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体验生活中确定和不确定现象,并能用“一定”“不可能”和“可能”正确地描述这些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摸球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和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有些事件发生是不确定。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口头表达的能力,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数学思想和民族精神教育。
教学重点: 感受和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发生是不确定的。
教学难点: 合理辨析“一定“、”不可能“、”可能“发生的事件。
教具准备: 课件、盒子、球、奖品
四会目标:
1、听清其他同学对于可能性的表述,作出判断并提出质疑或补充。
2、借助例子,会用语言简洁有序地表述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
3、通过不同的材料、模型将两位数加法的算法类比到三位数加法中去,通过尝试,探究计算方法;
能提出自己的算法,体现算法思维多样性。
4、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抽奖游戏
二、学习“一定”“不可能”“可能”
1、出示装有彩球的盒子(盒子里全是蓝色)
2、任意抽4个同学来摸,共摸两轮。
师:他们怎么都没有中奖呢?这是为什么呢?(盒子里面一定没有红色)
3、打开盒子,真的没有,而且全是蓝球,那么继续让你们摸,会出现什么情况?(一定是蓝色。) 板书:一定
师:不可能摸出什么颜色?(不可能是红、绿、黄色) 板书:不可能
师:那你们就不可能得到奖品。你们都觉得不公平吧?该怎么办呢?
3、放进去这三种颜色。谁再来试试看?(教师放进这三种颜色,摇一摇盒子。)
请4个学生上来摸,摸之前问:“猜猜看,他从中摸出一个球会出现什么情况?”(他可能中奖,也可能中不了奖)
师:为什么?(因为盒里有红、蓝、黄、绿这四种颜色)
师:对,盒里有红、蓝、黄、绿这四种颜色,红、黄、蓝、绿色都有可能被摸出,因此他可能中奖,也可能中不了奖。(板书:可能)
小结:摸球的过程。事件的发生有些是确定的,是“一定会发生或不可能发生的的”,有些事件是不确定的是“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会发生”。
今天咱们学习的就是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也叫做可能性(板书)
4、继续探究
有同样大小的球,分别标有1~9这9个数字,请你选择其中的4个球放入盒子里,使以下条件成立:
(1)摸出一个球,一定是双数
(2)摸出一个球,可能是双数
(3)摸出一个球,不可能是双数
三、巩固练习
1、用不同的颜色给盒中的物体涂色,使以下条件成立。
1、摸出的一定是红色正方体。(图略)
2、摸出的不可能是绿色圆形。(图略)
3、摸出的可能是黄色三棱锥。(图略)
学生独立完成后校对。
第一题:五个正方体全部涂成红色。
第二题:出示学生涂的几种方案,师:就这几种方案吗?(不是)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所有的可能性,该怎样说?
第三题:出示学生中的几种方案,(每种方案至少要有一个三棱锥涂成黄色。)
师:五个全部涂成黄色,可以吗?为什么?
2、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描述下列事件发生的情况
(1)地球( )是旋转的。
(2)今年我11岁,明年我( )10岁。
(3)上海明年的今天( )下雨。
(4)花( )是香的。
(5)投一枚1元钱的硬币( )正面朝上,( )反面朝上。
(6)肖老师( )是女的。
(7)吃饭时,( )有人用左手拿筷子。
(8)长方形的4个角( )相等,4条边( )相等
注意:问为什么是可能(还可能出现哪些情况)。
4、学生举生活中确定或不确定事件的实例并描述
(1)你能用“一定”“不可能”或“可能”描述你们身边的一些现象吗?
(2)师:请先独立思考,想好后再告诉小组内同学,让他们给你评价。
(3)介绍生活中的可能性和古代可能性的小故事。
四、情感教育
南极的冰山( )会融化。
(地球上最冷的测量记录为-89摄氏度,那是在1983年7月21日的南极洲)
小知识:前不久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联合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会,这次大会也是全球变暖对人类生存环境构成威协的可能性的大会。据科学家推测,如果按现在的状况发展,若干年后,冰山融化而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后首先可能被淹没的亚洲城市是泰国的曼谷、菲律宾的马尼拉、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我们看到,正是人类生活中这种可能性意识存在,才迫使我们人类能更好地反省自己,模拟未来环境并感受着未来,使我们人类从现在起倡导过一种低碳生活,有效地开发太阳能、风能、潮汐等这种没有污染的用之不竭的新能源。
一切皆有可能!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