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已亥杂诗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3已亥杂诗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9-06 07:39: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己亥杂诗》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多数学生能够开展主动学习,但对知识的运用不够灵活,难以达到学以致用。所以,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加强对知识的延伸与拓展,特别是对旧知识的归类综合,灵活理解与运用十分必要。
教材分析: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写的组诗《己亥杂诗》中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全诗分前后两部分,前两句为第一部分,后两句为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里,诗人以天涯、日暮、落花写出一片浩荡的离愁;第二部分以落花为过渡,从落花——春泥展开联想,把自己变革现实的热情和不甘寂寞消沉的意志移情落花,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朗读背诵并默写《己亥杂诗》。
(2)联系作者写作背景,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3)初步感知本诗的表达特点。
2、过程与方法
读好诗句,整体把握,诵读赏析,领悟情感,拓展延伸。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诗人虽辞官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想继续为国效力的爱国情感。
(2)培养学生奉献精神及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回顾学过的关心国家民族命运的诗句
《示儿》
二、解题
《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用鸡毛记在账簿上投入所负竹筐中,后整理出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
三、作者简介
四、开始语,配乐朗读这首诗
五、对诗句的理解:
①句:在无边无际的离愁中,眼看夕阳又西下了。
浩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白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②句:自己离开京师回南方,马鞭东指,从此便同朝廷远隔了。
天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故友如云,往事如烟。白日斜,天涯烘托映衬离愁,同时交织着回归的喜悦-------陶渊明有“久在樊笼里,使得返自然”
③④两句:
古人写花的诗句:一种是怨啼鸟,怪东风,叹年华,面对落花嘘唏感叹。“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林黛玉; 另一种把落花作为自然景物来描写,其中不少昂扬向上的精神。“花落春仍在”“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
落红化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的比喻和本诗所表达的是否一致呢?
更----又,越发。充分表达以身献国。
作者“移情于物” ,他说,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有新花生长,作者以落花自比,寄托了要培植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竭尽余力的抱负。
六、主题分析
1、对国家民族的那份执著的忠忱。
2、不甘于沉沦,为国家民族贡献力量。
3、牺牲自己,培养后人的无私奉献精神
七、课堂练笔
用“我喜欢落红似的人,比如我们的( ),因为他们( )。”写一句话。
提示:家长、老师、消防员、器官捐献者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七、课堂练习
1、思考以下问题
诗中哪句表现了诗人犹豫孤独和悲壮豪迈复杂心情交织一起?
诗中哪句表现了虽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诗句?
诗中写了几种心境?
2、将本诗歌改写成(100)字左右的散文。
读例文:小散文《秋思》
八、小结全文
这首诗写作者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无边愁思,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至死不变的执着态度。作者以“落红”自喻,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九、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完成课后练习。
3.查找《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
板书设计
己 亥 杂 诗
龚自珍
一二句写浩荡离愁,黯淡宦情  以“落红”自喻
三四句写不甘退伏,憧憬未来  寄予爱国情怀
夕阳西下→ 吟鞭东指→ 落花自比
浩荡离愁→ 轻松愉快→ 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