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9-06 14:44:26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上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同步练习(答案与解析)
一、单选题
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①太阳能?②天然气?③核能?④风能?⑤地热能。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④⑤
【答案】D
【解析】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①太阳能、④风能、⑤地热能属于可再生能源,②天然气、③核能属于非可再生能源;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 该题考查能源的分类,理解答题即可。
下列四位同学对家乡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家在东北平原,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发展畜牧业 B. 我家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水草丰茂,可以发展林业 C. 我家在长白山区,不宜耕种,却有利于渔业的发展 D. 我家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气候湿热,适宜发展种植业
【答案】D
【解析】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发展种植业,故A错误;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水草丰茂,可以发展畜牧业,故B错误; 长白山区适宜发展林业,故C错误; 长江中下游平原,气候湿热,适宜发展种植业,故D正确。 故选:D。 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 本题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要理解解答。
我国半湿润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 旱地 B. 水田 C. 草地 D. 林地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半湿润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我国半湿润地区降水偏少,是我国主要的旱作物农业区,水田主要分布在湿润地区,林地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草地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故A对,BCD错。故选A。
太阳能路灯(如图)是以太阳光为能源,在白天通过太阳光照射电池板为蓄电池充上电,晚上用蓄电池里的电来照明,没有复杂的管线铺设,采用直流供电、光敏控制;具有安装维护简便、安全性能高、节能环保、经济实用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城市主、次干道、小区、工厂场所。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
下列城市中,最适宜安装太阳能路灯的是
A. 拉萨 B. 重庆 C. 武汉 D. 上海
正常情况下,夏至日傍晚太阳能路灯亮灯时间最早的城市是
A. 哈尔滨 B. 北京 C. 武汉 D. 广州
【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太阳能资源的分布地区。我国太阳能最丰富地区在西藏西部或青藏高原(我国太阳能最丰富地区包括宁夏北部、甘肃北部、新疆东部、青海西部和西藏西部等地,尤以西藏西部最为丰富)。城市拉萨、重庆、武汉、上海,最适宜安装太阳能路灯的是拉萨。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的相关知识。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内极昼;南半球昼短夜长,越往南昼越短夜越长,南极圈内极夜。正常情况下,夏至日傍晚太阳能路灯亮灯时间最早的城市是广州。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下列对我国水资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空间分布特点是南丰北缺 B. 解决其地区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是南水北调 C. 时间分配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 D. 解决其季节变化大的措施之一是兴建水库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南丰北缺,A对,不符合题意;解决其地区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工程只是跨流域调水的一部分,B错,符合题意;时间分配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C对,不符合题意;解决其季节变化大的措施之一是兴建水库,D对,不符合题意。故选B。
读“我国某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示意图”(如图),完成38-39题。 / 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温不断升高 B. 市场需求变化 C. 土壤肥力下降 D. 降水不断减少
【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土地利用以种植业为主,第一阶段比较均衡,第二阶段蔬菜、水稻的比重加大很快,而第三阶梯蔬菜和花卉成为两大支柱产业,说明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农业种植也相应作出了调整。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不同类型土地资源的分布状况,图中土地类型与图序相一致的是
A. ①水田②旱地③林地④荒地 B. ①旱地②水田③荒地④草地 C. ①水田②林地③旱地④草地 D. ①旱地②水田③荒地④林地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联系地形、气候等方面考虑,要理解答题。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内半湿润、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北方以③旱地为主,南方以①水田为主;④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的高原和山地地区;②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山区和丘陵地区;难利用土地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的干旱荒漠,青藏高原上的高寒荒漠等。C正确,ABD错误。故选C。
读我国北方地区图,回答7-10题: / 华北平原春旱的自然原因是(  ) ①春季气温上升快,且多大风,蒸发量大 ②春季降水少 ③春季农作物需水量大 ④人口多,工农业用水量多 ⑤水资源污染严重,利用效率不高,浪费严重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⑤ D. ①②③
【答案】D
【解析】华北平原春旱的自然原因是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春天降水少,气温上升快,且多大风,蒸发量大,春季农作物需水量大,河流少,且径流量小,水土配置不合理,地多水少等;④、⑤为人文原因。 故选:D。 华北平原的耕地占全国耕地的38%以上,且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而水资源约占全国的6%,用水十分紧张,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推进、工农业的发展,水污染的加重,华北地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本题考查华北平原水资源缺乏的自然原因,理解解答即可。
“珍惜和合理使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其主要依据是
A. 土地资源不可再生 B. 土地资源多种多样 C. 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D. 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少
【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土地政策的依据,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掌握我国的土地政策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我国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为基本国策,是因为我国人口多,人均土地资源少,尤其是人均耕地少,而且占用耕地越来越多,所以要十分珍惜和合理的利用每一寸土地,D对,ABC错。 ?故选D。
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不符合我国国情的是()
A. 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林地”作为基本国策 B.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C.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 D. 我国南方水多地少,北方地多水少,水土资源配合欠佳
【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自然资源的相关知识,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掌握我国自然资源的概况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我国南方水多地少,北方地多水少,水土资源配合欠佳, A错,BCD对。 故选A。
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  )
A. 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 B. 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 C. 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 D. 气候于燥的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
【答案】A
【解析】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即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的西北半壁。 故选:A。 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我国草地面积广大,居世界前列,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较好的资源条件.我国是一个少林的国家.与世界林地面积所占比重(27%左右)相比,我国林地面积所占比重较小.我国耕地面积1.3亿公顷,却承受着养活世界21%的人口的沉重负担.我国现有的宜垦荒地资源数量不多,其中可开垦为耕地的荒地就更少了. 考查我国草地的分布,要牢记.
