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
教学设计
课题
《青花之美》
课时
一课时
课型
鉴赏
教学
方法
教法选择:问题探究法、活动体验法、实例讲解法。
学法选择:分析归纳法、讨论学习法、创作表达。
教学
教具
多媒体PPT课件
相关音品和图片
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课本与教师参考用书
体验环节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
课
前
播放《青花瓷》纯音乐
听音乐
为教学内容的开展做好铺垫。
准备阶段
起立
进入学习状态
使学生能更好的调整情绪,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导入
一、老师:播放周杰伦《青花瓷》。。。。。
师问:这首歌熟吗?
学生:熟
歌名叫?——《青花瓷》
歌词听懂了吗?
学生——
老师就听懂了一句: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这不就是说的《青花瓷》吗?好,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
《青花之美》导出课题——
板书:《青花之美》
视听ppt,引起学生对青花瓷的关注,感受青花元素之美,
学生聆听、思考
通过ppt的图片播放让学生融入课题,引导学生进入状态。
新
授
老师:
青花乃青花瓷的简称,提到青花就想到青花之源___瓷器
瓷器最早是哪个国家发明的?学生:中国
好,并且“瓷器”和”中国”拥有一个共同的英文名字叫”china”,这足以说明中国的瓷器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而青花瓷又是瓷器中的主流种类之一,历经千年,经久不衰,它的魅力在哪里呢?
二、青花的魅力在哪里呢?
让学生尝试说说看。。。
色彩,图案,革命,
文化。。。。。
太棒了!(鼓励)
近距离观察。。。。。。。
找每组同学代表到前面用手摸
老师准备青花瓷瓶和粉彩瓶
找同学到讲台用手摸(青花光滑,粉彩有凸起),分享给同学们
老师讲解解释:釉下彩和釉上彩的不同,釉下彩光洁亮丽,不怕磨损。
三、结合历史原因想想青花瓷为什么选用蓝色?
学生交流:
共分三组,选代表发言
老师总结讲解:青花起于唐代,唐朝皇帝提倡佛教,故素净典雅的思想融入中国文化;大塔唐帝跟波斯、阿拉伯等国通过丝绸之路,有过密切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伊斯兰教传入中国,青白色的喜好也融进了中国文化,再加上青花盛产于元朝,在元朝,由蒙古族人民统一了分裂的诸国,因为蒙古人崇尚白色与蓝色,白色象征着纯洁,意思是人的心像乳一样白、纯洁。蓝色代表大海和天空,人的心胸像海和天空一样广阔无际,胸怀大志;在蒙古人心目中,蓝色象征着永恒,坚贞和忠诚。也可以说,蓝色是代表蒙古人的色彩。蒙古族祖先建立国家时称“蓝色的蒙古国”,用蓝色的织物做国旗,把国家的首府叫做“青城”,把帝王的宫殿叫做“青宫”,把国家的史册叫做“青史”,把皇帝的印章叫“青印”等等。这些都是蒙古族人把蓝色象征为永恒的一种反映。
师:现在你知道青花瓷为什么要选用蓝色来描绘了吧。
四、深入探究—纹饰
【发展历程】
青花瓷初起于唐代至今,兴于宋代,在元代明代达到鼎盛。其中著名的有汝窑,磁窑,景德镇等。这也是青花瓷从简约到复杂,从青涩到成熟,逐渐地臻于完美的一个过程。
明确三个时代不同的艺术思想,影响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与内容。
讲解有关青花图案的寓意:
缠枝莲: 传统吉祥纹样。以莲花组成的称“缠枝莲”。缠枝纹又名“万寿藤”,寓意吉庆。因其结构连绵不断,故又具“生生不息”之意。是以一种藤蔓卷草经提炼变化而成,委婉多姿,富有动感,优美生动。
缠枝莲纹,又称为串枝莲,穿枝莲,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植物纹样。缠枝莲以莲花为主体,以蔓草缠绕成图案。
纹饰布局
1、纹饰繁复,布满全身
2、层
3、纹饰与器型相吻合
五、拓展:
师生一起鉴赏《鬼谷子下山图罐》
分析作品:
总结:
同学们,我们在鉴赏任何一件艺术作品时,都不能抛开他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而孤立的鉴赏一件作品,美术作品与其所处的历史时代有着密切的联系。
五、现代青花欣赏
文化的多元化
器型的随意性
纹饰的现代感
以流畅的线条,活泼的画面一改前朝以工笔为主旋律的历史,辅以现代抽象、感性的理念,渗入各种时尚元素,使各种日用器从实用到欣赏、使工艺升华为艺术。
六、青花· 时尚美
——在传承中创新
自动播放部分时尚的青花产品
。。。。。。。几张青花元素的服装图片:嘎纳电影节上,范冰冰的一袭裹身曳地鱼尾长裙惊艳红地毯;08年奥运会上一系列颁奖礼服,如一曲悠扬的中国颂;或者实验中学的学子服装秀,都在为大家展示着哪一种传统的时尚元素呢?
。。。。。。。。
七、、创作表达:
让素身的纸盘、纸袋、信封优雅的美起来……
要求:
1、分组合作;
2、用青花元素;
3、纹饰与造型的结合。
作品展评
同学自评、互评。
围绕图案选择与寓意等方面引导学生有目标的进行评价。
八、课堂小结:
从默默无闻的泥土幻化成美丽的青花瓷…… 千百年来,青花瓷依旧泛着细腻而柔和的光泽,风采依然,过去的是时间,不变的是青花……
这就是一个奇迹
让学生对《青花》有个初步的认知。
学生仔细观察思考美元自哪里?
