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同步训练试卷
(原卷版)
一、选择题
1.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圣经》 C.《天方夜谭》 D.《金刚经》
2.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标志。要想研究古代西亚地区的历史,我们应该首先掌握的文字是( )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希腊字母 D.拉丁字母
3.“法典要求‘人人都应安分守法’,否则将依法给予严厉制裁;法典还特別强调奴隶必须听从他的主人的安排,不许有任何反抗。”材料主要表明该法典颁布的目的是( )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维护奴隶的利益
C.维护奴隶制度,稳固社会秩序 D.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4.大河流城孕育了灿烂的古代人类文明,下列与古巴比伦文明有关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狮身人面像 C.种姓制度 D.司母戊鼎
5.如图是由苏美尔人创造的世界上古老文字之一,它是
A.象形文字 B.字母文字 C.楔形文字 D.腓尼基文字
6.《汉读拉比法典》距今(2019年)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制定和实施的背景是古巴比伦王国( )
A.商品经济发达 B.成为两河流域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C.遭受外族入侵 D.完成了两河流域地区的统一事业
7.古埃及文明和古巴比伦文明都曾被外敌入侵,导致两大文明衰落的是( )
A.蒙古帝国 B.波斯帝国 C.元朝 D.亚历山大帝国
8.楔形文字、阴历、60进位制,这些古代文明成就产生于( )
A.尼罗河流域 B.爱琴海区域 C.印度河流域 D.两河流域
9.一位导游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介绍某一历史文物时说:“石柱上的法典是迄今所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该法典诞生在( )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黄河流域
10.《汉谟拉比法典》正文共有282条,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处罚、租佃雇佣关系、商业高利贷关系、债务、婚姻、遗产继承、奴隶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情况。上述材料反映了《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是( )
A.内容全面 B.思想落后 C.传播广泛 D.影响深远
11.以下是一幅关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地图,其中,制定了较为系统和完整法典的国家位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12.下图甲、乙地区都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它们都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下列对这两地文明的解读有误的是
A.都属于大河文明 B.甲地区是法老和金字塔的国度
C.都是城邦共和国 D.乙处诞生了《汉谟拉比法典》
13.小刚在参观博物馆时看到了四幅图片,其中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古代文明成就是下面图片中( )
A.金字塔 B.种姓制度 C.阿拉伯数字 D.《汉谟拉比法典》
14.历史事实是指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阿拉伯人把阿拉伯数字传到欧洲
B.汉漠拉比在位时统一了两河流域
C.《马可?波罗行记》对后来新航路的开辟起到了强烈的刺激作用
D.亚历山大建立起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15.以下古代文明成果的共同主题是( )
A.两河流域的统一 B.古代民主政治的发展
C.罗马帝国的辉煌 D.古代世界的民主与法制
二、综合题
16.史料实证
史料
史料中《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上的浮雕有何象征意义?这部法典在历史上有何影响?
17.亚非大陆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古老的大陆有着灿烂的文明。今天让我们畅游亚非大陆,领略古老灿烂的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如图:
(1)图一所示文明古国的母亲河是什么?
(2)图二石柱上刻写的是古巴比伦的什么文明成果?它在世界法制史上有何地位?
(3)图三所示文物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哪一朝代开始的?
(4)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写出材料所反映的古代文明有哪些共同之处?
18.读图,回答问题
(1)在这个从伊朗出土的石柱上,用古老的楔形文字撰刻着一部法典,这部法典是古代哪一个国家制定?该法典的名字是什么?
(2)这部法典维护了哪一阶级的利益?它在历史上有什么特殊的地位?
