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应用创新题:第一节第二课时 茎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综合应用创新题:第一节第二课时 茎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9-06 14:35: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绿色开花植物的营养器官
第二课时茎的形态和功能
夯实基础.逐点练
知识点1茎的一般组成和分类
1、(2018秋?卢龙县期中)下列关于茎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的主干和侧枝都是茎 B.茎的基本特征是具有节和节间
C.茎上着生叶和芽的部位叫做节 D.经常吃的胡萝卜属于茎
【解答】解:A、茎是有芽发育而来的,植物的主干和侧枝都是茎,A正确; B、茎的特点茎上有节和节间,节上有芽或休眠的芽,B正确; C、茎的特点茎上有节和节间,着生叶和芽的部位叫做节,C正确; D、经常吃的胡萝卜属于根,D错误。 故选:D。
2、(2018秋?菏泽期末)下列关于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花芽通常比较肥大,将来发育成花
B.长在主干顶端的叫顶芽,侧枝顶端的芽叫侧芽
C.枝芽顶端较尖,外面有幼叶包被
D.无论顶芽或侧芽,都可能是花芽、枝芽、混合芽
【解答】解:A、无论是顶芽还是侧芽,都可能有枝芽、花芽和混合芽。A正确。? B、混合芽能发育成叶和花,B正确; C、按照着生位置的不同可以把芽分为顶芽和侧芽,顶芽着生在主干或侧枝的顶端;侧芽着生在主干或侧枝侧面的叶腋处,C错误; D、花芽能发育成花通常较肥大。D正确。? 故选:C。
(2018秋?卧龙区期末)种植棉花时,常摘掉棉花枝条的顶芽,目的是(  )
A.防止棉花生长过快 B.促进枝条分枝生长
C.防止棉花长得过高 D.促进叶的生长
【解答】解:如果摘除顶芽,侧芽会很快就发育成枝条。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利用植物的顶端优势原理,对作物、果树、花卉等进行整枝、打杈或摘心,调整顶芽和侧芽的生长发育状况,提高作物和果树产量以及花卉的观赏价值。所以,种植棉花时,为了多长侧枝,从而多开花结果,常摘掉枝条的顶芽。 故选:B。
(2018秋?岑溪市期末)下列关于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芽中具有分生组织 B.枝条是由芽发育而来的
C.枝条上的芽可以再发育成新的枝条 D.芽全部发育成枝条
【解答】解:A、生长点属于分生组织,A正确; B、生长点使芽轴不断伸长,芽轴将来发育成植物的茎。叶原基发育成幼叶,幼叶发育成叶。芽原基发育成侧芽。所以说叶芽将来发育成枝条,B正确; C、枝条上的芽能不断的继续发育,C正确; D、芽按将来的发育结果,可分为叶芽、花芽、混合芽,叶芽发育成枝条,花芽发育成花,混合芽发育成叶和花,D错误。 故选:D。
知识点2、茎的结构与主要功能
如图所示茎的结构,将带有叶的茎剪断后,放入滴有红墨水的水里,并在阳光下照射3-4小时,其中变红的部位是(  )
A.a与c B.b与c C.A D.C
【解答】解: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将一根枝条插入滴有红墨水的瓶中,放在太阳下(促进蒸腾作用),过一段时间,将枝条纵切开来,可以看到染成红色的部分是木质部,因为木质部中含有导管,能自下而上输送红墨水,图中b是形成层,c是韧皮部,a是木质部。 故选:C。
6、(2017秋?邻水县校级月考)在我国南方有“笋有多大,竹有多粗”的说法,说的是在竹笋刚刚钻出地面时,就具有了与长成后的竹子同样的粗细.这说明在竹茎的结构中没有(  )
A.韧皮部 B.形成层 C.木质部 D.髓
【解答】解:在木本植物的茎中树皮以内有一层分生组织,叫形成层。形成层的细胞不断地侧向分裂增生,其中,大部分细胞向内形成木质部,少量细胞向外形成韧皮部,从而使得树干不断地加粗。由于竹属于草本植物,茎的结构中没有形成层。所以,竹笋初钻出土面就有了与长成后差不多粗细。 故选:B。
7、有些古树,因年代久远而主干大都中空,古树主干中空部分缺失的主要是茎的(  )
A.部分木质部 B.部分韧皮部 C.部分形成层 D.部分导管和筛管