根据以往所学的有关我国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知识,判断我国北方最缺水的农耕区是
A. 黄土高原 B. 山东丘陵 C. 东北平原 D. 华北平原
【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最缺水的农耕区,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我国华北平原的水土搭配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我国北方的华北平原面积广阔,是我国重要的农耕区,但此地降水偏少,水土资源配置不合理。因此华北平原农耕区严重缺水。而内蒙古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牧区,东北平原和山东丘陵水源较多。故D对,ABC错。 ?故选D。
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统计图和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耕地多、草地少 B. 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和盆地 C. 沙漠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D. 草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山区和青藏高原
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可大面积种植水稻 B. 草地大幅增加牲畜数量,提高草场利用率 C. 在城市郊区,发展肉、乳、禽、蛋生产 D. 扩大城市规模,将耕地变成城市建筑用地
【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地图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读图分析能力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解答】 A.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耕地少、草地多,故A错误。 B.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和盆地,故B正确。 C.我国沙漠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故C错误。 D.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高原地区,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 本题考查农业发展要因地制宜,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地图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农业生产的原则及其相关知识。 【解答】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山地迎风坡降水多,但地势起伏大,故不可大面积种植水稻;草地大幅增加牲畜数量,会造成草原退化、沙漠扩大的问题;在城市郊区,靠近消费市场的条件,故应发展肉、乳、禽、蛋生产;扩大城市规模,将耕地变成城市建筑用地,乱占耕地,会使耕地大面积减少。综上所述,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造成我国农业“西牧东耕”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降水 B. 气温 C. 地形 D. 土壤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西牧东耕”差异的原因,掌握东西降水的差异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我国东部地区能受到夏季风的影响,而西部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小,我国降水总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东南多西北少。东部地区降水多,农业以种植业为主,西部地区降水少,农业以牧业为主。降水的差异造成我国农业“西牧东耕“,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如图为“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3~25题 / ①~④四地区中,发展种植业最易导致土地荒漠化的地区是(  )
A. ①地区 B. ②地区 C. ③地区 D. ④地区
【答案】C
【解析】我国各地区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别很大.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生产力高,集中了全国90%左右的耕地和林地.其中,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西北内陆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不足,以草地和荒漠为主.青藏高原区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土地生产力较低.读图可知,图中③地区为内蒙古草原,适合发展畜牧业,如果发展种植业最易导致土地荒漠化. 故选:C. 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读图,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 (1).图(逐月累计:连以前月份的数目合并计算),该地降水量少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解答即可。图中曲线是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某月降水较多,曲线的变化幅度越大;某月降水较少,曲线的变化幅度越小。根据降水量的逐月累计曲线变化图分析可知,5、6、7、8月份,曲线基本呈水平直线,说明这四个月降水稀少,降水总量基本没有增加;该地位于北半球,此季节是夏季,即夏季高温少雨;图中10、11、12、1、2月,曲线斜率大,说明降水多,即冬季多雨,该地冬季降水量大,亚热带地区雨热不同期,为地中海气候。综合分析,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针对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途径是(  )
A. 跨流域调水 B. 大量抽取地下水 C. 兴修水库 D. 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答案】A
【解析】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工程,该工程是把长江水系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 故选:A。 我国水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很不均匀,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的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我国南方水资源占全国的80%,北方仅占20%,解决水资源南丰北缺的最重要的一大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 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较简单,认真分析解答。
现在我国一些城市都提高了自来水的价格,其主要目的是
A. 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B. 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 C. 增加城市的水源 D. 控制人口数量
【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旨在考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识记运用能力,读懂题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答】 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明确提出建设节水型社会,要求在生产和生活中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我国一些城市提高自来水的价格,其主要目的就是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而不是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也不是增加城市的水源和控制人口数量,故 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二、综合题
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按土地利用类型分: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2)A、B主要分布在______及低缓的丘陵地区,D主要分布在______地区。 (3)A与B大致以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 (4)B与D大致以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 (5)将下列地区与土地利用类型连线。
/
