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洋务运动 课后巩固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洋务运动 课后巩固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9-07 05:42: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9年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2.4洋务运动》 课后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2019·辽宁)“近代化的国防不但需要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经济,并且需要近代化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曾国藩等人探索近代化方面走了好几步,但是他们不彻底,仍不能救国救民。”上述才俩中“曾国藩等人”进行的探索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2019·江苏)“中国的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持这种观点的派别是( )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3.(2019·四川)李鸿章说:“中国之积弱不振,皆因贫穷之故。”为此,洋务派从19世纪70年代起( )
A.发展近代军事工业 B.兴办新式学校
C.开办近代民用企业 D.筹建新式海军
4.(2019·广西)“要自强,就必须有新的生财之道,开辟新的财源。”因此,洋务派官僚主张兴办( )
A.军事工业 B.民用工业 C.乡镇企业 D.经济特区
5.(2019·潍坊)《申报》评论道:中国自仿行西法以来,铁舰钢舰,其大倍于日本,其数亦多于日本,而又设机器局以制枪械……十余年来,旧观顿改。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A.民用工业远超日本 B.近代军事工业发展
C.海上交通运输发达 D.旧式兵器全部淘汰
6.(2019·四川)以下表格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意义( )
内容
起止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代表人物:奕訢、曾国藩、李鸿章
近代企业:江南制造总局、汉阳铁厂
A.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B.促进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C.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D.促使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7.(2019·江苏)1877—1889年,英国太古、怡和,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与轮船招商局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终旗昌公司破产,而太古、怡和公司不得不与招商局达成协议: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繁荣,表明洋务运动( )
A.完全无力与外国的企业抗衡 B.达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
C.完成了中国近代社会工业化 D.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的侵略
8.洋务派开展“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巩固清朝的封建统治
C.抵御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 D.吸收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
9.之所以说“洋务运动开创了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的原因是( )
A.要求学习地方技术 B.提出了“自强”和“求富”的口号
C.主张政治体制改革 D.兴办了第一批近代军用和民用工业
10.洋务运动时李鸿章说:“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下列史实能映证这一思想的是( )
A.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创办京师大学堂 D.创办轮船招商局
11.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下图)交接入列,大大提高了中国海军综合作战力量的现代化水平。我国近代海军起步于( )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洋务运动期间 D.虎门销烟期间
12.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B.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C.推动了中国政治制度的近代化
D.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3.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因为它( )
A.维护和巩固了清王朝的统治
B.使中国出现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
C.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D.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
二、判断题
14.洋务运动足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它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
15.标志中国近代化开端的历史事件是洋务运动。 ( )
三、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至恭亲王奕诉等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太平军),可以勤远略(外国势力)。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材料二 堪得滦州所属距开平西南十八里之唐山,山南旧煤穴甚多。……从此中国兵商轮及机器制造各局用煤,不致远购于外洋,一旦有事,庶不为敌人所把持,亦可免利源之外泄。富强之基,此为嚆矢(开端)。
——李鸿章《直境开办矿务折》
材料三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了一千三百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进口洋布减少了十五万匹。
——《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奕诉、曾国藩、李鸿章属于什么派别?他们的口号是什么?
(2)从材料一看,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3)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他们主要从事哪些活动?
(4)从材料三看,他们的活动有什么作用?
(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他们的活动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在客观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17.探究交流:
步骤一:近代化的“第一步”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自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中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这场运动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谁?
步骤二:第一步探索之“困”
材料二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2)材料中李鸿章认为中国落后于西方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为“自强”,李鸿章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探索?
步骤三:困之“获”与“析”
材料三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3)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中“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指的是什么?并简要概述“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的历史地位。
答案
1.A 2.B 3.C 4.B 5.B
6.A 7.D 8.B 9.D 10.D
11.C 12.C 13.B
14.错误 15.正确。
16.(1)洋务派。“自强”“求富”。
(2)维护清朝统治。
(3)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
(4)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5)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17.(1)洋务运动。代表人物:中央是恭亲王奕?地方上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2)火器方面。掀起洋务运动,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
(3)西方先进的技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