【解答】解:树干的里面是木质部,外面的树皮是韧皮部。木质部的功能一是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依靠其中的导管),二是支撑。而韧皮部主要是向下输送光合作用制造出来的有机养料,同时可以抵抗拉力。古槐树中空,是木质部被部分损坏,但是肯定没有全部木质部都缺失了,否则古槐树就会倒下来的。只要还有部分木质部,就可以继续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古槐树照样可以枝叶繁茂。 同样道理,环剥了主干的树皮,根部得不到有机养料就会死亡,整个植株就不能存活。但是部分主干的树皮被剥掉,植物还能活。 因此,有些古树,因年代久远而主干大都中空,古树主干中空部分缺失的主要是茎的部分木质部。 故选:A。
8、(2018秋?来安县期末)除下列哪一项外,其余均是茎具有的功能(  )
A.支持作用 B.输导作用 C.贮藏作用 D.吸收作用
【解答】解:植物的茎有许多功能,茎支持着叶、花和果实,使它们得到合理的空间分布,从而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有利于开花、结果和种子的传播;茎内木质部里的导管能够输导水分和无机盐,韧皮部里的筛管能够输导有机物;茎还具有贮藏功能,例如甘蔗的茎贮藏着大量的糖分,植物的变态茎都具有贮藏功能,如马铃薯、荸荠、藕的变态茎;因此植物的茎具有支持、输导、贮藏的功能,根能够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茎没有吸收的作用。 故选:D。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两段文字,思考后面的几道问题. 2009年济宁旧城改造,创建生态旅游城市.在洸河路两侧就移栽了上万棵大树,你若细心观察,会发现每颗树上挂着塑料水袋,一条条输液管伸向茎的基部.袋子上面写着“大树移栽成活液”,上万棵树一起打“吊瓶”也成了一道“奇观”,如图丙. 闫嘉明是一位善于观察,爱动脑思考的同学,他看到这一奇观以后,在自己家的小树上也模仿着做了一个实验,吊瓶中装的不是“大树移栽成活液”,而是红墨水,一个星期以后发现小树的叶片变红了,他剪断了一个小枝条,观察横切面如图甲.他为了验证到底是植物那一部分吸收了水分,又观察了幼根的根尖,并做成装片,如图乙.
在给刚移栽的大树打“吊瓶”时,应将针头插入树干的? 部.
如果移栽的是银杏树,秋天树上会结出许多的“白果”应是植物的 ?(填器官名称).
吊瓶中装的“大树移栽成活液”的主要成分是 ?.
小树的茎能每年逐渐加粗,是由于茎中的[? ] ?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缘故.
小树能不断地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是因为根尖的[? ]? 有大量根毛,增大了吸收面积.
【解答】解:(1)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纤维起支持作用,因此,在给刚移栽的大树打“吊瓶”时,应将针头插入树干的木质部中的导管中. (2)银杏属于裸子植物.银杏树上结的“白果”是种子,而不是果实. (3)植物生长需要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根是从土壤中吸收的,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通过导管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所以为了提高移栽绿化树的成活率,园丁们常给一些较大的新移栽绿化树“挂吊瓶”,挂的吊瓶中的液体的主要成分应该是水和无机盐. (4)小树的茎能每年逐渐加粗,因为图甲茎中有2形成层,有很强的分裂能力,向内分裂形成木质部,向外分裂形成韧皮部.使茎不断的加粗,产生新细胞. (5)图乙中的1是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因此根毛不是一个细胞,是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的,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答案:(1)木质;(2)种子;(3)水和无机盐;(4)2;形成层(5)1;成熟区.
