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那一定会很好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认读本课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故事给我们的启发。
3.学习通过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故事中的人物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生活,理解故事给我们的启发。
难点:学习通过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故事中的人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什么时候会觉得很好?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童话故事《那一定会很好》(板书课题),看看故事的主人公觉得什么时候会很好。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提问: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心中会产生哪些疑问?
引导生自由发言。
2.带着问题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不明白的字、词意可查字典,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作上记号。
3.读完课文后,小组内相互交流。
4.引导学生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深入学习,交流解疑
1.指名读课文,教师正音。
2.结合句子理解词语。
3.小组讨论交流:
(1)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课文以“那一定会很好”的心理为线索,按照故事主人公内心愿望的变化,讲述了它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所走过的历程。)
(2)读一读文中含有“会很好”这个词语的句子,再集体交流对句子的理解。
(3)指导学生叙述文中主人公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所走的历程。
(4)引导学生交流:从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他的心理活动有何变化?
(5)每次变化,它感受怎样?为什么它历经多次变化仍 然觉得那一定会很好?
4.根据以上讨论交流的内容,小组内交流阅读心得,再由小组推荐一名学生在全班交流,集体评议。
5.故事主要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要做一个有用的人。)
四、归纳总结
做一个有用的人,就会觉得很舒服、快乐。
9* 那一定会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