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的形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会做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
能说出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自转一周为一天,需24小时。
能从小组实验中知道地球昼夜形成的原因。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通过昼夜交替形成的原因及其规律。
教学准备: 教学 PPT 光源 地球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视频导入。
2提问:我们每天都经历白昼和黑夜的变化,你想过吗,白天和黑夜是怎么形成的吗?
二、小组讨论:可能是一下情况,
(1)可能是我们看到的那样,太阳在围绕地球运转,形成昼夜交替。
(2)可能是地球围绕太阳运转,形成昼夜交替。(学生预习查资料“公转”)
(3)地球自转,形成昼夜交替。(学生预习查资料“自转”)
3、其实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对昼夜的形成都很感兴趣,并进行了长期的观测和研究,其中,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的《日心说》最具影响力。
(请同学们阅读科学在线)播放《日心说》视频引出太阳和地球的位置关系:
地心说---- 太阳围绕地球运转
有昼夜现象产生
但不符合自然规律,不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日心说---- 地球围绕太阳运转 (叫公转)
有昼夜现象产生 符合自然规律,
但运转一周的时间过长,不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地球自转---- 太阳位置不变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
约为24小时。符合自然规律, 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互动:学生拿光源当太阳,老师转动地球仪,让学生感知
地球像陀螺一样不停的自西向东绕着地轴自转,自转过程
中地球某一点朝向太阳的时候就是白天,当这一地点转到
背向太阳的时候就变成了黑夜。正是由于地球的自转,才
形成了昼夜的交替现象。
三、模拟昼夜形成
1、播放视频:
2、小组按照要求使用教具:乒乓球,铁丝支架,蜡烛 演示昼夜交替实验。
小结:
1、16世纪初,杰出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宇宙理论—日心说。
2、地球像陀螺一样不停的自西向东绕着地轴自转。地球自转一周大约需要24小时。
3、正是由于地球的自转,才形成了昼夜的交替现象。
板书设计:
地球自转 自西向东 一周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