【答案】水田 ? 旱地 ? 林地 ? 草地 ? 东部平原 ? 西北内陆 ? 800 ? 400
【解析】(1)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生产力高,集中了全国90%左右的耕地。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B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A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C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西北和华北的大部分地区林地很少。D草地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内陆地区,东部草地较少,而且分布零散。 (2)A、B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D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 (3)A水田与B旱地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也是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4)B与D大致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 (5)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热量高,降水丰沛,以A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我国森林资源的宝库。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与南部。中国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例如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的干旱荒漠,以及青藏高原上的高寒荒漠等。 故答案为:(1)水田;旱地;林地;草地;(2)东部平原;西部内陆;(3)800;(4)400;(5) /。 中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拥有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对土地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中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所占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 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理解记忆。
东营,我可爱的家乡。黄河从这里人海,油田在这里诞生。读东营市行政区划和资源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
(1)据图可知,黄河在东营市境内穿过的县区有________。
(2)黄河东营段是凌汛发生的主要河段之一,请据图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3)东营市能源资源丰富,其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有_________。
(4)黄河泥沙在人海口不断淤积形成新的土地。但近年来由于黄河泥沙含量的降低,新生土地面积增长速度变缓。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5)光伏是指通过安装设备,利用太阳能发电。目前,东营市正在广大农户中积极推广安装光伏设备,这种设备产生的电量,除农户自用外,还可以被国家电网收购。你认为东营市推行光伏产业会产生哪些积极影响?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东营区、利津县、垦利区 (2)①该河段自纬度相对较低的地区流向纬度相对较高的地区②该河段有结期 (3)地热能 (4)黄土高原地区采取了植树种草,修梯田、建档土坝等措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轻了(小浪底调水调沙) (5)①(优化能源结构)改善了空气质量;②增加了居民收入(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
【解析】(1)本题考查黄河在东营市境内穿过的县区,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明确黄河在东营市境内穿过的县区是解题关键。据图可知,黄河在东营市境内穿过的县区有东营区、利津县、垦利区。 (2)本题考查黄河东营段是凌汛发生的主要河段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明确黄河东营段是凌汛发生的主要河段原因是解题关键。黄河东营段是凌汛发生的主要河段之一,原因是:①该河段自纬度相对较低的地区流向纬度相对较高的地区,②该河段有结期。 (3)本题考查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明确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是解题关键。读图可知,东营市能源资源丰富,其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有地热能。 (4)本题考查黄河泥沙减少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明确黄河泥沙减少的原因是解题关键。黄河泥沙在人海口不断淤积形成新的土地。但近年来由于黄河泥沙含量的降低,新生土地面积增长速度变缓。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黄土高原地区采取了植树种草,修梯田、建档土坝等措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轻了。 (5)本题考查光伏产业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明确光伏产业的影响是解题关键。光伏是指通过安装设备,利用太阳能发电。目前,东营市正在广大农户中积极推广安装光伏设备,这种设备产生的电量,除农户自用外,还可以被国家电网收购。东营市推行光伏产业的影响是:改善了空气质量,②增加了居民收入。
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土地类型构成图”(下左图)和“我国土地类型分布示意图”(下右图)。
/
材料二: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依法依规做好耕地占补平衡,规范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1)由材料一可知,我国土地类型构成中,比重最大的是? ? ? ? ? ? ? ??,主要分布在我国? ? ? ? ? ? ? ??mm等降水量线以西。
(2)上右图所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中,①是? ? ? ? ? ? ? ??(耕地类型),其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水热条件较好。
(3)从上右图中可以看出,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和? ? ? ? ? ? ? ??,地形以? ? ? ? ? ? ? ??为主。
(4)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均耕地占有量将会减少,因此我国把“? ? ? ? ? ? ? ??”作为我国土地的一项基本国策。
【答案】(1)草地? ? 400??? (2)水田 (3)东北? ? 山地 (4)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及分布,旨在考查学生读图析图能力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及分布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根据材料一左图可知可利用的草地占34.48%,比例最大;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因此分布在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西。 (2)据材料一右图可知①耕地类型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降水丰富,因此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①为水田。 (3)读图可知我国的天然林主要分布在西南和东北地区,东北林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林区,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 (4)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均耕地占有量将会减少,国家制定并颁布了《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并且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
人教版八上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①太阳能?②天然气?③核能?④风能?⑤地热能。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④⑤
