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指出了“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的课程设计思路;提出了“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调查等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规定了“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的课程目标。据此,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课前安排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对济南的城市化过程进行了研究性学习,课上交流展示研究成果。合理安排归纳总结、画图、话剧等活动,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地理知识和原理,同时提高学生的地理图表绘制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城市化的内涵、过程特点、表现,客观地分析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根据文字、图表、数据等材料,分析理解城市化发展变化的过程。
(3)提高学生的图形转化能力,绘图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课前分组对济南市的人口、用地和产业结构等相关资料的进行收集和整理,并且根据数据,绘制济南市人口变化的柱状-折线图、城市用地扩展图和产业结构变化的饼状图,分析济南市城市人口、用地和产业结构的变化,概括出城市化的具体表现。
(2)通过一组数据,绘制城市化的“S”型曲线图,结合微课,学习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和特点。通过分析英国、美国、中国和印度四个国家城市化进行的曲线图,对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3)编排话剧《啄木鸟在行动》,反思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问题,并从政府、公民、生产和生活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合作探究交流,加强团队的合作意识。通过话剧的编排,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重 点 与 难 点
【教学重点】
根据对课标的把握,将“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定为重点。
【教学难点】
根据学情,把“城市化的内涵,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作为本节的难点。
教 学 过 程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技术应用
时间安排
微课预习
(1)录制本课的微课视频
(2)把学生分成三组:人口组、城建组、经济组
(3)制定三个小组的学习任务单
(4)编写学案和评测练习
(1)自主学习微视频,找出疑点。
(2)按照任务单要求,学生分组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3)编写话剧剧本。
培养学生调查收集资料、提取信息的能力;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激发兴趣;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录频
软件
课前1 周
创境激趣
创设情境导入:
文学大师老舍先生曾写到: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那便是济南。设若你想象不出,请到济南来看看吧。
可今天,我们感受更多的却是泉城济南浓郁的现代化气息。
从济南古城到现代新城的转变包含着城市化过程,也是今天我们将要探讨的主题。
通过济南古城和今日泉城的景观差异,初步认识城市化
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PPT
2min
探究
新知
一、城市化的内涵
1、城市化的概念
回顾教材,回答城市化的概念
课前预习
自主学习
PPT
学案
2min
探
究
新
知
探
究
新
知
布置任务:
人口组:查阅济南市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济南市人口变化。
城建组:查找文献资料,了解济南古城的演变历史。
经济组:查找国民经济五年规划的历史,描述三次产业比值的变化。
2.具体表现
(1)点评三个小组的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得出济南市城市化过程的具体表现
(2)强调衡量指标和实质
(1)统计整理济南市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计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绘制济南市人口变化的柱状-折线图,分析济南市城市人口、总人口、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
(1)济南规划馆参观学习
(2)查找文献资料,收集整理不同历史时期,济南城区的面积,绘制城区面积变化的折线图
(3)绘制济南市城市面积扩展图
(1)查找国民经济五年规划的历史,整理计算不同年份三次产业的比值。
(2)绘制饼状图,描述三次产业比值的变化
得出结论:
(1)每个小组只研究济南市城市化进程的一个方面,可以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2)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提高学生绘图和读图用途能力。
(4)提高分析问题、归纳总结能力
(1)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提高学生绘图和读图用途能力。
(3)提高分析问题、归纳总结能力
(1)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提高学生绘图和读图用途能力。
(3)提高分析问题、归纳总结能力
从实例中得出结论,加深认识和理解
PPT
学案
EXCEL
EXCEL
Coreldraw绘图软件
EXCEL
10min
探
究
新
知
探
究
新
知
二、城市化进程和特点
(1)提供世界城市化数据,引导学生绘制“S”型曲线
(2)制作城市化进行的微视频
(3)提供典型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曲线图
(4)转承:济南城市化处于哪一个阶段?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指导学生编排话剧
(2)组织学生探究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绘制“S”型曲线
(2)学习微视频
(3)在导学案上落实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差异
(4)学生结合济南人口变化图分析
撰写话剧:
《啄木鸟在行动》
(2)合作探究,提出解决措施:
政府角度
社会角度
个人角度
通过绘图和微视频的反复学习,突破本课的重点
学以致用
(1)加深对城市化影响的理解
(2)扩展思维,放宽视野
(3)情感提升
PPT
微课
学案
3min
12min
8min
总
结
反
思
(1)内容小结
(2)情感升华
老舍笔下的济南古城神秘而美丽,但蓬勃发展的济南更令人振奋!希望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泉城济南,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少一分阴霾,多一分阳光;少一分拥堵,多一分通畅;少一分纷扰,多一分和谐。希望泉城济南的建设,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1)反思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反思合作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4)完成评测练习
