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节复习 常见的酸
一.知识整理
物质名称 氢氯酸(盐酸) 硫酸
化学式 HCl H2SO4
分子量 36.5 98
物理性质 颜色:无色 颜色:无色
状态:液态 状态:黏稠.油状.液态
挥发性:浓盐酸易挥发,而稀盐酸不易挥发 挥发性:难挥发
浓酸保存方法 密封保存,因为易挥发 密封保存,因为易吸水性
保存不当后果 挥发,溶质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吸水,溶剂增多,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浓酸性质 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若打开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口时会有白雾出现,可证明该溶液为浓盐酸溶液②如果不盖试剂瓶盖敞口放置,则:溶质减少.溶剂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注解:观察浓盐酸时,常会看到白雾,白雾的形成原因是: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重新结合成盐酸小液滴的缘故。) ①浓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为98%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物理变化)③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化学变化):浓硫酸能将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例脱去,生成黑色的炭。(脱水过程也称为炭化过程。)④浓硫酸具有氧化性:浓硫酸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与金属作用时生成水(非氢气)⑤浓硫酸具有腐蚀性(脱水性),因此使用时要防止浓硫酸接触衣物与皮肤。⑥如果不小心将浓硫酸粘在皮肤.衣物上,应先用干布拭去,再用大量水冲洗,并在皮肤上涂上3%~5%的碳酸氢钠(NaHCO3)溶液。⑦浓硫酸遇水会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在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散发热量。
稀酸性质 稀盐酸不具有挥发性 稀硫酸除溶质质量分数较小外,性质上与浓硫酸基本相似。
与指示剂作用(酸性溶液与这两种指示剂的反应现象相同) 紫色石蕊试液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其实质是酸溶液中的H+使指示剂变色。)
无色酚酞试液 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注意事项 ①指示剂遇酸.碱所发生的颜色变化本质上属于化学变化。②指示剂与酸.碱性溶液作用发生颜色变化的主体是指示剂,故一般有两种说法:A.(指示剂)遇(溶液)(变色情况)。B.(溶液)使(指示剂)(变色情况)。
与金属作用 ①基本规律:(某些)金属+盐酸→H2↑+氯化物(盐)②需掌握的方程式:Zn+2HCl H2↑+ZnCl2Mg+2HCl H2↑+MgCl2Fe+2HCl H2↑+FeCl22Al+6HCl 3H2↑+2AlCl3③注意事项: A.能与HCl反应的金属皆为金属活动性在氢元素(H)之前的金属B.单质Fe在与HCl反应后显+2价C.K.Ca.Na由于化学性质过于活泼,会与HCl溶液中的水相反应,因此暂不研究。D.反应速率:Mg>Al>Zn>FeE.产氢能力:Al>Mg>Fe>Zn (分子量:Al=18.Mg=24.Fe=56.Zn=65)F.Mg与HCl反应时会放热。④溶液颜色:FeCl2溶液呈浅绿色。 ①基本规律:(某些)金属+硫酸→H2↑+盐(硫酸盐)②需掌握的方程式:Zn+H2SO4 H2↑+ZnSO4Mg+H2SO4 H2↑+MgSO4Fe+H2SO4 H2↑+FeSO42Al+3H2SO4 3H2↑+Al2(SO4)3③溶液颜色:FeSO4溶液呈浅绿色。
上述现象均为:固体表面出气泡,固体颗粒逐渐变小。上述酸一般指盐酸和稀硫酸,浓硫酸和硝酸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的情况复杂,初中化学不讨论。
与金属氧化物作用 ①基本规律:(某些)金属氧化物+盐酸→H2O+氯化物(盐)②需掌握的方程式:Fe2O3+6HCl 3H2O+2FeCl3铁钉表面红色的铁锈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CuO+2HCl H2O+CuCl2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绿色。③溶液颜色:FeCl3溶液呈黄色,CuCl2加水稀释后历经黄-绿-蓝三色 ①基本规律:(某些)金属氧化物+硫酸→H2O+盐(硫酸盐)②需掌握的方程式:Fe2O3+3H2SO4 3H2O+Fe2(SO4)3铁钉表面红色的铁锈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CuO+2H2SO4 2H2O+CuSO4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③溶液颜色:Fe2(SO4)3溶液呈黄色,CuSO4呈蓝色
与碱反应 ①基本规律:酸+碱→盐+水(盐酸盐)②需掌握的方程式:NaOH +HCl=NaCl+H2O Cu(OH)2+2HCl=CuCl2+2H2O蓝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绿色。Ba(OH)2+2HCl=BaCl2+2H2O无现象Mg(OH)2+2HCl=MgCl2+2H2O白色固体逐渐溶解 ①基本规律:酸+碱→盐+水(硫酸盐)②需掌握的方程式:2NaOH+H2SO4=Na2SO4+2H2O Cu(OH)2+H2SO4=CuSO4+2H2O蓝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Ba(OH)2+H2SO4=BaSO4↓+2H2O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Mg(OH)2+H2SO4=MgSO4+2H2O白色固体逐渐溶解