下列四位同学对家乡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家在东北平原,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发展畜牧业 B. 我家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水草丰茂,可以发展林业 C. 我家在长白山区,不宜耕种,却有利于渔业的发展 D. 我家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气候湿热,适宜发展种植业
我国半湿润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 旱地 B. 水田 C. 草地 D. 林地
太阳能路灯(如图)是以太阳光为能源,在白天通过太阳光照射电池板为蓄电池充上电,晚上用蓄电池里的电来照明,没有复杂的管线铺设,采用直流供电、光敏控制;具有安装维护简便、安全性能高、节能环保、经济实用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城市主、次干道、小区、工厂场所。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
下列城市中,最适宜安装太阳能路灯的是
A. 拉萨 B. 重庆 C. 武汉 D. 上海
正常情况下,夏至日傍晚太阳能路灯亮灯时间最早的城市是
A. 哈尔滨 B. 北京 C. 武汉 D. 广州
下列对我国水资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空间分布特点是南丰北缺 B. 解决其地区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是南水北调 C. 时间分配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 D. 解决其季节变化大的措施之一是兴建水库
读“我国某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示意图”(如图),完成38-39题。 / 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温不断升高 B. 市场需求变化 C. 土壤肥力下降 D. 降水不断减少
不同类型土地资源的分布状况,图中土地类型与图序相一致的是
A. ①水田②旱地③林地④荒地 B. ①旱地②水田③荒地④草地 C. ①水田②林地③旱地④草地 D. ①旱地②水田③荒地④林地
读我国北方地区图,回答7-10题: / 华北平原春旱的自然原因是(  ) ①春季气温上升快,且多大风,蒸发量大 ②春季降水少 ③春季农作物需水量大 ④人口多,工农业用水量多 ⑤水资源污染严重,利用效率不高,浪费严重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⑤ D. ①②③
“珍惜和合理使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其主要依据是
A. 土地资源不可再生 B. 土地资源多种多样 C. 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D. 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少
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不符合我国国情的是()
A. 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林地”作为基本国策 B.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C.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 D. 我国南方水多地少,北方地多水少,水土资源配合欠佳
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  )
A. 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 B. 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 C. 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 D. 气候于燥的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
根据以往所学的有关我国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知识,判断我国北方最缺水的农耕区是
A. 黄土高原 B. 山东丘陵 C. 东北平原 D. 华北平原
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统计图和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耕地多、草地少 B. 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和盆地 C. 沙漠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D. 草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山区和青藏高原
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可大面积种植水稻 B. 草地大幅增加牲畜数量,提高草场利用率 C. 在城市郊区,发展肉、乳、禽、蛋生产 D. 扩大城市规模,将耕地变成城市建筑用地
造成我国农业“西牧东耕”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降水 B. 气温 C. 地形 D. 土壤
如图为“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3~25题 / ①~④四地区中,发展种植业最易导致土地荒漠化的地区是(  )
A. ①地区 B. ②地区 C. ③地区 D. ④地区
读图,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 (1).图(逐月累计:连以前月份的数目合并计算),该地降水量少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针对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途径是(  )
A. 跨流域调水 B. 大量抽取地下水 C. 兴修水库 D. 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现在我国一些城市都提高了自来水的价格,其主要目的是
A. 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B. 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 C. 增加城市的水源 D. 控制人口数量
二、综合题
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按土地利用类型分: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2)A、B主要分布在______及低缓的丘陵地区,D主要分布在______地区。 (3)A与B大致以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 (4)B与D大致以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 (5)将下列地区与土地利用类型连线。
/
东营,我可爱的家乡。黄河从这里人海,油田在这里诞生。读东营市行政区划和资源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
(1)据图可知,黄河在东营市境内穿过的县区有________。
(2)黄河东营段是凌汛发生的主要河段之一,请据图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3)东营市能源资源丰富,其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有_________。
(4)黄河泥沙在人海口不断淤积形成新的土地。但近年来由于黄河泥沙含量的降低,新生土地面积增长速度变缓。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5)光伏是指通过安装设备,利用太阳能发电。目前,东营市正在广大农户中积极推广安装光伏设备,这种设备产生的电量,除农户自用外,还可以被国家电网收购。你认为东营市推行光伏产业会产生哪些积极影响?_________________。
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土地类型构成图”(下左图)和“我国土地类型分布示意图”(下右图)。
/
材料二: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依法依规做好耕地占补平衡,规范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1)由材料一可知,我国土地类型构成中,比重最大的是? ? ? ? ? ? ? ??,主要分布在我国? ? ? ? ? ? ? ??mm等降水量线以西。
(2)上右图所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中,①是? ? ? ? ? ? ? ??(耕地类型),其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水热条件较好。
(3)从上右图中可以看出,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和? ? ? ? ? ? ? ??,地形以? ? ? ? ? ? ? ??为主。
(4)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均耕地占有量将会减少,因此我国把“? ? ? ? ? ? ? ??”作为我国土地的一项基本国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