反思总结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在反思中进步,在总结中成长
导学案
8min
课件23张PPT。城市化——探寻济南城市化之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图版)地理必修·第2册济南古城:城楼、城墙、石路……泉城新貌: 运用有关资料概括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解释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习目标一、城市化的内涵农业人口转为___________,
农村地域转化为__________,
农业活动转为___________的过程。非农业人口城市地域非农业活动1. 概念:探寻济南城市化之路(人口组)济
南
市
规
划
馆
参
观
学
习探寻济南城市化之路(城建组)探寻济南城市化之路济
南
市
规
划
馆
参
观
学
习探寻济南城市化之路济
南
市
规
划
馆
参
观
学
习探寻济南城市化之路济
南
市
规
划
馆
参
观
学
习探寻济南城市化之路济
南
城区的扩展
图探寻济南城市化之路济南城区面积的变化图探寻济南城市化之路探寻济南城市化之路(经济组)城市人口比重第一产业产业结构城市用地规模城市人口总数上升第二、三产业扩大增加????2. 表现:一、城市化的内涵衡量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实质:二、三产业的建立和集聚二、城市化进程和特点根据以上数据绘制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曲线。世界城市人口所占比重(%)>70%,城市化水平高,发展速度缓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城市化的进程曲线20406080城
市
人
口
比
重
%时间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30%,城市化水平低,
发展速度缓慢30-70%,城市化水平较高,
发展速度快,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对比不同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济南城市人口数量变化图探寻济南城市化之路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欣赏:
思考: 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哪些?环境污染
交通拥堵
住宅紧张
就业困难
……合理规划
建立卫星城
加强城市的管理
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
……我们的祝福:泉城建设,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本课小结:一、城市化内涵
1、概念
2、表现
二、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
1、一般规律和特点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问题
2、措施《城市化》学习任务单
课程标准:
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堂探究:
一、“认识城市化”——城市化的概念
1.内涵:城市化是一个农业人口转为为___________、农村地域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农业活动转为______________的过程。
【合作探究】济南城市化的表现
2.表现:城市人口总数________;城市人口比重_______;城市用地规模_________;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____________产业转变。
二、“对比城市化”——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
【微视频学习】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
绘制城市化过程的“S”型曲线(注意:横坐标、纵坐标表达的含义)
不同时期世界城市化人口比重(%)
2.对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起步时间
目前发展水平
目前发展速度
所处的阶段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三、“反思城市化”——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话剧欣赏】啄木鸟在行动
思考:济南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课堂总结:
评测练习 :
1.衡量城市化水平最主要的标志是( )
A.城市人口数量 B.城市的用地规模 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D.特大城市数量
2.该图为甲、乙两城市人口增长图,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甲城市所在国家城市化发展快的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
B.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
C. 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
D. 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读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回答3~4题。
3.按城市化的进程,四幅图的排序依次是( )
A.a→d→b→c B.a→c→d→b C.d→b→c→a D.c→d→b→a
4.该城市在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 )
A.逆城市化趋势 B.城市人口逐渐向市中心集聚
C.城市用地规模逐渐减小 D.市区交通流量明显减小
5.下列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问题的可行性措施有( )
①扩大绿地面积 ②完善城市道路网 ③提倡做出租车 ④加强城市管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读下图“世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两条曲线,表示发达国家的是______,表示发展中国家的是__________。
(2)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起步_____,目前发展速度_____、发展水平_________。
(3)目前,A表示的国家出现_________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B表示的国家城市化发展快的主要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解放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
B.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过快
C.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
D.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