理解、说七个动作单词 ;第二项,Listen and do: 针对本课主要句型,安排学生进行实际情景交际。
采用教材融合教学,将北师大版中有关动作的韵文适当添加到本课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看、听、说更容易理解本课的词汇和句型。
本课中出现的bike, kite已经在Unit2 Good morning--Point and say 学过,不用做过多处理和讲解。单词walk没有出现在本册书中,但通过歌曲、歌谣和老师适当的肢体表现,学生很容易理解。
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

一年级新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已经基本能够认识并说出本课中主要人物的名字,通过看图、看课件能够猜出每个人物都在做什么,对于本课所讲的内容能够基本理解。但语言表达能力还很薄弱,很难自主运用本课对话内容进行流利的交谈。
年龄特点
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说唱英语歌谣,同时,他们善于观察,敢于询问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本班情况
本班学生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在课上,他们能根据教师简单指令做事情(如起立、坐下、打开书、合上书等)。在学习中,他们乐于模仿,敢于表达。但大部分学生没有英语基础,所以讲解和学习过程中会出现拖沓的现象。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听懂、理解句型:--- Can you sing/jump/dance/run/fly/ride/swim ? ---Yes, I can. /No, I can’t.和I can sing...
2. 学生能够运用-- Can you ...? --Yes, I can. /No,I can’t.
和I can ...在语境中进行交流。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的肢体语言、图片、视频学生理解句型意思。
2.通过语境、活动的设计,学生感受语言、体验语言、交流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两两活动、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通过学习唱、跳、跑等动作单词,培养学生从运动中体验乐趣和将英语语言和肢体动作练习而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能够听懂、理解动作单词和句型:I can ...(sing, dance, jump, run, flay, ride, swim)

2.学生能够运用--- Can you ...?
---Yes, I can./No, I can’t. 和I can ...在语境中进行交流。
教学难点:
单词run的读音;
短语fly a kite和ride a bike的认读、理解;
3.能够表达I can...
教学准备:教材、图片、录音机、视频课件。
教学流程
1. Warming up --- a rhyme

2. Leading in --- Main characters
3. Task presenting --- Words: sing, dance, jump, run, fly, ride, swim, Structures: I can.../ Can you...?
4. Text presenting --- Dialogue one and two
5. Language practising --- PPT, pair works, group works