(3)在该法律中有许多关于租赁、交换、借贷、雇佣等方面的条款,说明了什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同步训练试卷
(解析版)
一、选择题
1.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圣经》 C.《天方夜谭》 D.《金刚经》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A项符合题意;B项是基督教的经典;C项是阿拉伯的一部民间故事集;D项是唐朝时期最早标有确切的印刷品。由此可知BCD三项与题干“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信息不符。故选A。
2.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标志。要想研究古代西亚地区的历史,我们应该首先掌握的文字是( )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希腊字母 D.拉丁字母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后来被西亚古代各民族所采用。要想研究古代西亚地区的历史,我们应该首先掌握楔形文字,B符合题意。象形文字起源于古埃及,属于非洲地区,A不符合题意。希腊是欧洲的,C不符合题意。拉丁字母起源于拉丁美洲,D不符合题意。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3.“法典要求‘人人都应安分守法’,否则将依法给予严厉制裁;法典还特別强调奴隶必须听从他的主人的安排,不许有任何反抗。”材料主要表明该法典颁布的目的是( )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维护奴隶的利益
C.维护奴隶制度,稳固社会秩序 D.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法典要求‘人人都应安分守法’,否则将依法给予严厉制裁;法典还特別强调奴隶必须听从他的主人的安排,不许有任何反抗”可知,此内容出自《汉莫拉比法典》,反映了司法管理严格,故法典颁布的目的是维护奴隶制度,稳固社会秩序,故C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维护奴隶的利益、维护资产阶级统治,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4.大河流城孕育了灿烂的古代人类文明,下列与古巴比伦文明有关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狮身人面像 C.种姓制度 D.司母戊鼎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与古埃及有关,C项与古印度有关,D项与古代中国有关。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5.如图是由苏美尔人创造的世界上古老文字之一,它是
A.象形文字 B.字母文字 C.楔形文字 D.腓尼基文字
【答案】C
【解析】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形状像楔子,楔形文字后来流传到亚洲西部的许多地方,被西亚古代各民族所采用,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C符合题意;象形文字是古埃及人创造的,A不符合题意;大约公元前13世纪,腓尼基人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批字母文字,腓尼基文字是古代腓尼基人创造的字母文字。由"西奈字母"演变而成。有22个辅音字母。曾影响希腊字母的创造,又由希腊字母衍生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为后世西方字母文字的起源。所以BD不符合题意;即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6.《汉读拉比法典》距今(2019年)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制定和实施的背景是古巴比伦王国( )
A.商品经济发达 B.成为两河流域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C.遭受外族入侵 D.完成了两河流域地区的统一事业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汉谟拉比法典》是汉谟拉比国王统一后颁布和制定的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所以ACD项与题意不符,B项符合题意,故选B。
7.古埃及文明和古巴比伦文明都曾被外敌入侵,导致两大文明衰落的是( )
A.蒙古帝国 B.波斯帝国 C.元朝 D.亚历山大帝国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25波斯帝国吞并了古代埃及,公元前538年古巴比伦被波斯帝国所灭。所以导致两大文明衰落的是波斯帝国的入侵,ACD项与题意不符,B项符合题意,故选B。
8.楔形文字、阴历、60进位制,这些古代文明成就产生于( )
A.尼罗河流域 B.爱琴海区域 C.印度河流域 D.两河流域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古两河流域文明成就众多,其中有楔形文字、阴历、60进位制,故D符合题意。尼罗河流域文明是金字塔,爱琴海区域文明是奴隶制民主政治,印度河流域文明是佛教,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9.一位导游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介绍某一历史文物时说:“石柱上的法典是迄今所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该法典诞生在( )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黄河流域
【答案】B
【解析】根据“石柱上的法典是迄今所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B符合题意;尼罗河流域孕育的是古埃及文明,印度河流域产生的是古印度文明,黄河流域产生的是古中国文明,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10.《汉谟拉比法典》正文共有282条,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处罚、租佃雇佣关系、商业高利贷关系、债务、婚姻、遗产继承、奴隶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情况。上述材料反映了《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是( )
A.内容全面 B.思想落后 C.传播广泛 D.影响深远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法典明显保留了一些原始时代的观念。同时,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根据题干“《汉谟拉比法典》……社会情况。”可知,上述材料反映了《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是内容全面,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1.以下是一幅关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地图,其中,制定了较为系统和完整法典的国家位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制定了较为系统和完整法典的国家位于”,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统一的奴隶制国家。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为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法法典,即《汉莫拉比法典》,也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整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图中①为埃及;②为古巴比伦;③为印度;④为古代中国。故B符合题意;排除ACD三项,故选择B。
