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古诗三首 表格式教案(3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1.古诗三首 表格式教案(3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9-05 23:58: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认写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古诗语言的精练,喜欢读古诗。
3.默写《出塞》《夏日绝句》。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理解诗歌的意思,造就学生自学能力。
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造就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互助学习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1课时 出塞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1.读诗能够熏陶人的情操;读诗能够使我们的生活浪漫多彩;读诗能够把我们带入古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现在让我们跟随王昌龄到边塞去看看吧!
2.课件播放古代战争场景。
学生在观看录像后自由谈感受。
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之后谈谈对问题的理解。
二、创设情景
感知诗意
  1.下面请各人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学生自由读诗)
2.检查读书情况。
根据学生朗读情况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把诗句读正确、读流利。
三、想象画面
明白诗意
  1.学生自由读诗,边读边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
2.师指导各人借助工具书、课文的注释,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若是有不懂的地方,先和小组同学交流。
3.汇报交流
这一环节引发学生创新性头脑能力。
展示的形式可以有朗读汇报,诉说诗意,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4.指导情感朗读
在学生明白诗意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自己练读、指名朗读、同学评议、小组赛读、师范读等形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四、诵读涵咏,
情感升华
  1.师创设情景(音乐起,出示课件)夜色中,荒远苍凉的塞外山峰,一轮明月照着边关,那些背井离乡、远程跋涉来戍守边关的战士们,白天军务忙碌,到了静夜,面临边塞荒芜的关山,面临一轮明月,他们会想些什么呢?
2.学生展开想象,交流看法。
3.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读出诗的韵味。
五、适当拓展,
引申探讨
  1.师:一首《出塞》把我们带到了古代凄凉悲怆的战争生涯。你知道哪些边塞诗词?能不能运用我们适才学习古诗的要领,自读你最喜欢的一首诗呢?
2.学生自学古诗,师巡视指导。
3.小组交流自学结果。
4.全班交流汇报,可以读诗、谈体会、互助背诗、轮流背诗……。
5.小结:读了这么多首边塞诗歌,有什么感受?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结合课文中的图画展开联想,理解诗句意思,感受诗人豪放诙谐、视死如归的旷达和厌恶战争的情怀。
3.借此课的学习,对唐代边塞诗人及其作品作一些了解和积累。
(二)过程与方法:
1.释题,整体感知。
教学目标
  2.自读感知,理解诗句。
3.再读感悟,以画悟情。
4.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少年真诚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以读解意,以画悟情。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一、激趣导入
  以前我们学习了哪些有关送别饯行的诗?这些诗都给你怎样的感受?那么,边塞诗人写的为戍边战士饯行的诗,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唐代边塞诗人王翰写的《凉州词》。(板书课题)
二、自读感知,
理解诗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小组赛读,看谁把这首诗读得最准,最流利。
3.自读理解,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诗句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诗句、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夜光杯:玉制的酒杯。这里指精美的酒杯。
沙场:战场。
5.汇报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诗的意思。
(举起晶莹的夜光杯,斟满殷红的葡萄美酒。正要开怀畅饮,忽然,铮铮的琵琶声从马上传来。醉就醉吧,醉卧在战场上有什么呢,请不要见笑,从古至今征战的人有几个是活着回来的。)
三、再读感悟,
以画悟情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的情境。
2.小组内交流,互相说说你所想象的情境。
3.请学生描述情境,引导学生把想象的情境说具体、说生动。
4.再说说从这些情境中,你获得的新感受。
5.互动交流,教师小结。(这是一首反战的诗,但它不正面描写战争,却通过战争前饮酒这件事来表达将士厌战的悲痛情绪。正如《唐诗别裁集》说此诗“故作豪饮之词,然怨戚已极”。)
四、感情朗读,
背诵古诗
  1.有感情朗读,带着豪放诙谐、视死如归的旷达和厌战的情怀自由朗读古诗。
2.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3.诵读古诗。
五、拓展活动
  你还知道哪些边塞诗人的作品,请读给大家听听。
第3课时 夏日绝句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一、创设情景,
揭示课文题目
  1.再现“四面楚歌”的悲壮情景,了解历史背景。
2.揭示课文题目。
二、合作学习,
朗读古诗
  1.鼓励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地读古诗。
2.同桌或小组相互纠正字音。
3.请生朗读、详读,教师相机指导。
4.自由质疑,感知古诗。
三、读中悟诗,
讨论交流
  1.学生自读古诗,交流:通过朗读你明白了些什么?
2.前两行可采用自由读,边读边体会诗意,抓住“人杰”“鬼雄”二词体会诗句所表现出的豪迈之气,从而积累诗句。
3.学习后两句诗时,可结合课前收集的有关成语故事理解,在反复朗读中理解诗句意思,感受项羽的悲壮之举,体会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四、读出韵味,
深入体会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首古诗,看谁读得最好。
2.配乐朗读,感受项羽宁死不屈的品质和诗人的爱国情怀。
3.齐读古诗,在朗读中感受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如“生”与“死”相对,“人杰”与“鬼雄”相对。
4.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五、指导书写
  1.老师在田字格里示范写一遍生字,提醒学生注意笔顺笔画。
2.学生选出难写的字交流写好它们的办法。
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并相机指导。
六、拓展延伸
  1.把这首诗的意思讲给同学听。
2.课外收集诗人的词读一读,如《声声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