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三、四、五、六章过关测试卷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根尖的成熟区生有大量根毛,其意义是 ( )
A.增加根的牢固性 B.保护根尖
C.增大根的吸收面积 D.促进营养物质的运输
2.移栽树苗时,根部往往包着一大坨土,这是为了保护树苗的 ( )
A.老根 B.根毛
C.幼茎 D.幼叶
3.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结构、运输水分的通道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依次是 ( )
A.气孔、导管、根毛 B.根毛、气孔、导管
C.根毛、导管、气孔 D.导管、气孔、根毛
4.练习徒手切片时,右手要捏紧两片并排的刀片,主要目的是 ( )
A.防止刀片从手中滑脱
B.防止刀片划伤其他同学
C.使切下的材料足够薄
D.便于迅速地来回切割
5.下列关于叶片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叶片表皮属于营养组织
B.叶片由叶肉和叶脉组成
C.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D.叶片表皮上有气孔,白天全部开放,夜晚全部关闭
6.下列关于气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气孔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
B.气孔是蒸腾作用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窗口”
C.陆生植物叶片大多上表皮气孔少,下表皮气孔多
D.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张开
7.西瓜水分含量多,味道甜美,是理想的解暑佳品。西瓜结果期间,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运输作用
8.下列现象与蒸腾作用无关的是 ( )
A.蔬菜大棚塑料薄膜的内壁上有很多水珠
B.夏天强烈的阳光没有把树上的叶子晒干
C.根吸收的水能够到达几十米高的树冠的每一个叶片
D.滴水莲的叶片边缘和尖端能够滴下水珠
9.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列几种情况中,蒸腾作用最强的是 ( )
A.气温37℃,阴天,无风
B.气温37℃,晴天,有风
C.气温20℃,阴天,有风
D.气温20℃,晴天,无风
10.关于用天竺葵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遮光处理之前要将天竺葵暗处理一昼夜
B.实验中的变量是光,需要在常温下进行
C.实验结果应该是叶片遮光部分呈蓝色
D.本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需要光
11.人们食用的甘薯块根俗称“地瓜”,它含有大量的淀粉,这些淀粉是 ( )
A.甘薯根自己光合作用产生的
B.甘薯根从土壤中直接吸收的
C.甘薯叶制造再由茎运输而来的
D.甘薯根呼吸作用的产物
12.古代有用斧子狠砸枣树树皮来增加枣树产量的做法,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
A.破坏导管,果实获得更多的水分和无机盐
B.破坏导管,果实获得更多的有机物
C.破坏筛管,果实获得更多的水分和无机盐
D.破坏筛管,果实获得更多的有机物
13.下列关于植物细胞的组成成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是一种有机物
B.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
C.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DNA是有机物
D.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是无机盐
14.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其他生物的基本食物来源
B.动物都直接以植物为食
C.给其他生物提供构建自身的材料和生命活动的能量
D.有机物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养育其他生物
15.将一颗1克重的樟树种子种到适宜樟树生长的土地里,几年后长成100多千克重的大樟树,樟树能够增重,主要来自于 ( )
A.水 B.无机盐 C.氧气 D.二氧化碳
16.通过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B.水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光合作用能够释放氧气,消耗二氧化碳
D.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17.如图3-2-1所示,实验装置甲与乙均置于阳光下,该实验探究的是光合作用需要 ( )
图3-2-1
A.阳光 B.水分
C.二氧化碳 D.氢氧化钠
18.如图3-2-2所示的实验装置中,能证明“在光照条件下氧气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实验装置和证明“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的实验装置分别是 ( )
图3-2-2
A.甲与丙,甲与乙 B.甲与乙,甲与丁
C.甲与丙,乙与丙 D.甲与乙,乙与丙
19.20世纪,科学家希尔曾做过如图3-2-3所示的实验,有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图3-2-3
A.装置b中气泡内的气体是氧气
B.装置c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二氧化碳
C.实验表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实验表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20.农业生产中,为了达到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目的,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
①增加二氧化硫浓度 ②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③合理密植 ④延长光照时间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1.以下是某同学总结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具有的生态意义,错误的是( )
A.制造有机物养育生物圈中其他生物
B.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C.释放氧气
D.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2.种子萌发需要能量供给,所需要的能量来自 (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有机物的合成
23.夜间卧室里不宜放置过多的花草,花草过多会影响人体健康,其原因是 ( )
A.使室内空气潮湿 B.释放过多的氧气
C.与人争夺氧气 D.释放过多的二氧化碳
24.下列不能进行呼吸作用的是 ( )
A.萌发的种子 B.未萌发的种子
C.煮熟的种子 D.新鲜的叶片
25.下列保存种子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 )
A.晒干后保存 B.低温、通风处保存
C.用透气的纸袋保存 D.真空保存
26.下列日常现象中,与呼吸作用无关的是 ( )
图3-2-4
27.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萝卜、梨等很多种蔬菜或水果放久了就会空心,不如刚买回来的时候好吃,这是因为存放期间 ( )
A.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氧气
B.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水分
C.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有机物
D.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28.利用温室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能够使农民致富。下列措施中,不能增加蔬菜产量的是 ( )
A.延长光照时间 B.经常通风
C.增施农家肥 D.提高夜间大棚内的温度
29.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是 ( )
A.合理使用燃料,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B.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
C.倡导“使用一次性木筷”和“互赠贺卡”
D.对草原实施轮封、轮牧并控制载畜量
30.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下列叙述中,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是 ( )
A.禁止乱砍滥伐,保护森林资源
B.发展生态农业,合理放牧
C.开发森林资源,多使用一次性木筷
D.爱护植被,人人有责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总分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大题,共40分)
31.(6分)阅读资料,回味科学家的探索,回答相关问题。
探索一:植物靠什么长大?17世纪,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猜测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是从土壤中获得的,为此他做了柳树苗生长的实验。
图3-2-5
探索二:植物能否清洁空气?
