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数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思想,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归纳思想和化归思想并加深认识;通过概念的引入与通项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分析探索能力,增强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①通过个性化的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②通过师生、生生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增强主 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③体验从特殊到一般,又到特殊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等差数列的定义和对通项公式的认识与应用。准确把握定义是正确认识等差数列,解决相关问题的前提条件。通项公式是研究一个数列的重要工具。
教学难点:
(1)理解等差数列“等差”的特点及通项公式的含义。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对数列已经有了初步的接触和认识,对方程、数学公式的运用具有一定技能,一开始就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课堂参与意识较浓。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观察梯田图片让学生对等差数列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由生活中具体的数列实例引入
(1)在过去的三百多年里,人们分别在下列时间里观测到了哈雷慧星,你能预测出下一次的大致时间吗?
1682,1758,1834,1910,1986,( )
(2)你能根据规律在( )内填上合适的数吗?
1,4,7,10,( ),16,…
2, 0, -2, -4, -6,( )…
引导学生观察:以上3个数列有何规律? 引导学生得出“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是同一个常数”,我们把这样的数列叫做等差数列. (板书课题)二. 新课探究,推导公式
学生自主归纳等差数列的概念.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开始它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等于同一常数,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 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来表示。
强调:
①“从第二项起”满足条件; ②公差d一定是由后项减前项所得; ③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必须是同一个常数(强调“同一个常数”?);
问1:以上数列的公差是多少?
问2:你能用数学符号描述等差数列的概念吗?
符号表示:an+1-an=d(n≥1)
[练习一]判断下列各组数列中哪些是等差数列?
(1) 1, 3, 5, 7, 9, 2, 4, 6, 8, 10
(2) 5,5,5,5,5,5,…
(3) x, 3x, 5x, 7x, 9x …
通过练习,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由此强调:公差可以是正数、负数,也可以是0
生活中的等差数列
问3:某电影院第一排有8个座位,以后每排比前一排多2个,请问,第25排有多少个座位?
若逐次写项比较麻烦,引导学生自主去思考怎样有效解决这个问题?要是有通项公式多好啊!
2.学生自主探究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适当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分组探讨,展示成果
如果等差数列{an}首项是a1,公差是d,那么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可得:
a2?-?a1?=d?即:?a2?=a1?+d a3?–?a2?=d?即:?a3?=a2?+d?=?a1?+2d a4?–?a3?=d?即:?a4?=a3?+d?=?a1?+3d …… 进而归纳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 此时指出:这种求通项公式的办法叫不完全归纳法,这种导出公式的方法不够严密。
问:是否还有其它的推导方式?生答:
an=a1+(n-1)d a2 - a1 =d
a3 - a2=d
a4 –a3 =d
……
an –an-1 =d
将这(n-1)个等式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就可以得到 an- a1 =(n-1)d
即 an = a1 +(n-1)d (Ⅰ)
当n=1时,(Ⅰ)也成立,所以对一切n∈N﹡,上面的公式(Ⅰ)都成立,因此它就是等差数列{an}的通项公式。
回顾生活中的等差数列,解决疑惑,初步体会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应用。
问3:某电影院第一排有8个座位,以后每排比前一排多2个,请问,第25排有多少个座位?
3 、合作探究,深化通项公式
问4:根据下列数列的通项公式你能判断哪些数列是等差数列吗?
(1) an=3n2+4n (2)an=3n+2
(3) an=2n (4)an=4
从函数的角度来看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an=kn+b(k=d,b=a1-d)是关于n的一次式。
再探通项公式:an = a1 +(n-1)d
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中,有四个量分别为:an ,a1,n,d 知道其中的任意三个量,就可以求出另一个量,即知三求一 .
三.应用举例
例1:(1) 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
(2)-401是不是等差数列-5,-9,-13,…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例2: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5=10,a12 =31,求首项a1与公差d。
四.反馈练习
(1)求等差数列3,7,11,…的第4,7,10项.
(2)100是不是等差数列2,9,16,…中的项?
(3)-20是不是等差数列0,- 7/2 ,-7…中的项.
学生上黑板演练,使学生熟悉通项公式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巩固成果。
五.归纳小结 提炼精华
(由学生总结这节课的收获)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1、等差数列的定义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本节课你体会到了哪些数学思想?
1.归纳与类比的思想
2.方程与函数的思想
六.思考题(为下节内容做铺垫)
已知等差数列{an}中,公差为d,则an与am (n , m ∈ N*) 有何关系?
七.课后作业 运用巩固
必做题:课后习题第1、2题
选做题:已知等差数列{an}的首项a1=-22 ,第10项是第一个大于1的项。求公差d的取值范围。 (教学设想:通过分层作业,提高同学们的求知欲和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