易错点对植物茎的结构及功能混淆不清
杜仲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树皮可入药,但剥树皮时切口不能太深,否则会影响树的生长,其原因是会(  )
A.影响植物对水分的吸收 B.影响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
C.影响植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D.影响植物体中有机物的运输
【解答】解:植物运输有机物的筛管在树皮内侧的韧皮部,如果树皮被环剥,筛管被割断,树根得不到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会导致树木死亡;而空心只是髓和一部分木质部空了,靠近树皮的木质部仍在,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仍在。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仍能运输到枝叶。因此,树皮受损时对树的生命活动产生的直接影响是影响茎对有机物的运输。 故选:D。
整合方法.提升练
题型1对植物茎的理解
茎的各种形态都是对环境的适应,主要表现在这些茎都可以(  )
A.从环境中获得有机物 B.从环境中最大可能地获取其生长所需的阳光
C.更好地进行呼吸作用 D.更好地缠绕他物向上生长
【解答】解:茎的主要功能是向上伸长占有空间,使枝叶最大可能地获取阳光,这样就能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这是植物适应环境的一种体现,故选项B正确。 故选:B。
位于利川市谋道镇的水杉“利谋1号”古老沧桑、龙骨虬枝,树高35米,胸径 2.5米,冠幅22米,树龄达600多年.它是世界上树龄最大、胸径最粗的水杉母树,被誉为“天下第一杉”.水杉的生长离不开细胞的分裂,下列哪种结构不具备分裂能力(  )
A.芽的分生组织 B.根的分生区 C.茎的导管 D.茎的形成层
【解答】解:植物的分生组织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其它组织,如芽的分生组织、根尖的分生区、茎的形成层等属于分生组织。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主要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管状结构,不具备分裂能力。 故选:C。
考题型2理解茎的内部结构以及功能
三年前,明明在植树节时种下了一颗2m多高的杨树,他在距离地面1m处的树皮上画了一个三角符号作为标记.今年,明明又去看种下的杨树,它已经4m多高了.请问原来做标记的三角符号处到地面的距离是(  )
A.3m B.2m C.1m D.无法判断
【解答】解:顶芽是指着生在主干或侧枝顶端的芽,顶芽的生长点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的细胞,使芽轴伸长,继而使茎长长,使植物长高。因此,杨树的长高是靠其顶芽中的生长点不断分裂完成的,而不是由树干上的所有细胞分裂生长完成。因此,在距离1米的杨树干上作一个记号,10年后,虽然这棵树长粗长高了,但刻下的记号仍停留在1米处没变。学生容易误认为杨树长高,记号也长高而误选A。 故选:C。
(2019春?乳山市期末)下列关于木本植物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木本植物茎的最外层是树皮
B.树皮内侧呈浅绿色并且比较黏滑的一层是形成层
C.形成层里面比较坚硬的是木质部,中央比较疏松的是髓
D.形成层向内分裂产生新的韧皮部,向外分裂产生新的木质部,茎才会逐年加粗
【解答】解:A、据分析可见:木本植物茎的最外层是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A正确; B、树皮内侧呈浅绿色并且比较黏滑的一层是形成层,据有分裂能力,使茎不断加粗,B正确; C、据分析可见:形成层内侧是木质部,比较坚硬,中央比较疏松的是髓,属于营养组织,C正确; D、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进行分裂,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逐年加粗。D错误。 故选:D。
15、(2018秋?利津县月考)如图是木本植物茎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 ]树皮位于茎的最外层。其内侧部分是 ,其中包含具有输导 的 。 (2)在木本植物的茎中,[? ]木质部具有很强的支持作用,其中分布着许多具有输
导功能的 。图中具有贮藏营养功能的是[ ]? 。 (3)草本植物的茎不能逐年 ,是因为其内没有[②]? 。
【解答】解:(1)图中的标号①叫做树皮,它的内侧部分是韧皮部,里面有筛管可以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 (2)图中③的名称是木质部,内有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里面有木纤维,对茎有很强的支持作用。④的名称是髓,由薄壁细胞组成,具有贮藏营养的作用。 (3)②叫做形成层 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向外分裂产生韧皮部,向内分裂产生木质部,从而能够使木本植物的茎逐年加粗。 答案:(1)①;韧皮部;有机物;筛管;(2)③; 导管;④髓;(3)加粗;形成层
探究培优.拓展练
题型3根据茎的结构与功能分析和判断
16、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后,回答问题
(1)取一段木本茎枝条,把它放在水里剪掉靠下一小截,然后把枝条迅速放进滴有几滴红墨水的水里,并在阳光下照3-4小时.现把茎横向或纵向切开,在纵切面上能看到一条条红色的“水痕”,这其实就是茎内的 ?,它的主要作用是运输? .
(2)如图是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大小相同的两个果实. 已对枝条的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了环剥.据此回答下列 问题.A、B两果实中,?不能继续长大的是 ,其原因 是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 ?.
【解答】解:(1)导管是由一种死亡了的,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它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它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滴有红墨水的水中主要是水和无机盐,是由木质部中的导管运输的,因此在纵切面上能看到一条条红色的“水痕”,这其实就是茎内的导管,它的主要作用是运输水和无机盐. (2)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如果对树皮进行环割就相当于切断了向下运输有机物的筛管.由图可以看出A周围有叶子,叶制造的有机物能不断送到A果实,可以得到丰富的营养物质,故可以继续发育;B在其上下都进行了环割,是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送到B果实,得不到营养物质B将停止发育而凋落. 故答案为:(1)导管;水和无机盐;(2)B;筛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