6. Task fulfillment --- Structures: Yes, I can. / No, I can’t.
7. Summing up
8. Assigning homework --- Read the words and structures. Say the rhyme.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Warming up热身(1min)
教师播放韵文“An elephant can walk, walk, walk, walk...”让学生看着动画和老师一起说、做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歌谣热身,能够让学生初步感知关于动作的词汇,引出本节课教学内容-jump,swim以及walk, roll)
Leading in 新课导入(2min)
T: Hello, boys and girls. Look, (放一张本课人物的图片)Who are they? (Maomao, Guoguo, Lala, Kate, a bird, and a fish) Today, the “Happy school” is going to hold a big party at the park. What a wonderful! Can you guess who can get to the party? Now, let’s have a contest.
教师边说边将本课出现的人物头像分别粘贴在已经分好的小组表格里,并且将全班学生分成了六个小组,分别代表了本课的其中一位人物。
(设计意图:通过ppt展示了本课的主要人物后并且让学生分别扮演其中的角色,完成任务,获胜者可以得到参加聚会的资格,让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情感参与。)
Presentation 呈现新知(20min)
1. T:Have a look. Who is he? (Ss: Maomao.) What is he doing?(展示一张Maomao唱歌的图片);
(教师举起Maomao的头饰)T:I’m Maomao. I can sing.(师带读单词3遍) 板书:sing(配图片);
2. 按小组分别教学生朗读单词(声音洪亮、整齐的小组,头像会前进);
3. 通过以上的方法,分别呈现:dance, jump, run 板书:I can...
(设计意图: 教师在呈现单词过程中, 应用I can...句型。让学生跟随老师熟读单词并灵活应用句型,通过多变的授课形式,激发学生的行为参与,在学生操练的过程中通过个人表现看到自己所代表的人物不断前进,更鼓励了学生积极的情感参与。)
4. (PPT展示a little fish图片)T:Hi, little fish. I can run. Can you run?(图片没有变化,然后分别找几名学生应用句型:I can... Can you...? 提问) S:I can swim. Can you swim?(PPT展示the little fish在水中跳起说“Yes, I can.”)
5. T:Can you (sing/dance/jump/run/swim)? S: Yes, I can.(板书)
(设计意图:呈现疑问句型:Can you...?的肯定回答方式: Yes, I can. 让学生看图、听音、模仿,感知句型的含义。通过小组传递提问的方式, 让学生熟练应用句型。)
6. 教师先通过提问,选出两名学生进行对话练习:(板书) A:I can... Can you...?
B: Yes, I can.
7. Pair works. (教师抽查4-5组学生,复现动词:sing, dance, jump, run and swim)
(设计意图:通过对话练习加深学生对本课单词和句型的印象,使学生能够轻松、自愿、顺利、积极的进行行为、思维和情感的参与。)
8. T:Look and listen, what do the little bird say? (The bird: I can fly.)
T:The bird can fly. Can you fly?(PPT呈现句型)
S:No. Elicit, “ No, I can’t.”(板书)
9. (PPT呈现)T:I can drive a car. Can you drive? (S: No, I can’t.)
(PPT呈现) T: Can you cook? (S: Yes, I can./ No, I can’t.)
(设计意图:通过替换单词:drive, cook 可以让学生更直观、更直接的体会到“Yes, I can./ No, I can’t”句型在生活中的应用。 )
(PPT呈现)T: Can you play basketball? (S: Yes, I can.)
T: Can you play basketball on the grass?(S: No, I can’t.)
(PPT呈现)T:Can you play football? (S: Yes, I can.)
T: Can you play football on the grass? (S: No, I can’t.)
(PPT呈现)T: Can you draw a picture? (S: Yes, I can.)
T: Can you draw a picture on the book? (S: No, I can’t.)
(设计意图: 教师通过图片呈现不同环境下哪些行为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 体会“Yes, I can. 和 No, I can’t.” 的另一层含义。 让学生明白怎么做才能在家成为一个好孩子、在学校成为好学生。)
Learn and practice(10min)
1. T:I can dance. Can you dance?(S: Yes.)
T: Let’s dance.(放录音,学生全体起立,跟随教师有节奏的跳舞)
(设计意图:让学生跟随音乐有节奏的跳一段舞蹈,符合学生的心里特点,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并且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2. (PPT呈现对话一和对话二的图片)T: Look. Can you guess,what about Maomao said?
Elicit, I can (sing).
3. 播放对话一,仔细观察和认真听录音中四个人物(Maomao, Guoguo, Lala, Kate)的对话,鼓励学生模仿,选择2-3组学生完成。
4. 复现Unit 2 Let’s say的内容,复习单词:kite, bike
T: Fly, fly, fly a kite. Ride, ride, ride a bike.
5. 播放对话二,模仿对话,分组完成。
(设计意图: 通过已经学过的知识引出本课的短语,学生能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在通过Presentation的学习过程后,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句型:I can...能够看图模仿人物对话。让学生体会、感知人物对话时的情境,鼓励学生行为参与和情感参与。)
Production(6min)
1.(PPT呈现)The first rhyme:
I can swim. I can swim. Can you swim? Can you swim?
Yes, I can. Yes, I can. I can swim. I can swim.
(设计意图: 让学生按照熟悉的音乐旋律,有节奏、有韵律的讲出本课的动作单词。 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喜欢有律动的学习方式,通过韵文的说唱学生更容易记住所学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2. (PPT呈现) The second rhyme:
I can fly. I can fly. Can you fly? Can you fly?
No, I can’t. No, I can’t. I can’t fly. I can’t fly.
(设计意图: 第二段韵文作为扩展, 引导学生学习Can you...?句型的否定回答的学习。)
六、Homework
1. Listen and read the materials on page 42.
2. Read the words in a rhyme to the family.
板书设计:
Unit Five I can sing
Lesson 17
I can... sing dance jump run
Can you...? swim fly ride
Yes, I can. No, I can’t.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通过把单词卡片和句型卡片放到一起拼读,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完整句型的呈现;
通过韵律操、韵文使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下学习;
3. 在一定情景下,通过师生、生生进行功能句的交流,检查学生是否能综合运用语言。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激发学生情感参与
1、在课前师生复习韵文导入新知,教学过程中加入韵律操调动学习气氛,最后用学生熟悉的音乐节奏进行韵文说唱;
2. 利用课文中的人物给学生分组,并且加入比赛机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多种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行为参与
1. 鼓励学生用句型卡和单词卡互相提问、回答、做动作或者进行小组传递操练,通过几轮的实际应用不仅加深学生对本课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感知故事人物的欢快心情。
2. 让学生尝试与教师制作的课件进行对话练习,能够使学生有一种可以和人物“沟通”的感觉,学生会有兴趣并且愿意主动与课件中的人物“沟通”。
设计课堂设问和活动,激发学生思维参与
把教学内容回归实际生活,展示学生熟悉的一些运动,如踢球,打篮球或者一些行为,让学生判断哪些行为应该出现在哪种情形下;
看着小鸟飞舞的样子,形象的询问学生“Can you fly? ”,让学生思考,自己可以飞吗?然后,回答:”No, I c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