1773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用小白鼠做了两组对照实验。
图3-2-6
(1)海尔蒙特的实验证明植物生长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不可能来自土壤而是来自于 。我们现在知道土壤减少的0.1千克中,主要是 ;海尔蒙特浇的雨水大部分被植物的 利用了。?
(2)有一次,普利斯特利在晚上做了同样的实验,结果乙组装置中的小白鼠死了、蜡烛也熄灭了,你认为原因是 。分析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可以推论:①植物光合作用必须在 条件下进行;②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产生 。?
32.(10分)图3-2-7为绿色植物在叶肉细胞内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②为相关气体,A为细胞内的相关结构。请据图回答:
图3-2-7
(1)在结构A 内进行的生理活动为 ,该生理活动能 有机物,释放能量。在贮存粮食时,保持环境的干燥和低温,是为了 该生理活动的强度。?
(2)在叶绿体内进行的生理活动的产物是气体① 和 ,绿色植物通过该生理活动在维持生物圈的 中起重要作用,制造的 还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33.(10分)冬春季节,农民利用日光塑料大棚种植瓜果或蔬菜,既能增加产量,又可获得反季节果蔬,这是农民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径。如何科学合理地控制大棚中植物生长的各种环境因素,使植物体内有机物的积累最大化是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并解释有关问题。
(1)种植时要合理密植,目的是 。?
(2)为了增产,农民常向大棚内施放“气肥”,气肥主要通过 进入植物体内。若遇到阴雨天气,农民常在大棚内开着很亮的灯,目的是 。?
(3)到了晚上,农民常把塑料大棚掀开一个小角,使冷空气进入以降低室温,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到了晴朗的中午气温较高时,农民常把上部的塑料薄膜全部掀开,使之通风。通风的直接作用是 。?
34.(14分)如图3-2-8所示,图一为植物叶片的生理活动示意图(①②代表不同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图二为该植物在夏季晴朗天气中一天内某些生理过程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作答:
图3-2-8
(1)从叶片的结构分析,图一中物质①、②是通过 进出叶片的。?
(2)若图一表示呼吸过程,则②代表的物质是 ,图二中能够表示呼吸作用的曲线是 。?
(3)若图一表示光合作用过程,则②代表的物质是 ,物质②产生于叶肉细胞的 (填细胞结构);图二中表示一天内光合作用产物开始积累的时间是 点。请你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
第三单元第三、四、五、六章过关测试卷
1.C 2.B 3.C 4.C 5.C 6.D 7.C 8.D 9.B 10.C 11.C 12.D 13.D 14.B
15.D 16.D 17.C 18.A 19.B 20.B 21.D 22.B 23.C 24.C 25.D 26.D 27.C
28.D 29.C 30.C
31.(1)雨水或空气中的其他成分(水和空气) 无机盐 蒸腾作用
(2)植物叶片夜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但小白鼠和植物都通过呼吸消耗氧气 光照 氧气
32.(1)线粒体 呼吸作用 分解 降低
(2)氧气 有机物 碳—氧平衡(或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和稳定) 有机物
33.(1)让农作物的叶子充分利用单位面积上的光照,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
(2)气孔 增加光照,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3)降低呼吸作用 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
34.(1)气孔
(2)二氧化碳(CO2) 乙
(3)氧气(O2) 叶绿体 7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