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上册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上册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9-05 21:08: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曾经在两河流域出现过一座人类发展史上的建筑奇迹——空中花园。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两河带来的泥沙在下游不断淤积,形成了辽阔的平原,把干旱贫瘠的地区变成了西亚唯一的沃土肥田,又称“新月沃地”,《圣经》中的“伊甸园”即在此。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两河流域
(相当于今天的
伊拉克国家)
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全盛时期的古巴比伦王国
(公元前18世纪)










两河流域
想想古两河流域文明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有何
特点?
大河流域
气候干旱,河流流量不稳定,农业生产依赖人工修建的灌溉系统。生产条件不如埃及。
大部分地区受热带沙漠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气候干旱
底格里斯河
幼发拉底河
受制于自然条件,该地区农业生产在洪水泛滥季节需要排涝,其他季节则依赖人工灌溉,因而古代两河流域南部的居民很早就开始修渠筑堤。
问题思考:地理环境对两河流域文明形成会有怎样的影响?
古巴比伦城的供水系統
1.国家的出现时间:
2.初步统一时间:
两河流域文明历程
国王:
3.强盛:
约公元前3500年
大约在公元前24世纪
古巴比伦
汉谟拉比
文明成就
文明的先驱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是城市类型的文明。它的第一个中心出现在苏美尔。到公元前3000年时,苏美尔地区已经出现了12个独立的城市国家。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
楔形文字
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古代东方的拉丁语”)
楔形文字
大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发明了文字。人们就地取材,用粘土制成泥板作为“纸”,每块泥板约重1公斤,用削成三角形状尖头的芦苇杆、骨棒或木棍当“笔”,在泥板上勾勒出各种符号。由于落笔处印痕较为深宽,提笔处较为细狭,形状很像木楔,所以这种文字称为“楔形文字” 。书写好的泥板,用火烤干,质地十分坚硬,不受虫蛀,不会腐烂,可以保存数千年。已经出土的数百万块泥版文书,是研究西亚历史的宝贵资料。楔形文字后来流传到西亚许多地方,巴比伦、波斯对它略加修改,成为西亚通用的文字。
以楔形文字写成的《汉谟拉比法典》部分内容
用楔形文字记载下来的案件
用楔形文字书写的教科书
用楔形文字写下的卜辞
用楔形文字写下的医案
你 能 认 出 它 们 吗 ?
太阳神
沙马什
国王
汉谟拉比
权杖
请指出《汉谟拉比法典》是用什么文字写的?你知道这种文字的特点吗?它的书写材料有那些?
总结
楔形文字
每个字刻出的笔画一头粗一头细,
形状像楔子一样
泥版、石碑等
苏美尔人,制定了太阴历,以月亮的阴晴圆缺作为计时标准,定每个月29或30天,12个月为1年(6个月为29天,6个月为30天),每年354天,并发明闰月,通过置闰月的办法调整。计数法中的60进位制也是两河流域的人发明的。
苏美尔:分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10进位和16进位;
巴比伦:算数,60进制,代数,几何;
古巴比伦王国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对外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王国。颁布法典,巩固君主专制统治。
汉谟拉比头像
古巴比伦王国
合作探究
结合《汉谟拉比法典》的有关内容,分析《汉谟拉比法典》制定的目的、实质和历史地位?
材料一 《汉谟拉比法典》分为前言、正文和结 语三部分。前言和结语宣扬他的权力来自神 授,赞颂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的丰功伟绩, 号称自己是“四方的庇护者”,同时也申明 他制定法典是为了在世界上发扬正义,自己 则是“公正之王”。法典正文几乎涵盖了当 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了诉讼程序、 盗窃处理、军人份地、租佃、雇佣、商业高 利贷、婚姻、继承、伤害、债务、奴隶等内 容 。
材料二 《法典》遵循“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原则。打瞎别人的眼睛,就必须被打瞎眼睛作为处罚;被别人打断了腿,就可以打断别人的腿作为补偿;甚至害死了别人的儿子,则他自己的儿子也要被处死。上面条款适应的范围只限于身份相等的人之间。法典将人分成奴隶主、自由民和奴隶三个等级,上等级的人相对于下等级者享有更多的权利和承担更少的义务,犯相同的罪时处罚也较轻。
阅读下列有关《汉谟拉比法典》的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1,从材料一,你获得哪些历史消息?
