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人教地理八上第二章第三节河流 第一课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秋人教地理八上第二章第三节河流 第一课时(共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9-10 16:43: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2019秋人教版地理八上

第三节 河流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河流在人类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2.学会在地图上找到我国主要的河流,并知道其最终注入的海洋。
3.学会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4.培养保护河流的意识。
谈河流;
1.河流给我们带来什么宝贵财富呢?

水电站
淡水资源
塑造平原
农业灌溉
养殖
旅游资源
2.
找找
我国
的大
江大
河。


图2.30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黑龙江


海河
黄河
淮河
长 江
珠 江
怒江
雅鲁藏布江
塔里木河
额尔齐斯河
比眼力
3.自主预习:
(1)知概念:流域、外流河、外流区、内流河、内流区;

(2)我国外流河各自注入哪个大洋?各找一条河流。





















太平洋
印度洋
北冰洋
外流区
(2/3,95%)
内流区
(1/3,5%)

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
最终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内流河。
以外流河为主



400mm
活动二:合作探究

1.说出内流河和外流河的分布特征?
2.说说我国河流流向与地势的关系?河流分布与气候的关系?


外流区
内流区


400mm


西北
干旱、半干旱区
东南
湿润、半湿润区
水源补给;
结合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思考:内外流河分别以哪种补给为主?
小组讨论,完成表格:
流域/属性 分布特征 补给来源 原因 面积比重 水量比重
外流河(区)
内流河(区)


东南部
西北部
冰川融雪
大气降水
2/3

1/3
西北降水少,地势
东南降水多,地势
5%
95%
二、水文特征
你知道什么是河流的水文特征吗?









珠江
分析这些河流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夏季 水文特征 水量 水位 结冰期

成因
冬季 水文特征
成因
水量大
水位上涨
形成汛期
无结冰期
气温高
降水量大
水量小
水位下降
形成枯水期
秦岭-淮河以北
的河流有结冰期
降水量小
1月气温在
0℃以下
6.我国外流河共同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
2.想一想:冬季,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河流有什么不同现象?
黑龙江冰期约180天
黄河冰期约100天
淮 河
秦 岭
该地区河流无冰期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河流,冬季普遍有结冰现象。

越往北,河流的冰期越长
长江冬季不冻,四季通航






3.读图归纳:①我国东部河流汛期从南到北如何变化?
②为什么东北地区河流有两个汛期?


夏汛:降水丰富
春汛:气温回升,冰雪消融




汛期越来越短
珠江
分析这几条河流的水文特征;
连线题:
中国水量最大的河流 长江
中国汛期的最长的河流 黄河
有春汛的河流 珠江(西江)
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松花江
中国最大的内流河 塔里木河





活动四:阅读课本44页的阅读材料并看图回答
人工河流—京杭运河




1800千米
通州
杭州
1.概况:京杭大运河的起止点、长度、从北到南经过哪六省市?沟通哪五大水系?
2.作用:
3.地位:
练习:
世界上还有两条很重要的人工运河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巴拿马运河
苏伊士运河
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
历史上沟通南北交通。现今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输水通道。
随 堂 检 测
第三节《河流》(以外流河为主)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项是正确答案,每小题10分)
1.下列河流中全部属于外流区的是(  )
A.黑龙江、黄河、塔里木河  
B.黄河、长江、珠江
C.淮河、塔里木河、怒江
D.淮河、珠江、塔里木河
2.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
A.塔里木河  B.长江 C.黄河 D.淮河
3.我国唯一一条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  )
A.珠江 B.长江? C.额尔齐斯河? ? D.黄河
B
A
C
4.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有关
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水量大 B.汛期长 C.含沙量小 D.有结冰期
5.下列河流中含沙量最大的是(  )
A.松花江 B.黄河 C.长江 D.珠江
6.下列河流中,汛期最短、结冰期最长的是(  )
A.长江 B.淮河 C.黑龙江 D.珠江
7.下列河流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的是(  )
A.长江 B.塔里木河 C.珠江 D.怒江
8.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是(  )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伊利运河   D.京杭运河

D
B
C
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