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六年级第四单元:日积月累《回乡偶书》精讲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六年级第四单元:日积月累《回乡偶书》精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9-06 09:5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部编六年级上
第四单元

日积月累 《回乡偶书》

诗题:交代了本诗的写作内容。这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
解诗题
新知讲解
新知导入
读古诗
新知导入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鬃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读古诗
新知讲解
读准字音
偶书
ǒu
bìn
鬓毛


cuī
贺知章

新知讲解
知作者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新知讲解
知背景
天宝三载(公元744年),贺知章辞官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此时他已有八十六岁,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这首组诗就是他回到故乡后所写。
新知讲解
明诗意
看图读古诗知今译
少小离家老大回,
词语解释:
少小:年纪很小。老大:指年纪很大了。
诗的大意:
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
新知讲解
明诗意
看图读古诗知今译
乡音无改鬓毛衰。
词语解释:
乡音:家乡的口音。
无改:没什么变化。
鬓毛:耳边的头发。
衰:头发稀落斑白。
诗的大意:
我的乡音虽然未曾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斑白了。
新知讲解
明诗意
看图读古诗知今译
儿童相见不相识,
词语解释:
儿童:指孩子们。
相见:指见了我。
相识:认识。
诗的大意:
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
新知讲解
明诗意
看图读古诗知今译
笑问客从何处来。
词语解释:
问:询问。
客:指作者自己。
何处:什么地方。
诗的大意:
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呀?
课堂练习
背古诗
按诗的节奏和抑扬来读背古诗。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鬃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新知讲解
明诗意
古诗今译:
我年轻的时候离开家,年老的时候才回来。家乡的口音虽然还没有改变,但是耳边的头发脱落稀少了。
小孩子们看见我都不认识,
笑着问我这个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课堂总结
贺知章在天宝三载,辞去朝廷官职,告老回越州永兴,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回乡偶书》的“偶”字,不只是说诗作得之偶然,还泄露了诗情来自生活、发于心底的这一层意思。
析古诗
自我介绍:
回乡偶书
游子归乡
感慨良多
乡音无改鬓毛衰
板书设计
儿童相见不相识
少小离家老大回
笑问客从何处来
儿童相问:
正侧结合
1、赏析“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两句
拓展提高
悟诗情
一、二句,诗人置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环境中,心情难于平静。首句写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次句写自己的“老大”之态,暗寓乡情无限。



2、“乡音无改“与”鬓毛衰”这两个词说明( )
A、诗人老了。 B、诗人老了很忧伤。
C 、诗人对家乡有着深情厚谊,同时又有种“自己老了,家乡还认识我吗”这种淡淡的忧伤。

C 、
3、赏析“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两句诗。
拓展提高
悟诗情
三四句写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是重重的一击,引出了无穷感慨,久客伤老,反主为宾的悲哀都包含在这一“问”中。并且,儿童天真活泼、淳朴无邪的笑貌,与诗人鬓毛疏落、老迈衰颓的沧桑形象呼之欲出,又强化了这种感慨伤怀。全诗在这有问有答处悄然作结,给读者无穷的想象与回味。
课堂作业
扩展领悟
你知道这组组诗的其二吗?
课堂作业
扩展知识
你还知道贺知章的其它古诗吗?
新知导入
读古诗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