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引 言》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9-06 11:5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引 言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各种有趣物理现象;
2.知道物理实验是物理研究的基本方法;
3.了解科技探究的一般过程;
4.能对某一物理现象按常规步骤进行探究。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产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2.知道什么是物理学,知道科学探究的环节和方法;
3.通过自学、讨论知道控制变量法。
三.教学过程:
【预习检测】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有 、 、 、 、 、
、 等。
2.取一只杯子,在杯中倒满水后将一只回形针轻轻放入水中,水 (会/不会)溢出。由此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 。
〖以问导学〗点燃蜡烛,问有什么办法可以熄灭火焰。
1.新课引入
同学们好!从现在起,我们要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物理学。物理是一门非常有趣、非常有用的自然科学。可以这么说,我们身边处处有物理。希望大家喜欢物理,去观察、实验、思考。
2.新课讲授
(1).在自然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现象一:天公“发怒”是怎么回事?雷雨过后为什么经常会出现彩虹?
现象二:海市蜃楼的形成;
现象三:冬天晚上睡觉时,脱毛线衣会看到电火花,它从哪儿来的?
(2).一些有趣的实验
实验一:一密封的灯罩中有一长一短两支点燃的蜡烛,哪一支先熄灭?(教材图0-1)
实验二: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书本上的字;(教材图0-3)
实验三:将一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中,然后逐渐向水里加盐并使其溶解,会看到鸡蛋浮起来了。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科学探究
阅读教材,发现科学探究的步骤是: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分析与论证   评估  交流与合作
在科学探究中,大家要学会问,学会猜,学会做,学会想,学会合作。
.物理学的概念
物理学(Physics)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
小结:物理是一门非常有趣、非常有用的自然科学。
希望大家喜欢物理,去认真地观察、实验、思考.
(5) .活动三:探究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也可以用米粒、沙子替代回形针)
1.完成教材活动:探究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你有什么发现?
2.小明和小华同学完成“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大头针”的实验后,感到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这么多大头针,太不可思议!同时他们有了新的想法,是否无论什么条件下都能放这么多的大头针呢?放入大头针的数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交流讨论:两人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提出了多种猜想:
猜想1:可能与杯子的材料有关。
猜想2:可能与杯子的容积有关。
猜想3:可能与杯子的口径有关。
猜想4:可能与所装液体的种类有关。
小明和小华同学对猜想1进行了实验探究,得到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控制因素
杯子的材料
水溢出前所加大头针的数目
、 、
等因素均相同,仅有杯子的 不同
纸质
110
塑料
132
玻璃
182
(1)在实验记录表格中的划线部分填上正确答案。
(2)分析小明和小华同学的实验数据,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3)上述探究中,在设计实验时,用到了 研究方法。
〖释疑演练〗
1.做完“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的实验,小强对实验的结果感到非常吃惊,同时对决定放入回形针多少的因素进行了猜想.下列猜想中,肯定不合理的是( )
A.杯子的组成材料 B.杯口的大小 C.杯里所盛的液体 D.杯子的价格
2.关于“猜想”,下列给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猜想是对未知事物的一种猜测 B.猜想一定要是正确的,否则就是谬误
C.猜想有时会与客观事实相差很大 D.猜想是否正确,必须通过实验验证
3.意大利科学家伏打通过大量的实验,得出结论:只要有两种不同的金属与某种潮湿的物体或导电的液体接触,就会有电产生。下列给出的现象不支持伏打这一观点的是( )
A.天空中的雷电,能劈倒地面的大树
B.将两种金属丝接成一根弯杆,一端含在嘴里,另一端接触眼皮,眼睛有光亮感
C.用金币和银币夹住舌头,金币与银币相碰时,舌头有酸苦感
D.钩在蛙腿上的铜钩与铁盘接触,蛙腿发生痉挛
4.阅读下列短文,回答短文后的问题。
小明准备骑自行车外出时发现车胎瘪了,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呢?
他根据自己对自行车了解的常识和经验想到,也许是车胎破了,也许是气嘴的螺丝松了,或者是气嘴里的小橡皮坏了……
究竟上述哪一种可能是正确的呢?小明仔细查看了外胎,没有发现有破的痕迹;他又查看气嘴的螺丝,也没有发现松动;后来他把螺帽卸下,取出气门芯,发现小橡皮也是好的.他给车胎打气,仔细查看和倾听,一会儿车胎又瘪了,他想,也许是内胎的某个地方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孔.
后来,他请修车的师傅把内胎取出,把充气的内胎放到水里边,发现气泡从内胎表面的某处不停地往上升.小明非常高兴,车胎漏气的原因终于找到了。
你认为,解决上述车胎漏气问题的过程与科学家的探究过程有哪些相似的步骤?
四.布置作业:
1.关于“猜想”,下列给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猜想是对未知事物的一种猜测 B.猜想一定要是正确的,否则就是谬误
C.猜想有时会与客观事实相差很大 D.猜想是否正确,必须通过实验验证
2.壹元硬币的外观具有银白色的光泽,一些同学认为是铁制的,在探究中,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吸一下”.“拿磁铁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结论 B.评估 C.猜想与假设 D.进行实验
3.体育课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讨论,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问 B.猜想 C.实验 D.得出结论
4. 透过盛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明明发现书本上的字变成了各种形状.进一步与同学交流、讨论发现字的形状与多种因素有关。根据你的实验观察,指出以下给出的因素中,肯定不可能的是( )
A.透明玻璃杯的规格  B.书本与玻璃杯的距离 C.透明玻璃杯的价格  D.眼睛距离玻璃杯远近
5.观察班级同学的近视眼镜,发现镜片是( )
A. 中间厚边缘薄 B. 中间薄边缘厚
C. 中间与厚边缘厚度一样 D. 不能透光
6.玻璃杯从一定高处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而掉到沙坑里却不容易破碎。老师要求同学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问题。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
A.“玻璃杯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是因为地面比较硬。”
B.“玻璃杯从一定高处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吗?”
C.“为什么玻璃杯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而掉到沙坑里却不容易破碎呢?”
D.“玻璃杯掉到地上是否破碎与下落高度、地面的软硬程度有什么关系?”
7.橡皮泥通常情况下在水中是下沉的,你有办法使橡皮泥在水中不下沉吗?试设计出两种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8. 阅读短文,将问题答案的序号填写到对应的横线上。
A.小华和小明中午赤脚在海边玩耍,觉得沙子很烫。
B.小华和小明跳到海水里游泳,感到海水比沙子凉很好。
C.小华对小明说,为什么海水会比沙子凉很多?
D.小明说,可能是海水的温度比沙子低。
E.傍晚她们双来到海边,仔细测试沙子和海水的温度,发现沙子比海水凉。
F.小明说,为什么中午海水比沙子凉,傍晚沙子却比海水凉?
G.小华说,可能是海水和沙子吸(放)热的本领不一样。
H.小华和小明取同样质量的海水和沙子,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记下相同时间内海水和沙子分别升高的温度值;移去酒精灯,再记下相同时间内降低的温度值。
I.小华和小明在笔记本上写道:实验数据表明,海水吸(放)热的本领比沙子强。
(1)属于体验的有 ; (2)属于提出问题的有 ;
(3)属于假设的有 ; (4)属于描述实验过程的有 ;
(5)属于结论的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