12.下图甲、乙地区都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它们都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下列对这两地文明的解读有误的是
A.都属于大河文明 B.甲地区是法老和金字塔的国度
C.都是城邦共和国 D.乙处诞生了《汉谟拉比法典》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地图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甲地区是发源于尼罗河流域的古代埃及,乙地区是发源于两河流域的古代巴比伦。古代埃及和古代巴比伦都属于大河文明,故A表述正确,不合题意;甲地区是法老和金字塔的国度,故B表述正确,不合题意;古代埃及和古代巴比伦都是奴隶制国家,故C表述错误,符合题意;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期间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故D表述正确,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13.小刚在参观博物馆时看到了四幅图片,其中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古代文明成就是下面图片中( )
A.金字塔 B.种姓制度 C.阿拉伯数字 D.《汉谟拉比法典》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图一是埃及金字塔;图二是印度的种姓制度;图三为阿拉伯人改造的古印度数字,即阿拉伯数字,这些都不属于两河流域文明,因此ABC均不符合题意。图四为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王国是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文明古国,因此,D正确,故选D。
【点睛】要求学生能够区分古代不同文明的内容及特点。
14.历史事实是指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阿拉伯人把阿拉伯数字传到欧洲
B.汉漠拉比在位时统一了两河流域
C.《马可?波罗行记》对后来新航路的开辟起到了强烈的刺激作用
D.亚历山大建立起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阿拉伯人把阿拉伯数字传到欧洲属于历史的真实情况,是历史事实;汉漠拉比在位时统一了两河流域属于历史的真实情况,是历史事实;亚历山大建立起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属于历史的真实情况,是历史事实。而《马可?波罗行记》对后来新航路的开辟起到了强烈的刺激作用是人们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属于历史观点。所以表述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C,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15.以下古代文明成果的共同主题是( )
A.两河流域的统一 B.古代民主政治的发展
C.罗马帝国的辉煌 D.古代世界的民主与法制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幅图是《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第二幅图是雅典民主政治,体现了民主的完善和发展,第三幅图也是体现了民主法治的发展,由此可知,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内容不是共同主题,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掌握图片选择题的解题方法,正确理解图片的内容,结合古代社会民主法治的发展解答问题,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
能力提升
二、综合题
16.史料实证
史料
史料中《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上的浮雕有何象征意义?这部法典在历史上有何影响?
【答案】浮雕象征王权神授的至高地位。这部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上的浮雕的象征王权神授的至高地位。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这部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17.亚非大陆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古老的大陆有着灿烂的文明。今天让我们畅游亚非大陆,领略古老灿烂的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如图:
(1)图一所示文明古国的母亲河是什么?
【答案】尼罗河流域。
【解析】图一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成果,它发祥于尼罗河流域;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重要标志。
(2)图二石柱上刻写的是古巴比伦的什么文明成果?它在世界法制史上有何地位?
【答案】《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解析】图二石柱上刻写的是古巴比伦文明的成果﹣《汉谟拉比法典》;该文明成果的实质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3)图三所示文物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哪一朝代开始的?
【答案】商朝。
【解析】图三所示文物是甲骨文。商朝时出现了“甲骨文”,它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4)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写出材料所反映的古代文明有哪些共同之处?
【答案】(4)都发源于大河流域;奴隶制中央集权制度。
【解析】图一、二、三反映的是三个不同文明古国的文明代表,这三个文明古国的共同的文明特征是都属于大河流域文明。都属于奴隶制中央集权制度
18.读图,回答问题
(1)在这个从伊朗出土的石柱上,用古老的楔形文字撰刻着一部法典,这部法典是古代哪一个国家制定?该法典的名字是什么?
【答案】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依据图片信息可知,这部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用古老的楔形文字撰刻在黑色石柱上。
(2)这部法典维护了哪一阶级的利益?它在历史上有什么特殊的地位?
【答案】奴隶主阶级;它是现存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3)在该法律中有许多关于租赁、交换、借贷、雇佣等方面的条款,说明了什么?