与盐反应 ①基本规律:酸+(某些)盐→新酸+新盐(盐酸盐)②需掌握的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CaCO3+2HCl=CaCl2+H2O+CO2↑白色固体溶解,溶液中有气泡产生BaCO3+2HCl=BaCl2+H2O+CO2↑白色固体溶解,溶液中有气泡产生AgNO3+HCl=AgCl↓+HNO3溶液中有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产生 ①基本规律:酸+(某些)盐→新酸+新盐(硫酸盐)②需掌握的方程式:Na2CO3+H2SO4=Na2SO4+H2O+CO2↑ CaCO3+H2SO4=CaSO4+H2O+CO2↑白色固体溶解,溶液中有气泡产生BaCO3+H2SO4=BaSO4↓+H2O+CO2↑有气泡产生,白色固体不消失H2SO4+BaCl2=BaSO4↓+2HCl溶液中有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产生
用途 重要的化工产品。①实验室制二氧化碳;②给金属除锈;人体胃液中的盐酸可以帮助消化。 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化肥.农药.染料等;实验室中常用于作为气体的干燥剂(NH3除外);②给金属除锈
课堂检测
1.下列对pH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酸性最强的溶液的pH为1 B.溶液的pH越大,酸性越强
C.中性溶液的pH为0 D.碱性溶液的pH大于7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酸一定含有氢元素 B.酸根离子一定是带电的原子团
C.酸电离时一定产生氢离子 D.酸根离子一定是阴离子
3.下列方法中,可以用来确定某种物质是酸的是( )
A.滴入酚酞试液不变色 B.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C.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 D.水溶液能导电
4.稀硫酸.稀盐酸等酸具有共性的原因是( )
A.都含有氢元素 B.分子中都含有氢原子
C.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只有氢离子 D.以上选项都是
5.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最好用( )
A.紫色石蕊 B.氯化钡 C.PH试纸 D.无色酚酞
6.在烧杯中分别盛放相等质量的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浓度减小的是 ( )
A.浓盐酸 B.浓硫酸 C.硫酸铜溶液 D.浓硝酸
7.向滴有石蕊试液的稀盐酸中,慢慢滴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石蕊颜色变化的过程是( )
A.红→蓝→紫 B.紫→蓝→红 C.蓝→紫→红 D.红→紫→蓝
8.浓硫酸常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这是利用浓硫酸的 ( )
A. 酸性 B.脱水性 C.腐蚀性 D.吸水性
我国土壤的分布情况大体是“南酸北碱”,南方农民引淡水冲洗以降低其酸性,在下图中符合冲洗过程酸碱性变化的曲线是( )
A. B. C. D.
10.小强同学为了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两支试管中分别盛有这两种溶液),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11.下列各组物质,若不加指示剂则不能确定是否发生了反应的一组是( )
A.锌粒和盐酸 B.锈铁钉和稀硫酸 C.二氧化碳气体和石灰水 D.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1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用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得到二氧化碳
(2)可以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症。
(3)电镀前用盐酸清洗钢铁表面的铁锈。
(4)制革工业中用熟石灰脱毛后,剩余的熟石灰[Ca(OH)2]用盐酸来除去。
(5)用稀盐酸清除锅炉中的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和Mg(OH)2]。
?13.晚会上小豆把一张白纸的正反两面向大家展示清楚,然后把白纸用电吹风的热风吹片刻,不一会,白纸上出现了一只小黑猫,大家惊奇不已。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请你用学过的化学知识来解释:
(1)小豆事先用 画了一只猫;
(2)使白纸出现黑猫的物质是 ;表现该物质具有 性。
14.现有失去标签的体积的2瓶液体,1瓶是98%的浓硫酸,1瓶是10%的稀硫酸,请你用学过的物理.化学知识,用2种方法进行鉴别。
物理方法:
① ;
② ;
③ ;
化学方法:
① ;
② ;
③ ;
15.20克36.5%的稀盐酸与一定质量分数为50%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试问:(1)反应后生成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原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
部分参考答案:
13.稀硫酸 浓硫酸 脱水性
14.物理方法:用密度计测其密度,密度大的为浓硫酸;用天平称量,质量大的为浓硫酸;将其分别用水稀释,放热较多的为浓硫酸。化学方法:用小木条分别蘸取2种酸,木条变黑的是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2种酸,分别在白纸上写字,字变黑的为浓硫酸;取2支试管加入铁钉,在试管中分别倒入少量2种酸,有气体产生的为稀硫酸。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