学生思考
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
学生观察思考:纹饰多,但乱吗?
不乱,秩序,规整,出现了层
引导学生思考 ……
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组鉴赏《鬼谷子下山图罐》
组内选出一个代表进行回答
学生思考
(1)、寻找以青花纹样为设计元素的产品的图案来源,为设计找到原点。
(2)通过步步高手机右下角的祥云图案与《青花五福祥云盘》中的图案对接,采取局部移植的方法来设计产品。
(3)在笔记本电脑与《青花缠枝莲纹大罐》的对比中,采取局部选取花纹再适当变化的方式。
。。。。。。。
让学生通过所学知识,体验青花之美,学生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学结合本组同学的创意,谈谈创作思路,大家分享。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将知识内容进行总结。
通过老师讲解了解青花的国际地位,引起重视
。
让学生明确: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青花有所了解,有所认识,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欣赏美的能力。
让学生意识到:鉴赏一幅艺术作品时,需结合时代背景,时代背景与文化背景对作品具有重大的影响。
由浅入深,先从作品直观的外在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分析,青花背后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青花瓷所描绘的图案与纹样,了解中国传统图案的含义,也为学生创作富于自己个性的图案作铺垫。
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辅,由浅及深,从外在的纹饰寓意,对作品纹饰深入分析,让学生感受到历代《青花瓷》中所蕴含的含义和人文精神,是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
通过古今对比,让学生感受到青花瓷对前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发现作品中的探索与创新因素
通过对作品的分析,结合作品所处的时代特点,感受作品中所蕴含人文精神。
学生积极思考,总结回答,更好的感受青花的魅力
学生主动自由展示,自评,互评,老师肯定总结
课堂总结,研究与提升
教
师
板
书
课题:青花之美
造型奇
釉色美
青花之美 纹饰美
画工美
质地美
课件37张PPT。素胚勾勒出青花
笔锋浓转淡青 花 之 美青花的魅力在哪里呢?一、尝试着说说看…… 二、近距离观察光滑润泽 明净靓丽 对比强烈尚好的青花 纤薄透明,光亮的物体上泛着光洁的蓝色花纹,在西方人看来就是一种魔力,接受膜拜的目光粉彩粉彩结合历史原因想想青花瓷
为什么选择蓝色?分组讨论:淳静清空 飘逸出尘 深入探究——纹饰青花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了不同面貌从简约到复杂,从青涩到成熟,逐渐地臻于完美的一个过程。扬州出土的青花瓷残片 黑石号沉船 青花瓷残片 萌芽期 花草纹为主 发色浓艳 带结晶斑【青花瓷】唐没有任何花俏的纹饰,造型简单素雅,犹如现今极简主义大师的作品,极有一种朴素的内涵.经久耐看. 繁盛于元构图丰满,
层次多而不乱主题纹饰的题材有人物、动物、植物、诗文等。寓意:
缠枝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植物纹样,又名“万寿藤”,寓意吉祥。因其结构连绵不断,故又具“生生不息”之意,是以一种藤蔓卷草经提炼变化而成委婉多姿,富有动感。
通过物象、谐音、巧妙的组合,表达人们良好的意愿、吉祥的祝福、美好的追求、心灵的期待。
有浓郁的民族风情主要产地景德镇层有独立的画面青花无论从用料、纹饰、烧制的时间还是制作工艺上都极为考究【青花瓷】元人物纹饰出现,大改传统瓷器含蓄内敛风格,以鲜明的视觉效果,大气、豪迈的艺术原创精神,并与戏剧相结合,将著名历史人物故事情节移植到瓷器画面上,呈现一种新的艺术境界,具极强的感染力,这是其他时代无法比拟的。
人物故事:萧何月下追韩信、蒙恬将军、三顾茅庐、鬼谷子下山、昭君出塞等。当时人物画不足10件,
举世瑰宝,弥足珍贵
决胜千里的神态鬼谷子是战国有名的理论家、
思想家和谋略家,实际上已经
——被神化明 永乐、宣德时期是青花发展的高峰 图案纹饰出现了大量的写意花鸟、人物、山水,构图奇巧,线条洒脱,还常常将绘画、书法巧妙地融为一体。将象征吉祥的“福”、“禄”、“寿”、“喜” 表现在瓷器上,并使其升华为具有装饰美的形象,给人艺术美享受。清 清康熙时期 青花瓷发展的又一巅峰 纹饰:花鸟、山水、瑞兽、芭蕉、云气等更多地吸取了中国画的特色,出现“文入画”风格,追求画面的生动与自然,, 开始出现皴法和浓淡色阶的变化,每一幅青花纹样,都是一幅古人留下的中国水墨画现代青花欣赏随意性
现代感多元文化的影响,辅以现代抽象、感性的理念,使各种日用器从实用到欣赏、从工艺升华为艺术。青花· 时尚美——在传承中创新学生作品:创作表达:
要求:
1、可2人合作;
2、用青花元素;
3、纹饰与造型的结合。让素身的纸盘、纸袋、
信封优雅的美起来……作品展评:自评,互评 从默默无闻的泥土幻化成美丽的青花瓷, …… 千百年来,依旧泛着细腻而柔和的光泽,风采依然,过去的是时间,不变的是青花……
这就是一个奇迹青花瓷中国的
代表元素民族的世界的灿烂文化的缩影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