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 课件(共30张幻灯片)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 课件(共30张幻灯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9-06 19:04: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区域发展差异
知识补充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
一、四大地区差异
1、四大地区
12个
6个
13个
3个
划分依据:________、经济基础、_________和对外开放程度。
自然条件
发展水平
(1)产业结构差异
(2)工业化、城市化差异
(3)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
2.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
(1)产业结构差异:
①产业结构:
东部地区先进制造业、__________和________相对发达;东北地区以________为主导,但在中、西部地区,____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较大比重。

②工业结构:
东部地区以 产业为主,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以 型工业为主,中部地区则表现出一定的
特征
2.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
过渡性
高科技产业
第三产业
重化工业
农业
轻型或综合型

基本特征为:
2012年我国四大地区产业结构比较
比较我国四大地区三次产业结构差异。
产业结构:
都是“二、三、一”结构,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第一产业比重高于平均水平,东部二三产业相对发达,第一产业比重低
差异原因:东部自然条件和历史基础较好
从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分布密度及综合实力来看,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______中部和西部地区。
(2)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
①工业化的差异
工业化进程差异:东部地区、东北地区进程快
中西部地区相对滞后
工业产值: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
工业结构:在东部地区,________、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已占到相当大的比重,_________产业蓬勃发展,但在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仍然是以________为主体。
外资企业
高新技术
传统工业
远高于
②城市化的差异
(3)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
开放战略:从沿海到沿江、陇海-兰新线,再到沿边境
对外开放程度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增长?
阅读课本19页第一段
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
以高原、盆地、山地为主 ,对工农业生产和交通建设极为不利
以季风气候为主
气候湿润,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
和高寒气候为主
缺乏
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
区域
影响因素 东部经济
地带 中、西部经济
地带



自然
因素 地形

气候

自然资源
较高
较低


较高
较低
发展晚,基础差
发展早,基础好
二、三产业
第一产业为主
交通设施齐全,
网络稠密
交通通达度差、
交通不便
区域

影响因素 东部经济
地带 中、西部经济
地带

社会
因素 城市化水平
科教水平
对外开放程度

经济
因素 发展基础
产业结构
交通运输
状况
二、南方与北方
1月均温0℃等温线大致通过该线
800mm等年降水量线大致通过该线
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大致分界线
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大致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北方 南方
自然条件 温度带 跨暖温带、_______和寒温带 跨亚热带及少部分热带地区
有利条件 _____面积广阔,森林、煤炭、石油、铁矿等资源丰富 热量丰富,水分充足,有色金属矿产、生物资源、水力资源丰富
限制因素 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洪涝灾害、_________、山地丘陵区地形破碎
北方 南方
社会经济条件 ①工业地位:我国主要的重工业地区和能源基地;②当前任务: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改善________ ①成就:南方沿海地区积极对外开放,_______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②问题: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_____关系日趋紧张
三、西部大开发
2.目的:缩小地区差距,加速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1.范围:新、甘、A 、陕、宁、青、藏、云、贵、B 、渝、川。
从地形上说,主要位于地势一、二级阶梯,以高原、山地和内陆盆地为主;
从气候上说,主要有西北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南的亚热带、热带季风区和青藏高原高寒气候区;
从植被看,草原、荒漠面积广大。
3.发展条件

优势:
(1)丰富的资源。煤、铁、石油、天然气、稀土、镍、铝等矿产资源丰富。长江、黄河、珠江上游,雅鲁藏布江等水能资源丰富。另外,西部的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也很丰富;青海、西藏、内蒙古、新疆是我国的四大牧区;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等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土地资源等
(2)漫长的国界线,便于与邻国的经济联系。
(3)第二亚欧大陆桥、南昆铁路等交通大动脉建成,对外联系加强。

(4)广阔的潜在市场。劳动力成本低,资源利用和市场开发潜力大
(5)国家的政策支持,东部地区的辐射作用。
不利条件:西北干旱,西南多山;交通不便;工业较落后;人口文化水平较低;科技水平较低。(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生态环境脆弱)
2.开发重点
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
加快科教发展和人才培养;
加强清洁能源、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及加工;
加强与毗邻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发展边境贸易。
促进西部资源开发利用,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可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对于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重要意义
4.开发意义
小结西部大开发:
1.目的:
2.范围:
3.优势:
4.劣势:

5.措施:

6.意义
缩小东西差距,加速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12省级行政单位+3个自治
自然资源丰富(矿产、油气、水能、土地资源等),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生态环境恶化
1.增加西部基础设施投资
2.引进资金技术人才 3.改善生态环境
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立了对口支援关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图2为江苏省简图。
新疆和江苏都有丰富的风能资源,简述两省区风能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
新疆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天山及其以北地区和昆仑山地区;江苏省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材料二 图3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江苏省三次产业比例统计图。
比较两省区三次产业比例的差异。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新疆大于江苏;第二、三产业比重江苏大于新疆。
开发条件 有利条件 ①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有能力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②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③东部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有条件支持和帮助西部地区;④西部地区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积累了一些加快发展的经验;⑤西部地区劳动力成本低,资源利用和市场开发潜力大;⑥西部地区的人民有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望
开发条件 不利条件 ①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②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基础薄弱;③科教文化落后,劳动者素质低,生产力水平低
措施 ①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开发的基础;②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作为依据;③把抓好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开发的关键;④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开发的动力
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差异
P21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