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 17《会响的玩具》 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 17《会响的玩具》 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09-07 10:50: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会响的玩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传统玩具的三种发声原理,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一个会响的玩具。
2.掌握制作玩具的技巧,学会用画、剪、贴等手法装饰、表现你的玩具。
3.学会变废为宝,为自己喜欢的乐曲配乐。在感受美术创意制作乐趣的同时,与家人朋友一起分享自己的的喜悦。
教师准备:课件、非洲鼓、手腕摇铃、其他三种原理的成品玩具、三种原理制作的学生作品。
学生准备:纸杯、易拉罐、黄豆、塑料瓶、沙子、彩纸等容易找到的废旧材料,双面胶、剪刀、胶水等制作工具。
教学重点:
1.掌握三种发生的原理,制作出不同的玩具。
2.学会用画、剪、贴等表现手法,通过不同的组合装饰会响的玩具。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大胆创造,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设计制作。
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分层合作学习法。
板书设计: /
教学微讲堂:本节课本着“艺术无界、爱美术、爱音乐、懂科学”的理念进行讲授。由当前流行的打击乐器——非洲鼓,现场为《铃儿响叮当》配乐,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介绍了击打、摩擦、气流冲击孔洞这三个发声的科学原理之后,我们进入了本课重难点的解决。
让学生观看三组学生、大师作品的图片,小组内讨论作品的制作材料、原理、装饰方法,总结出用易拉罐、泡面盒、纸杯、木材、矿泉水瓶等废旧材料,通过画、剪、贴的制作方式,加以不同的组合制作出击打、摩擦、气流冲击孔洞这三种不同发声原理的玩具。
为加深学生的制作印象,播放以往学生的制作过程,详细分解画、剪、贴三步骤。至此,本课的重难点基本解决。
制作阶段注意剪刀的使用,把握3个发声原则制作会响的玩具。制作完成后,从创意、外形、色彩、声音四方面,小组内评选出最佳作品。
全班拿起自己制作的会响的玩具,随老师的非洲鼓一起,为《铃儿响叮当》配乐并合唱。
课后尝试为自己喜欢的乐曲配乐,与家人、朋友分享自己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你们知道这节课什么课吗?虽然是美术课,但是美术老师今天不想上美术课了,我们来一起上一节音乐课怎么样?
(非洲鼓:《铃儿响叮当》)
师:这首歌会唱的举手看一下。既然那么多学生会唱,那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唱一遍吧,老师要听听谁的嗓音最响亮。
(老师手拿非洲鼓打着节拍)
师:有不少同学已经已经注意到我用的这个乐器了,跟着音乐打起节拍是不是更有气氛、更有趣呢?这节课我们就为自己制作一个会“响”的玩具,与老师和朋友一起欢快的打着节拍、唱着歌,好不好?
(出示本课课题:《会响的玩具》)
出示事例,掌握特征
1、我会探究
(、但是这么好玩的玩具,哪能这么简单就告诉你们呢?先过了猜谜语这关吧,猜中了老师就教你们:
圆脸蛋
好像是胖妞妞戴耳环
左一个 右一个
摇起头儿唱的欢
(谜底:拨浪鼓)
(展示拨浪鼓)通过小鼓两边的小鼓球击打鼓面,发出调皮的“咚咚咚”的响声。(出示大鼓)再来看看这是什么?
对,这是大鼓。通过木锤击打鼓面,产生震耳欲聋的响声。(出示课件,照片展示指板、娃娃摇鼓。)看了这四样玩具,谁能给我总结下原理呢?
生:击打。
(、(实物展示)再来看看这个沙锤,小沙子在里面不断的摩擦、滑动产生的这样的声响。还有小风铃,通过玻璃球与玻璃外壳的摩擦产生了清脆的声音。请问这两样玩具的原理又是什么呢?
生:摩擦。
(、(实物展示)这里还有小鸭子,用手一捏,把小鸭肚子里的小气流通过特质的小孔洞发出悦耳的声响。还有体育老师爱用的口哨,也是这个道理,那这类玩具的原理谁知道呢?
生:气流冲击孔洞。
2、我会讨论
(依次出示三类原理所制的学生作品)观察以下三类玩具,小组讨论问题:
/ / /
这些玩具各是用哪些材料制作的?
玩具响起的原理是什么?
这些玩具各是用什么方法装饰的?
我会借鉴
为加深学生的制作印象,播放以往学生的制作过程,详细分解画、剪、贴三步骤。
/
让学生在学生作品中受到启发,掌握最基本的原理,具备制作的思路及制作方法,以便进一步创作。
三、师生合力,我会创作
要求:六人一小组,通过合作、探究,制作出会响的玩具。
试一试:用易拉罐做一个会响的玩具,装饰要有创意,色彩鲜明,为我们的《铃儿响叮当》配乐。
注意:使用刀具时,请注意安全。
四、小组展评,自我提升
议一议:从创意、外形、色彩或者声音方面进行评价。比一比谁的玩具最美丽,谁的玩具发出的声音最动听。小组内评选出最佳作品,在全班展示。
五、娱乐生活,拓展延伸
拿出自己制作的会响的玩具,一边大声合唱《铃儿响叮当》,一边为小龙人配乐。
让学生课后能为自己喜欢的音乐配上一曲,展示给自己的父母听,让他们感受生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