【答案】古巴比伦的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历史导学案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年级 九年级
主备人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知道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 2.掌握《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地位、内容及影响,知道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重点) 3.认识到古巴比伦王国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一个高峰。(重点)
【课堂教学流程】
【学案自学 梳理知识】 任务一:结合教材,自主学习,完成教材内容。 知识点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两河:__幼发拉底河__和__底格里斯河__。 2.地理位置: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3.建国:约从公元前__3500__年起。 4.初步统一:大约在公元前__2400__年,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知识点二古巴比伦王国 5.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__汉谟拉比__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6.制度:实行__君主专制__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知识点三《汉谟拉比法典》 7.评价:《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8.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__自由民__、无公民权的__自由民__和__奴隶__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互助探究 生成能力】 任务二: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两河流域南部早期国家产生的时间。 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2.两河流域的统一。 大约在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3.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发明的文字为什么会被称为“楔形文字”? 因为这些文字是苏美尔人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泥版上压刻出符号。这些符号的线条由粗到细,很像木楔,所以由这种笔画构成的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 任务三:《汉谟拉比法典》 阅读下列法律条文,回答问题。 第16条:自由民藏匿宫廷或穆什钦努(指被征服地区的人)之逃奴于其家,而拒不交出者,此家家主应处死。 第226条: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 第282条: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 ——《汉谟拉比法典》 根据以上条文,谈谈你对《汉谟拉比法典》的看法。 ①《汉谟拉比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②《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③《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精讲点拨 总结归纳】 【检测提升 巩固新知】 1、文明的发祥总是和河流密切相关。西亚的中心地带荒凉而干旱,这片漫无边际的沙漠,如今看来毫无生气,可它却拥有多个“世界之最”:最早建立的城市,最早的成文法典,最早的文字,甚至最早的药典,等等。苏美尔人、阿卡德人、阿摩利人、亚述人及迦勒底人共同创造了这一古老、辉煌的文明。孕育这一文明的是(?? ) A.尼罗河流域B.两河流域C.印度河流域D.黄河流域 2、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在这里曾经孕育的是(?? ) A.古巴比伦文明B.古埃及文明C.半坡文明D.河姆渡文明 3、下图是一块泥板,上面刻画的符号是一种文字。大约在埃及象形文字出现的同一时期,由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请你判断此文字应该是(?? ) A.象形文字B.楔形文字C.甲骨文D.字母文字 4、以下是某同学在课本剧《汉谟拉比》中所撰写的台词,符合史实的是(?? ) A.我是法老,神之子B.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C.神赐予智慧,创造楔形文字D.神授我权标,制定成文法典 5、《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之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此规定反映的是(?? ) A.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有一定的保护B.古巴比伦王国不允许理发师为奴隶理发 C.古巴比伦王国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D.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很残酷 6、下列关于古巴比伦的叙述,有可能在《古巴比伦文明读本》一书中查阅到的是(?? ) ①古巴比伦位于两河流域②古巴比伦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③古巴比伦的建立者是汉谟拉比 ④《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历史上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7、2001年,伊拉克举行了“文字发明5000年”的纪念活动,为祖先发明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字之一而深感自豪。其祖先发明的文字是( ) A.象形文字 B.印章文字 C.甲骨文 D.楔形文字 8、生活在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人,创造出许多优秀的文明成果。下列关于古巴比伦文明成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保存最完备的成文法典B.他们发明的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C.他们建造的“空中花园”被称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D.摩享佐?达罗遗址反映了两河流域早期的文明成就
【课后思】
1
(共20张PPT)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教学课件
空中花园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你知道空中花园指的是哪里吗?
