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9-06 11:1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1、地理范围一、希腊城邦古希腊是一个地区而非一个国家,其地理范围与今天希腊国家的版图不同,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的西部海岸,希腊半岛是主要组成部分。2、希腊自然环境希腊半岛山峦起伏,海岸线曲折,东临爱琴海,岛屿星罗棋布。境内四分之三为山地,粮食不能自给,经济作物主要有橄榄和葡萄。希腊并不是很肥沃的地方,那里有很多山,很少适合耕种的平地。
影响:影响了希腊的统一;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3、希腊文明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而希腊文明又渊源于爱琴文明,所以说爱琴文明是欧洲最早的文明,是古希腊历史的开端。爱琴文明的发祥地——克里特岛,中心——迈锡尼。克里特文明克里特文明,也译作米诺斯文明或迈诺安文明,是爱琴海地区的古代文明,属于迈锡尼文明之前的青铜文明,约公元前2850年-前1450年。该文明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克里特岛。克里特文化共分为四个时期,约公元前6000年开始,克里特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自公元前2500年,克里特开始进入金石并用时期。进入前王宫时期,并有相当规模的建筑物;约前十七至前十六世纪被毁(或因地震)。前二千年代中叶,克里特开始初步发展,进入古王宫时期,在米诺萨斯及法埃斯托斯出现相当宏伟的宫殿式建筑、各种精制的工艺品及线形文字"A"(尚未译解);表明当时已经进入阶级社会,克里特岛产生奴隶制城邦。其居民据认为多半来自西亚。前1700年开始,米诺斯开始进入新王宫时期,这一时期是克里特文明的全盛期,此时的米诺斯王不仅统治克里特岛,还遍布在整个爱琴海地区,包括希腊的雅典及迈锡尼地区,同时,与埃及的关系十分紧密。自前1450年起,操希腊语的民族入侵克里特岛,最终导致克里特文明的衰落,爱琴文明的中心转移到了希腊本土的迈锡尼地区。克里特文明的标志是王宫的突起迈锡尼文明——狮子门迈锡尼文明是古希腊青铜时代的文明,它由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城而得名,以迈锡尼、泰林斯、派罗斯为大邦。迈锡尼文明是爱琴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展了克里特文明。约公元前1900年左右,迈锡尼人开始在伯罗奔尼撒半岛定居到公元前1600年才立国。迈锡尼文明从公元前1200年开始呈现衰败之势,后多利亚人南侵,宣告了迈锡尼文明的灭亡。4、希腊城邦:
含义: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若干个村落,公民集体参政执政的国家.小的城邦公民甚至不过几百人。最大的城邦斯巴达,领土也只有8400平方千米。
特点:小国寡民
原因:地理位置有关,希腊多山,不利于统一
著名城邦:雅典、斯巴达雅典是欧洲甚至整个世界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公元前1000年,雅典成为古希腊的核心城市。从公元前9世纪晚期到8世纪初,雅典已有贵族的豪华墓葬,铁器和青铜生产也发展迅速,达到建立城邦--早期的奴隶制国家的程度。梭伦是雅典城邦的第一任执政官,庇西特拉图是他的继任者。在他们统制时期,雅典工商业有显著发展。公元前5世纪成为西方文化的摇篮。斯巴达(Σπ?ρτη?)是古代希腊城邦之一。 斯巴达城位于中拉哥尼亚(Laconian)平原的南部,欧罗塔斯河(the Eurotas River)的西岸。斯巴达位于希腊半岛南部的拉哥尼亚平原。拉哥尼亚三面环山,中间有一块小平原,扼守着泰格特斯山脉(Taygetus)。 斯巴达以其严酷纪律、独裁统治和军国主义而闻名。5、希腊城邦的居民:
公民: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占有一定数量的土地;参军打仗是义务。
只有公民才能占有土地,占有一定数量的土地也是公民权的必要保障。城邦的宗教活动、节庆演出、文体竞赛都以公民为主体。
非公民:外邦人:是自由人,但没有政治权利,不能占有土地。
奴隶: 几乎没有任何权利和自由。
公民与非公民之间是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二者界限分明,非公民转化为公民,极为困难。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梭伦改革确立克利斯提尼改革黄金时代伯利克里时期终结被马其顿王国灭二、雅典的民主政治表现:
(1)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
使每一名公民都有机会参加政权。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事务,召集公民大会。这些主席团由各地抽签产生,主席团主席也经过抽签产生。伯里克利(希腊文:Περικλ??,英文:Pericles,约公元前495-公元前429),古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的杰出代表者,古代世界著名的政治家之一。
伯里克利毕生致力于经营奴隶制民主政治,扩张雅典的势力。他促进了雅典奴隶制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的繁荣,在历史上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伯里克利当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2)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
(3)建立津贴制度。
实行公薪制。最初,由国家给予陪审法官每日生活津贴,后薪给制扩大到大多数公职,这就为贫苦公民参加政权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证。
雅典最高的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
3、特征:主权在民;法律至上;轮番而治;集体决策;权力制衡。
4、实质:建立在奴隶主专政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 根本目的是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希腊城邦居民构成公民
外邦人
奴隶重要官职被贵族掌握,只有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利机构公民大会,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和妇女都被排斥在民主政治之外。妇女不能进去。雅典民主是全体公民的民主吗? 它是奴隶主民主政治,本质上仍然是少数奴隶主对广大奴隶的专政。奴隶不能进去。三、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前336—前323年在位),马其顿国王,腓力 三世之子。当时希腊 “最博学的人”亚里斯多德作他的家庭 教师,自幼受希腊文化的影响,
特别爱读《荷马史诗》。16岁起,他就随父征战,挥师南下。18岁,他指挥马其顿军右翼,击败希腊联军。20岁,他以马其顿、希腊联军最高统率的身份,组织东侵。据说在远征中,他命令一切人“把世界当做自己的家乡”。 1、帝国的建立:
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的马其顿成为军事强国。击败波斯大军-攻占地中海东岸-进入埃及-灭波斯
前332年占领埃及,第二年回师亚洲,继续对波斯作战,攻占巴比伦等城市。
公元前330年,波斯帝国沦亡。
公元前327年进军印度,占领印度河流域,因土著居民的顽强抵抗,气候不适,士兵普遍厌战,被迫退兵。前325年返回巴比伦。
经过十年征战,亚历山大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远征中的亚历山大大帝(发现于庞贝古城的镶嵌画)亚历山大大帝攻占巴格达亚历山大帝国版图东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亚南达埃及西起希腊3、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消极性: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印度文明 波斯文明埃及文明犹太文明希腊文明积极性:
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大量工商业者随军队流动,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亚历山大建造在帝国境内建造了几十个新城,这些城市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亚历山大灯塔(复原图)受希腊文化影响的西亚建筑遗址
希腊城邦

亚历山大帝国一、希腊城邦二、雅典的民主政治亚历山大帝国地理环境早期文明突出特点居民构成伯利克里改革局限性内容帝国的建立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本课小结1.欧洲文明长期以来吸引着世界的眼球,那么”欧洲文明”的源头是( )
A、古希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埃及文明 D、古印度文明
2.马克思说:”希腊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在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国家的最高决策机构是( )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会议
C、陪审法庭 D、议会
课堂练习AA3、“亚历山大年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 。以上材料说明亚历山大东征( )
A.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B.促使希腊文明走向衰落;
C.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D.促使东西方文化被毁灭;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