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共4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共4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9-07 21:06: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8张PPT。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
“瓜分”中国狂潮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甲午中日战争阅读教材第一自然段回答问题:
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侵华战争?
引发这场战争的因素还有哪些?
岛国。人多,地少,资源贫乏。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强。日本国情日本中国台湾朝鲜中国东北蒙古中国亚洲世界一、甲午中日战争1、战争爆发的原因明治天皇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军国主义扩张道路大陆政策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1)、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是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即定国策,蓄谋已久直接原因或借口是什么?(2)、朝 鲜(东学党起义) 1894年7月25日日军在朝鲜半岛丰岛海面袭击中国运兵船,标志着战争爆发。(1).爆发:2、甲午中日战争过程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战役威海战役辽东战役战 争 经 过丰岛战役标志着战争爆发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左宝贵(回族)牺牲,战火烧到中国境内
致远舰舰长邓世昌牺牲,中方损失巨大但主力尚存,此后退入威海卫。日军取得黄海海域制海权徐邦道率军抵抗,旅顺大屠杀丁汝昌自杀殉国,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主要战役结果与影响致远舰直冲敌舰邓 世 昌生于1849年,卒于1894 年,近代著名海军将领,祖籍广东番隅,黄海海战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为国捐躯。黄海海战有公足壮海军威此日漫挥天下泪 英国人阿伦曾亲眼见过日军在旅顺的大屠杀,他在《旅顺落难记》一书中写道:“日军进城后,满路都是被杀者的尸体,竟辨不清路来。在一个池塘边,站满了日军,赶着一群老百姓,往池塘里跳。只见水里有断头的、腰斩的、穿胸的、破腹的,搅作一团。有一个妇女抱着一个孩子浮出水面,正往岸边爬来,日本兵就用刺刀对准她当心扎了对穿,第二个就刺那个小孩,只见刺刀往上一挑,小孩就被挑在枪头上。在另一个地方,10个日军兵捉了许多逃难的中国人,把辫子联在一起,当枪靶子打。有的斩了一只手,有的割下一只耳朵,有的斩断一只脚,有的砍头”。旅顺大屠杀旅顺全城两万余人,仅为日军清理尸体的36人幸免。美国报纸评论说:『日本国为蒙文明皮肤具野蛮筋骨之怪兽。』野兽的行径(体现日军的凶狠残暴)黄海海战丰岛海战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 北洋舰队 旅顺大屠杀国难当头,慈禧做“万寿盛典”三军败绩 割地求和万寿 无疆 普天同庆3、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有哪些?材料二:黄海大战后,清军主力尚存。1895年,日军进犯北洋海军基地威海卫。丁汝昌主动请求歼敌,李鸿章下令:“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材料一: “海军备款三千万,仅购数艘,而西太后即命提款,营构颐和园。问海军衙门所管何职,则颐和园之工程也。”材料三:战争以如此结果收场,李鸿章不禁老泪纵横。其实李鸿章了解中日海军的实力对比,并不主张开战。在甲午战争初期,李鸿章曾上了《覆陈海陆兵数》的奏折,其中说:“自光绪十四年后,并未添购一船。操演虽勤,战舰过少。”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有哪些?(1)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根本原因)(2)由于李鸿章的“避战自保”、妥协退让而贻误战机。(3)中国军队装备落后,军备不足,实力差距。(4)外因:日本蓄谋已久,制度先进;西方列强对日本的支持。1895年《马关条约》——战争的结果 李鸿章伊藤博文1895年中日谈判,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二、《马关条约》的签订《马关条约》内容:割三地赔二亿开四口允设厂——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
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
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进一步损害中国领土主权,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巨额赔款使清政府财政不堪重负,不得不大举外债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财经大权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腹地列强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发展到资本输出为主。
外国资本的挤压阻碍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愿人人战死而失台
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台民布告》厦门福州宁波上海苏州杭州沙市重庆长江广州割地增多赔款增加开口深入新增设厂《马关条约》的影响破坏主权,刺激瓜分加重负担,控制经济侵略势力,深入腹地加深掠夺,阻碍民资《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梁启超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刺激了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戊戌变法等)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和《马关条约》签订的影响?企图独霸中国东北俄国的盟国法国德国日 本策划
干涉俄国支持
干涉意欲在远东扩大侵略势力
缓和与俄在欧洲的矛盾支持
干涉清政府还
辽赎辽费
3000万
两白银1、三国干涉还辽标志瓜分狂潮的开始三、“瓜分”中国狂潮北极熊,代表俄国;虎,代表英国;香肠,代表德国;大青蛙,代表法国;太阳,代表日本。
图的东南部有一只秃鹰正向中国飞来,它代表美国,是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迟到者”,但它不会吃其它帝国主义国家的残羹剩饭就善罢甘休,而是另有企图和阴谋的… …美国“门户开放
”时间:
内容:
影响:1899年 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享有均等贸易的机会。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也形成了各国共同瓜分中国的局面。
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简表课堂小结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课 后 活 动通过《马关条约》,清政府被迫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而今天中国同样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这二者之间 有什么不同?清政府允许外国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是被迫的,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今天我国的招商引资,允许外国来中国投资办厂是主动的,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1.《马关条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帝国主义国家一致要求的是( )
?A.开通内河新航线????  
B.增开内地通商口岸
?C.允许在通商口岸设厂 
D.赔偿巨额的军费?C课堂练习2.从《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反映出列强侵华的发展趋势是( )
A.从经济侵略到政治侵略???
B.从开口通商到割占土地
?C.从单独侵华到共同侵华???  
D.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D课堂练习3.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日同时出兵朝鲜是战争爆发
的主要原因
B.黄海海战是中日双方正式开战
的标志
C.李鸿章避战保船政策使北洋舰
队丧失了黄海制海权
D.日军在攻下大连后制造了大连
屠杀惨案C课堂练习4.“日本轮船得驶入下开各口,从湖北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从上海驶进吴淞江及运河以至苏州府、杭州府。”这些内容应出自(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课堂练习C8.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此事说明( )
A.发动中日战争是日本蓄谋已久、主动挑起的
B.日本想赶走驻朝清军
C.日本想发动侵朝战争,独吞朝鲜
D.发动侵朝战争是日本蓄谋已久的A9.据1895年《纽约时报》报道,恭亲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自己并不了解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目的,抑或日本人想从战争中获得什么。他说:“难道日本人能侵占我们所有的省份吗?他们这样做苍天会答应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会坐视不管吗?”上述材料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
A.清军战斗力不强
B.清政府内部不团结
C.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
D.清政府对形势认识不清D10.《日本的战争赔偿责任》一文中写道: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赔偿日本白银2亿两,这笔巨款相当于当时日本四年的国家预算额。日本把这笔巨款的84.7%用于军事,其他部分用于皇室费用及教育基金等。以下对这则材料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日本利用这笔赔款,开始向欧美国家学习
B.日本利用这笔赔款,建立了一支效忠天皇的军队
C.这笔赔款为日本扩充海陆军军备提供了大量资金
D.这笔赔款为日本对中国进行经济扩张奠定了基础C据1895年《纽约时报》报道,恭亲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自己并不了解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目的,抑或日本人想从战争中获得什么。他说:“难道日本人能侵占我们所有的省份吗?他们这样做苍天会答应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会坐视不管吗?”上述材料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
A.清军战斗力不强
B.清政府内部不团结
C.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
D.清政府对形势认识不清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