2,《法典》所宣扬的平等是真正的平等吗?为什么?
《法典》的制定从表面上是为了发扬正义,且内容广泛,几乎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是,因为这种平等只限于身份相等的人之间,不同等级之间的人之间是不平等的,因此这种平等是有局限性的。
材料三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的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 《汉谟拉比法典》中规定: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他的耳朵就要被割掉 。法典明确规定:奴隶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工具和财产,奴隶不属于人的范畴。
思考:从材料三可以看出,《汉谟拉比法典》是为了维护哪一阶层人的利益?请用一句话概括《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是什么?
①是为了保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②《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是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保护私有制。
目的:为维护统一王国的统治
和奴隶制社会秩序
宣扬思想:
内容: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等
评价:《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
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
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留给世界
文明的重要遗产。也表明人类社
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太阳神
沙马什
国王
汉谟拉比
权杖
君权神授
法典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小结《汉莫拉比法典》知识点
  空中花园,传说是在公元前6世纪由巴比伦王国的尼布甲尼撒二世为其患思乡病的王妃安美依迪丝修建的,现已不存。
  据说空中花园采用立体造园手法,将花园放在四层平台之上,由沥青及砖块建成,平台由25米高的柱子支撑,并且有灌溉系统。园中种植各种花草树木,远看犹如花园悬在半空中,由此得名空中花园。
课外拓展
1,你知道世界哪三大古老文字吗?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中国的
甲骨文
2,你知道中国的甲骨文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你要想了解甲骨文,应到中国的哪个城市?
商朝;河南省安阳市
3,世界三大古老文字,只有甲骨文演变成今天
的汉字,流传下来,这说明了中华文明的什么特
点?
不断创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等。
【课堂小结】
两河流域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发展历程
出现:约公元前3500年
统一:约公元前24世纪
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
文明成就
文字:楔形文字
历法:阴历
数学:60进位制
法律:《汉谟拉比法典》
建筑:空中花园
1. ◆(2018泰安)文字是人类用来交流的符号系统,是记录思想和事件的书写形式,是一个民族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下列表述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A. 图一文字里记载了许多商朝日食、月食的现象
B. 《汉谟拉比法典》是用图二文字刻写的
C. 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流域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某人立刻用图三文字记载下来
D. 在图四文字里能找到“立春、立夏、立秋、秋分”等节气的记载
C
2. ◆(2015·湖北黄石)《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的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此规定反映的是( )
A.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有一定保护
B.古巴比伦王国不允许理发师为奴隶理发
C.古巴比伦王国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D.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很残酷
C
3. ◆(2018青岛)古巴比伦王国的一部法典规定: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须向主人赔偿损失,就算了事;盗窃或隐藏他人奴隶者处死;消灭他人奴隶标记者断指或处死;殴打自由民或反抗主人的奴隶处割耳之刑。这说明该法典的实质是( )
A. 体现自由平等 C 体现“君权神授”
B. 维护奴隶主的利益D. 规定严格的等级制度
B
4. ◆(2016·江西省)9.“第196条,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此法律条文出自( )
A.《汉谟拉比法典》
B.《权利法案》
C.《拿破仑法典》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A
重点知识识记
1、古巴比伦王国最重要的文明成果是什么?位于两河流域,是那两条河?所处地理环境有何特点?
①《汉谟拉比法典》;②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③大河流域
2、《汉谟拉比法典》制定的国家、制定者、内容(一条即可)、实质和地位?
(1)古巴比伦王国;(2)汉谟拉比;(3)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等;(4)实质是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5)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也是古巴比伦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
3、 古巴比伦还有哪些文明成果?
楔形文字、空中花园、60进位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