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种子的萌发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种子的萌发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9-07 21:12: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种子的萌发”的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
“种子的萌发”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上节课已经学习了种子的基本结构,这一课时则安排学生探究种子萌发的实验。知识方面是上节课的延伸,而主要目的是对学生探究总结能力的培养。农村的学生对作物的生长很熟悉,但对细枝末节不甚了解。学生对如何选择种子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我们通过做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分析,学会对生活的经验做概括和总结。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先把探究实验完成,根据结果初步得出探究实验的结论。课堂上,老师展示事先准备好的实验材料引导学生做出结论: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进一步展示煮熟的种子在刚才同样的条件下却无法萌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得出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新课标提倡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所以教法学法的选择很重要。在本节教学中,我将综合运用这三种教学方法。阅读法:在课堂上我会给出时间指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片段阅读和总结,改变了“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措施。观察法:是学习生物学知识极为重要的方法,课堂上指导学生观察到底哪些种子萌发了,条件是什么,这样的话同学们的印象会更深刻。实验法:是获取生物学知识和能力的重要手段,可以加深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实验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2 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2.1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运用对照实验法设计并完成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知道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结合生活经验总结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②能力目标:知道应该选用什么样的种子来进行种植;③情感目标:联系生活上的种植,培养对农业敬佩的情感。
2.2教学重难点①教学重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对照实验;②教学难点:实验组和对照组
3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提前5天做的实验
实验一(老师准备):①烧杯内斜靠着一个木棍,棍子上绑着3颗种子:泡在水里、一半在水,一半在空气、全部暴露在空气。整个装置在常温下放置5天。②烧杯内斜靠着一个木棍,棍子上绑着3颗种子:泡在水里、一半在水,一半在空气、全部暴露在空气。整个装置在冰箱内放置5天。③烧杯内斜靠着一个木棍,棍子上绑着3颗煮熟的种子:泡在水里、一半在水,一半在空气、全部暴露在空气。整个装置在常温下放置5天。
实验二(各小组准备):课本的实验(四个瓶子:1号无水、常温;2号适宜水、常温;3号适宜水、低温;4号过多水、常温)
3.1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你们家里种过植物吗?种子怎么样才可以萌发?有句古诗:清明时节雨纷纷。为什么要在“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清明时已经是春天了,天气暖了,加上有雨,猜测种子需要在温暖的、有水的条件才可以萌发。联系生活,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2自主探究 小组讨论 学生观察自己事先做的实验(四个瓶子:1号无水、常温;2号适宜的水、常温;3号适宜的水、低温;4号过多的水、常温),填好表格,小组内讨论。
1号
2号
3号
4号
纸巾张数
黄豆数量
加水的量
放的地点(温度)
是否萌发
学生发现大多数是二号瓶子萌发了,部分4号瓶子里的种子也萌发了,但有股腐烂的味道。
学生通过总结发现,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适宜的温度,太多水虽然也有部分种子萌发,但是会腐烂,所以不是适宜的条件。学生很容易会忽略空气这个条件,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用水泡过种子,种子接触到的空气很少,所以种子萌发还需要充足的空气。在这里可以类比有人溺水身亡,根本原因不是因为水多,而是因为缺氧,让学生明白种子也是需要氧气的。
另外通过明晰的表格,让学生深入了解对照实验。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一样的实验是对照实验。在对照实验里,有对照组和实验组。比如本节课,放在室温的、能萌发的是对照组,探究温度是否会种子萌发有影响,所以放在冰箱的是实验组。
3.3对比实验 发现不足 教师展示预先做的实验。学生发现常温下,泡在水里的种子不发芽;一半在水,一半在空气的种子发芽了;全部暴露在空气的种子不发芽。同样的装置,放在冰箱中,所有的种子都不发芽。
学生将自己的实验和老师的实验作比较,发现两个实验道理相同,并且教师的实验很清楚看到三个黄豆所处条件的不同。但是教师的实验样本太少,不够好,具有偶然性。在此让学生明确科学探究设计时要严谨。
教师总结学生做实验时操作不规范之处,对实验状况进行简短总结。学生回顾实验,总结经验教训。明确科学探究实验的严谨。
3.4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通过以上实验,最后总结出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春播时有许多要注意的事项,例如,在华北,大麦和豌豆的播种时间比棉早;有些作物的种子在播种前要浸种;土壤需要耙,变得松软;我国北方常在早春播种以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通常称为“地膜覆盖”),这对种子萌发有什么好处?通过一系列与生活有关的经验,让学生将学的知识用在生活中,明白种植的不易,培养学生对农业敬佩的情感。
3.5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展示同样条件下的另外一组实验,种子没有萌发,为什么?让学生回忆小学学的《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的故事。实际上这些种子是煮熟的,环境条件很适宜也不会萌发。教师举出生活的例子,问题1.可以拿米来种稻谷吗?问题2.你们种花生的时候要选种子,选哪些种子呢?问题3.去商店买东西的时候,看到过期的食品还会买吗?(用青蛙冬眠引入解释休眠期)。让学生总结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饱满、完整、储藏期短、经过了休眠期。进而根据种子萌发的条件,想一想,如果要保存种子,不让其萌发,需要控制哪些条件?
并且通过该故事,对学生进行渗透教育,让学生坚定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的信念。
3.6课堂小结 种子的萌发条件既有需要外部条件,又有内部条件。环境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包括种子饱满、完整、储藏期短、经过了休眠期。梳理知识,达成本节课的目标。
3.7拓展 种子萌发一定需要阳光吗?假如让你探究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你会怎么设计实验?进一步拓展思维。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1号
蚕豆
2号
蚕豆
3号
烟草
4号
烟草
5号
苋菜
6号
苋菜
场所
(是否有阳光)
萌发的数量
教师展示科学实验结果,学生会发现,不同的种子对光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1号花生
2号花生
3号玉米
4号玉米
处理方法
切部分的子叶
损伤胚芽、胚根、胚轴的一部分
切部分的胚乳
损伤胚芽、胚根、胚轴的一部分
萌发的数量
教师展示科学实验结果,学生会发现,不同的损伤,有的可以萌发,有的不可以。比如说切掉部分胚乳、子叶的,因为是缺少部分营养物质,所以还是会萌发的。而损伤胚的那些,一般都不萌发了。这个也为下一课时,种子萌发的过程中,只需要自身的营养物质这一知识点打下基础。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一般存在两种情况:学生原原本本按照课本的实验步骤完成实验,但没有考虑为什么这样做;教师放开让学生自己探究,学生想探究的因素太多,课堂秩序很难把握。本节课先让学生自己操作,再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做。后面再通过教师展示自己做的样本少的实验,加深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分析,明确科学探究实验的严谨性。本课注重学生的自己动手操作能力的锻炼,让学生自主总结、分析得出结论。最后拓展本节课内容,在完成本节内容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问题讨论、分析中理清思路,明白对照实验应该如何设计,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