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总第十三课时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学习目标:1、西汉的建立、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重点)
2、出现 “文景之治”的原因(难点)上节回顾秦朝开始于哪一年?是哪一年结束的?算一算秦王朝共存在了多少年?
项羽和刘邦争权夺利的战争史称为什么?
西汉是哪年建立的?由谁建立的?一、西汉的建立 项羽
前206年~前202年
楚汉争霸
刘邦刘邦胜出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一种怎样的经济形势?书52页民失作业,而大饥谨。……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经济萧条,到处一片荒凉景象。 荒凉、 贫困牛车 汉初,将相出行坐的是什么车?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想一想?汉初经济萧条,国家贫困的荒凉景象是怎样造成的?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书51页 秦的暴政、
秦末长期战乱造成的。二、休养生息政策:1、增加农业劳动力:让士兵还农,奴婢释放为平民。
2、轻徭薄赋政策:减轻赋税,减免徭役及兵役。
3、高祖之后,文、景帝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4、作用:使汉初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稳定下来。西汉的耧车它大大地加快了播种的速度,提高了播种质量。三、“文景之治”汉文帝汉景帝措施: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1、重视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关心农桑;
2、进一步减轻徭役和赋税:“田赋”降税。(书53页)
3、重视“以德化民”;
4、废除一些严刑苛法,如肉刑。 5、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6、文帝以身作则,生活简朴。这是四川成都市郊出土的采桑画像砖的拓片摹本;画面表现一个妇女手执长竿,正在采桑叶的情景。 [西汉壁画]?
(该壁画反映的是农业生产活动。)“汉井天下”瓦当汉景帝刘启汉代陶粮仓 这些陶粮仓上分别写有“黍粟万石”、“大麦万石”、“大豆万石”等字样,谷仓内装有与之相应的谷物。 汉文帝的霸陵秦陵兵马俑成由俭 败由奢比较秦始皇和汉文帝的陵墓,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晁错(前200年-前154年),西汉政治家、文学家。汉文帝时,任太常掌故,后历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景帝即位后,任为内史,后迁至御史大夫。晁错提出,务农桑,薄赋敛,广蓄积;号令有时。晁错为了削藩而死于削藩,虽然身后争议不断,但他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爱国之情,千年以来一直为人赞颂。贾谊(前200~前168年),汉族,洛阳人。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文帝时贾谊提出发展农业生产,加强粮食贮备。汉文帝采纳并提倡以农为本。这对恢复经济起了积极作用。针对汉承秦制。贾谊建议兴礼乐,改正朔,易服色,改变官名等等。改正朔,就是改变秦以“水”为德;易服色,就是改变秦的服色尚黑的制度,主张汉的服色应该尚黄。 贾谊晁错讨论:课后活动书53页问题文帝景帝的统治时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被称为什么?汉景帝汉文帝 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国库充盈。的局面。
被称为“文景之治”。1、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国库充盈。史称“文景之治”。
2、奠定了汉代民富国强的物质基础,为汉武鼎盛创造了条件。看谁找得快:文帝、景帝采取了哪些发展经济的措施呢?
1、吸取秦亡的教训,轻徭薄赋;
2、重视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关心农桑;
3、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4、重视“以德化民”;
5、文帝以身作则,生活简朴。
他们的措施有何效果及影响?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国库充盈。奠定了汉代民富国强的物质基础,为汉武鼎盛创造了条件。西汉建立的时间?
开国皇帝?
都城?公元前202年长安刘邦课堂练习课堂练习1.开创“文景之治”的帝王是 ( )
A.汉高祖、汉文帝 B.汉景帝、汉武帝
C.汉文帝、汉景帝 D.汉高祖、汉武帝
2.西汉开国皇帝是( )
A.汉武帝 B.汉景帝
C.汉文帝 D.汉高祖CD
3、 文帝时提出发展农业生产,加强粮食贮备的大臣是( )
A.董仲舒 B.晁错
C.贾谊 D.主父偃C 4、以身作则,生活简朴帝王是指 ( )
A.汉武帝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高祖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