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问题:
1、西汉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2、西汉建立之初,社会呈现出什么样的景象?
3、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汉初统治者采取什么政策?一、西汉的建立国 号:
建立者:
时 间:
都 城:汉(史称西汉)
刘邦(汉高祖)
公元前202年(前3世纪晚期)
长安(陕西西安)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年—前195年)汉朝开国皇帝 。
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历任沛县泗水亭长、沛公、汉王。公元前202年2月, 刘邦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建立汉朝,史称西汉。公元前195去世,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
毛泽东对刘邦的评价是“封建皇帝中最厉害的一个”。汉高祖刘邦 刘邦(公元前256年12月28日-公元前195年6月1日),字季,沛丰邑中阳里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汉朝开国皇帝。
刘邦初仕秦朝,授沛县泗水亭长。陈胜起义之后,率兵响应,攻占沛县,自称沛公,投奔名将项梁,任砀郡长,受封为武安侯,统领砀郡兵马。率军进驻灞上,接受秦王子婴投降,灭亡秦朝。废除秦朝苛法,约法三章。鸿门宴之后受封为汉王。后赢得楚汉之争,统一天下,建立西汉。驾崩于公元前195年,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葬于长陵。2、西汉初期社会:
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汉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田地荒芜,人民得不到温饱。
3、原因:
秦的暴政;
秦末战乱
二、休养生息政策1、目的: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2、休养生息具体措施:
(1)下令“兵罢皆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劳动力。
(2)鼓励人们致力农业生产,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
3、休养生息的影响:
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3、“农,天下之大本也。…故今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鼓励农桑1、“兵皆罢归家。”2、“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4、“减田租,复十五税一。”“令士卒从入蜀、汉、关中者皆复终身(免徭役)。”解甲归田释奴为民轻徭薄赋汉高祖休养生息政策的措施汉文帝与汉景帝 汉文帝刘恒(前202年—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第四子,西汉第五位皇帝。前196年,汉高祖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前180年,吕后一死,大臣迎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其即位后,励精图治,兴修水利,衣着朴素,废除肉刑,使汉朝进入强盛安定的时期。刘恒登基后三月后(文帝前元元年正月)立刘启为皇太子,汉文帝与其子汉景帝统治时期合称为文景之治。死后葬于霸陵,庙号太宗,谥号孝文皇帝。 汉景帝刘启(前188年-前141年),汉文帝第五子,西汉第六位皇帝。母亲是汉文帝皇后窦氏(即窦太后)。在位16年,他继承和发展其父汉文帝的事业,继续奉行“与民休息”政策,并削弱诸侯封地,平定“七国之乱” 。刘启在位期间,削诸侯封地,巩固中央集权,勤俭治国,发展生产,他统治时期与其父汉文帝统治时期合称为文景之治;并为其子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基础,完成从文帝到武帝的过渡。谥号孝景皇帝,无庙号,终年48岁。三、“文景之治”具体措施:
1、提倡以农为本,关心农桑;
2、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
3、重视以德化民,废除酷刑;
4、提倡勤俭治国等。
结果:
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人民生活安定。
西汉文帝、景帝两代40年间政治稳定、经济生产得到显著发展的“治平之世”。文景之治的成果,为后来汉武帝时期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景之治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次治世局面思考:文景之治形成的原因?1、文帝、景帝继续推行修养生息政策。
2、文帝、景帝重视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管理关心农桑,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
3、文帝、景帝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
4、文帝、景帝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让士兵还乡务农;将奴婢释放为平民;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轻徭薄赋等经济逐渐恢复,社会局势稳定下来提倡以农为本,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重视以德化民,废除酷刑,提倡勤俭治国等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安定 有利于农民安心从事农业生产,
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有利于农业生产逐步恢复起来,
从而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从而有利于巩固汉王朝的统治。 与秦朝的统治政策相比,汉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对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有怎样的好处?合作探究秦的暴政汉高祖西汉建立汉文帝、汉景帝“文景之治”本堂小结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