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青春期个人卫生知识;体温、脉搏测量方法及其测量意义
教学目标:
1.了解青春期身体各方面的变化与特征。
2.了解、掌握青春期卫生知识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及良好品质。
3.使学生了解人体的体温与脉搏是怎样形成的,学会体温、脉搏常用的测量方法。
教学对象:
小学6年级(青春期萌芽时期)
学情分析:
青春期是指人体由儿童过渡到成人的一个阶段,六年级学生便处在这一时期,学生身体外形剧变,内脏器官逐渐成熟,此时我们进入了人生发展的二次“生长高峰”。因此,青春期教育对青少年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应该正确引导学生注重个人卫生,以及如何对这些变化进行处理。
教学重点:
1.讲清青春期发育出现的各种现象与卫生知识处理方法。
2.深入解析体温与脉搏的测量。
3.体会在学习过程中领悟知识,正确应对青春期。
教学难点:
心理的发展滞后于生理发展,消除惊奇感和不安心理,培养积极乐观的成长观和价值引导。
教学方法:
知识归纳法,教师讲授法,直观演示、学生讨论与角色扮演
课前准备:
ppt课件,体温计、秒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发体验
1.谈话引入
各位同学们,最近老师总能听到同学说: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长大了。这是因为你们正处在青春期发展阶段,提问:那你们知道什么是青春期吗?在青春期我们应该怎样处理个人卫生?请同学们摸一下自己的头和脖子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同学们会感到手是凉的,额头会比手要暖和,说明每个人都是有体温的。放在脖子上的手能感觉到跳动,那是脉搏的跳动。
2.PPT课件展示
(一)出示关于青春期卫生知识树状图
注重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服、勤剪指甲、勤换床单被套。
(二) 出示体温计的实物图
3.提问:从老师这些图片中,你们了解到了那些知识
4.导入课题
今天关于个人卫生知识与体温脉搏的测量一课,我们一起探究“青春期卫生教育与实践”。(板书课题)
二、初步感知 深入学习
1.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
(一)你们知道青春期怎样注重卫生?
(二)你们知道体温测量部位分别在哪里吗?
(三)谁知道什么是脉搏?
2.分别探讨
讨论(一):你们知道青春期怎样注重卫生?出示图片:女性生殖系统挂图加注解,学生分别说一说
(交流后)教师补充介绍:女生进入青春期后,每个月子宫会出血一次,这是女性成熟的标志。然后用师生问答的方式看能回答出几点有关知识:
青春期卫生知识—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勤换床单被套
经期卫生注意—注意外阴清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进行剧烈运动、期间避免食用过多刺激性食物
讨论(二):你们知道体温测量部位分别在哪里吗?出示图片:体温计和人体结构图,学生分别说一说
(交流后)1.教师补充介绍:正常人的体温是37.c左右,操作之前我们应该把温度甩到34.c以下,(老师边说边用温度计做示范)用体温计测量的方法分别有液、口、肛这三种,液代表的部位是腋窝;口代表的部位是口腔;肛代表的部位是直肠。
学生交流总结测量体温的意义
提问:哪个同学能来告诉大家你们有了解到的意义?
在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都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如果体温发生较大变化的时候,就说明有疾病发生,人的健康受到了威胁,这是体温计就能起到作用,能让我们及时发现变化,第一时间通过测量对身体进行判断是否生病。
讨论(三):谁知道什么是脉搏?出示图片:心脏跳动的动图,分组根据出示图片给小组同学找脉搏,然后学生分别说一说你测量的脉搏每分钟跳动多少次?,
(交流后)1.教师补充介绍:脉搏与体温一样都是稳定的,按照现阶段你们脉搏每分钟60-80次都是正常的,你们可以通过触摸自己的动脉来感觉—教师演示。并且运动以后的脉搏次数是高于运动前的。
同学们,你们说说脉搏的测量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意义?
对,心脏的跳动和脉搏的跳动是一致的,疾病来临之时同时能影响脉搏的频率,无论是快还是慢都能说明身体出现了问题,从中通过测量的方法也能有效的判断自己的身体。
3.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如何保持个人卫生,知道如何使用体温计,如何测量脉搏,以后身体发生疾病的时候,我们能在第一时间对自己作出判断,提高了我们的健康意识。
三、拓展调研 内化体验
1.思考:我们应该如何积极面对青春期给我们带来的问题?
2.讨论:如何对所学习的健康知识进行实际运用?
3.教师小结:我们都应该用积极乐观心态采用正确的方法消除问题,树立正确的成长观,要有创新能力、拼搏精神,要知行统一。老师在这里衷心的祝福你们都能无惧困难,面对挫折和挑战,有百折不挠的勇敢精神。
四、课后作业与任务
分析下列句子填入正确答案
(一)、青春期卫生知识要做到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勤(换床单被套)。
(二)、体温计测量的方法分别有液、口、肛这三种,液代表的部位是(腋窝);口代表的部位是(口腔);肛代表的部位是(直肠)。
(三)、恒定情况下脉搏每分钟跳动次数是(60—8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