空中花园的故事发生在两河流域,反映的是巴比伦国的故事。
新知导入
学习目标
目标1:结合教材,识记两河流域的位置、河流名称,汉谟拉比统治采取的措施,《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地位等基本史实。
目标2:简述两河流域文明兴起、统一的过程;说出两河流域文明的具体表现;
目标3:了解古巴比伦王国奴隶制中央集权的建立和统治,认识国家的强盛与优秀领导者之间的关系;(重点)
目标4:结合《汉谟拉比法典》的主要内容,认识《汉谟拉比法典》的地位和历史影响。 (难点)
【自学识记】结合教材,识记两河流域的位置、河流名称,汉谟拉比统治采取的措施,《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地位等基本史实。
新知讲解
两河流域是指亚洲西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狭长地带。两河流域的定期泛滥,使两河沿岸因河水泛滥而积淀成适于农耕的肥沃土壤。此处诞生了巴比伦、阿卡德、亚述、尼尼微等古代奴隶制国家,创造了古代文明。
1.阅读教材P6、P7页,梳理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历程。
约公元前3500年
公元前2400年
公元前18世纪
国家产生
公元前1595年
初步统一
强盛
灭亡
2.阅读教材,说出两河流域文明的具体表现。
楔形文字
太阴历
60进位制
法典
文字 象形文字 楔形文字 甲骨文
发明者
特征
古埃及人
苏美尔人
商代人
用图形表示事物或概念的文字
用芦杆或者木棒刻压在泥版上的文字
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阅读教材相关史事,并联系所学,完成下面表格。
两河流域的人们,通过观察月亮圆缺变化的规律,编制了太阴历。他们规定七天为一星期,每天各有一位星神“值勤”,从星期天到星期六分别是太阳神、月神、火星神、水星神、木星神、金星神、土星神。在计时方法上,他们把一天分为12小时,每小时分为60分,每分钟分为60秒。我们现在使用的七天一星期的制度和计时法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
阅读教材,归纳汉谟拉比是如何建立统一的古巴比伦王国的。
汉谟拉比
(约前1792~前1750年在位)
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法典
对外
对内
各个击破
1.阅读教材,归纳《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
2.阅读教材P8相关史事,说说《汉谟拉比法典》对所有人是平等的吗?它维护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它的实质是什么,并思考其历史地位。
汉谟拉比
太阳神
君权神授
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的浮雕
《汉谟拉比法典》
等级制度
奴隶制度
其他制度
1.阅读教材,归纳《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
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
无公民权的自由民
奴隶
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
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
家庭奴隶制的特征是奴隶人数不多,在社会生产中只具有次要或辅助作用。奴隶劳动在于满足奴隶主家庭的直接需要。男性奴隶主要用于看管家畜或从事农耕,女性奴隶主要用于家务劳动。家长支配着全家的财产,支配着妻子儿女和一定的奴隶,并且对他们握有生杀之权,所有的成员都在家长的权力支配下进行生产和生活。
2.阅读教材P8相关史事,说说《汉谟拉比法典》对所有人是平等的吗?它维护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它的实质是什么,并思考其历史地位。
《汉谟拉比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规定: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被处以死刑。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
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的地位要高于无公民权的自由民。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必须遭受同样损害;但如果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少量的钱财。
相关史事
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不平等
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工具
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思考:为什么说《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形式完备
1
内容丰富
2
产生较早
3
有序言,有正文,有结尾,由这三部分组成。
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涉及诉讼、财产债务、奴隶赔偿等多方面的规定。它把当时已形成的阶级关系、租佃雇佣关系、商业高利贷关系、家庭婚姻关系等,用法律条文明确固定下来,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
合作探究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是西亚最早的文明,古巴比伦王国又是此文明发展的一个高峰。在汉谟拉比统治时,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他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虽然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工具,但是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进程,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达标训练
1.最早在两河流域建立国家的是
A.苏美尔人 B. 阿卡德人 C.非尼基人 D. 西伯来人
2.两河流域的两河是指
①尼罗河②幼发拉底河③底格里斯河④恒河⑤印度河
A. ②③ B. ④⑤ C. ①⑤ D. ①④
3.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连河流域是在
A.公元前3500年 B.公元前19世纪
C. 公元前18世纪 D.公元前16世纪
4. 对古巴比伦王国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公元前19世纪统一两河流域
B. 汉谟拉比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制度
C. 古巴比伦王国是奴隶制国家
D.空中花园是其文明的象征
A
A
C
A
5、阅读下列材料.
西亚的城邦往往为了争夺美索不达米亚的统治权而战,而各个城邦有各自不同的强大时期,因此也都先后统治过这一地区。巴比伦控制该地区是在其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期。因为臣民们相互之间常常因观点不同而发生冲突,于是汉谟拉比就制定了一套全体人民都必须遵从的法律。有282条法律条款,包括刑事法及有关占有奴隶、结婚和离婚、偿还债务和支付工资等方成的法律。一些法律听起来还很合理:如第233条规定:“倘若一个建筑者建造一幢房子,……而工程不完善,……这一工程应由该建筑者本人出资修缮。”
(1)以上历史人物的事迹属于哪一国家?
(2)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有哪两条大河?上述人物何时统一该地区?
(3) 汉谟拉比制定了一套全体人民都必须遵从的法律名称是什么?如何评价他的法律?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