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爬天都峰 表格式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7.爬天都峰 表格式教案(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9-05 23:53: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7  爬天都峰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4.读课文感受天都峰的“又高又陡”,从而体会小姑娘和老爷爷爬山前的心理活动;通过朗读学习并讨论了解爬山的过程是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5.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一、以旧引新,
课题导入
  1.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谁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来背给大家听?
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图片资料?(板书:天都峰。)
3.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
二、自读课文,
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1)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2)全班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3)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三、通读课文,
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
2.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
四、指导写字,
掌握笔顺
  1.教师范写“辫”字,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学生描一遍、临一遍。
2.指导学生观察、书写其余生字。
五、作业设计
  1.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生字、词。
3.把课文第2段描写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第2课时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一、紧扣课题,
承前启后
  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2.(出示天都峰的多媒体画面)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二、深入读议,体
会“我”受鼓舞
爬上峰顶
  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
2.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3.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课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出示“我”说的话,指名朗读。
4.“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自由读课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出示第4段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从中感受到“我”受老爷爷爬山鼓励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
二、深入读议,体
会“我”受鼓舞
爬上峰顶(续)
  (2)体会“我”的心理,指导朗读第3、4自然段。
5.“我”是怎么爬的?自由读第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
(1)学生读书圈划。
(2)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奋力”是拼尽全身力气的意思。从“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艰难。
(3)引读第7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悦。
(4)体会爬山的艰难、上山后的喜悦,指导朗读第6、7自然段。
三、启发想象,明白
“老爷爷”也是受鼓
励爬上峰顶的
  1.老爷爷为什么也能爬上峰顶呢?带着这些问题一边读,一边想。多媒体出示思考题:
(1)老爷爷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
(2)他看见了小妹妹,心里又怎么想呢?
(3)后来,他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
2.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鼓励爬上峰顶的。
三、总结课文,
明白道理
  1.读爸爸的话,讨论:“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
2.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点评: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不管多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四、课外延伸,
交流课余生活
  1.这几天,你是不是把自己课余生活记录下来了呢?请你把一周学做的事情记录下来,别忘了写上自己的收获、感受。
2.指名交流,师生评议。
课后小结:知识技能目标完成的不错,但是情意目标稍欠火候,对于战胜困难,互相鼓励,只能初步地培养。原因可能是学生家庭条件较好,生活较舒适,没有碰到过什么困难,所以没有实际生活的体会。常规方面今天有了一个很大的突破,学生读书声音大了,不再细声软语了。下一步将培养学生大声地回答问题。
17.爬天都峰
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