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古代埃及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古代埃及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9-08 07:10: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第1课 古代埃及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预:1.第一遍通读课本P2—P8,第二遍再结合学案上知识点一至三在课本中用蓝笔勾画圈注,并重点读记有下划线部分的内容。
2.检:完成PPT上检的题目。
检:BD2、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古丝绸之路跨越的“两河流域”诞生了( )
A.古埃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古希腊文明1. 2014年5月10日,按照1:1仿造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洞沟村东落成。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原型属于古代( )
A.古代巴比伦文明 B.古代印度文明
C.古代中国文明 D.古代埃及文明讲: 知识点一:四大文明古国:(古代亚非文明) 1、古代中国(黄河、长江流域)
2、古代埃及(尼罗河流域)
3、古代巴比伦(古代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4、古代印度(印度河、恒河流域)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特征:
(1)都处在大河流域附近(大河文明)
(2)土地肥沃,以农业经济为主(农耕文明)
(3)都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1、位置:知识点二:古代埃及 (古埃及文明)位于非洲的东北角
尼罗河流域2、“尼罗河的赠礼”1.定期泛滥,留下肥沃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
2.为农业灌溉提供水源。
3.便于航行,为古埃及的统一提供有利的自然条件。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 兴起:统一:发展:强盛:衰亡:3、古埃及的兴衰历程:公元前3500年前,尼罗河下游出现若干个小国家公元前3100年,初步实现统一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新王国时代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
成为地跨亚非的强大的军事帝国。(1)天文学 文明成就(2)数学(3)象形文字(4)医学太阳历制作木乃伊,知道解剖学的知识,懂得了血液循环与心脏跳动的关系,并开始分科治病。用10进制记数法,能计算一些图形的面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4、古埃及文明:(5)建筑金字塔(1)太阳历: 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依据:尼罗河水的涨落和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划分:把一年划分为泛滥季、播种季、收获季,每季4个月,每月30天,岁末加5天宗教节日,一年就为365天。意义:这一发明对后世影响很大,后来的罗马历法以及我们今天通用的公历,都源于这种历法。这生动反映了天文历法与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象形文字形成于5000多年前。
是一种与事物形状相似的文字,并有一定的读音。(3)象形文字:是世界最早的文字之一哭走日(4)医学:(木乃伊)在制作木乃伊的过程中,他们初步知道了解剖学的知识,懂得血液循环与心脏跳动的关系,并开始分科治病。而且掌握了高超的防腐技术。(5)建筑:埃及金字塔屹立在尼罗河下游的金字塔群法老的陵墓形似汉字的“金”字从左到右依次为胡夫之孙、胡夫之子(哈佛拉)、胡夫三位法老的金字塔,小金字塔是孙子的几个妻子。(胡夫)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他们分为10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个大群要工作3个月……金字塔本身的建造用了20年……金字塔是用磨光的石块,极其精确地砌筑而成的。
——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1)金字塔是古埃及权力的象征,反映了古代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代埃及人智慧的结晶。但也是古埃及国王奴役劳动人民的历史见证。从金字塔的修建中你能认识到什么?5、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2)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哈佛拉金字塔高约146.5米,用石200多万块,平均每块重2.5吨左右。石块之间非常严密,连刀片都插不进去。图坦哈蒙法老的黄金面具 6、法老的统治:埃及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1、自诩为太阳神之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2、是全国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
3、为自己修筑金字塔。胡夫金字塔之后,金字塔越修越小,反应王权的逐渐衰落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1、地理位置:知识点三 古代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2)发明成就:楔形文字因其书写笔画的形状很像木楔或者钉子而得名。楔形文字是苏美尔人的一大发明。由于两河流域不出产造纸原料,所以苏美尔人最初都把文字刻在石头上。后来才逐渐转化为以削尖的芦杆、木棒或骨棒作书写工具,以半湿的粘土泥版为书写材料,把字刻压在泥版上之后,再经过太阳光照射或以火烘干,以便于保存和移动。 汉谟拉比统治时期,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3、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实行君主专制制度。4、文明代表:《汉谟拉比法典》(1)目的(实质):为了保护奴隶主的利益社会等级: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
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同态复仇法)b. 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儿送去抵债。c. 经济领域:有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2)《汉谟拉比法典》主要内容:
有许多关于伤害、奴隶、租赁、雇佣等方面的规定。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文物现存法国巴黎卢浮宫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刻在黑色石柱上)(3)《汉谟拉比法典》的地位:空中花园总(课堂回味):古代埃及1、尼罗河与
古埃及文明的关系:2、文明代表:3、法老的统治 古埃及文明是尼罗河的赠礼象形文字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古代两河流域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2、《汉谟拉比法典》(2)主要内容:楔形文字(3)地位:(1)目的:(2018年深圳市中考)1、埃及人说:“人类害怕时间,而时间害怕金字塔。”数千年前建造的金字塔至今仍屹立于(  )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黄河流域A【解析】埃及地处非洲北部,滔滔不尽的尼罗河流经全境,在干燥的沙漠中形成肥沃的绿洲,孕育了古埃及灿烂的文明。古埃及人建造了金字塔作为法老的陵墓。80余座大小金字塔至今仍然屹立在尼罗河下游的吉萨一带。金字塔规模宏大,巍峨神奇。选项A符合题意;两河流域的文明是古巴比伦文明;印度河流域的文明是古印度文明;黄河流域孕育了古代中国文明;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讲习 典型例题(2014年青海西宁卷)2、对下图建筑解读错误的一项是(   )
A.该建筑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  
B.该建筑是古埃及王权力的象征
C.该建筑是古埃及的军事防御工程
D.该建筑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有关古代埃及金字塔的相关史实。学生要注意是否定式选择题,选择不正确的。看该图可知道是埃及的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是古代埃及文明的标志之一,是人类文明的杰出成就。故此题中不正确的是C。讲习 典型例题(2018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3、古巴比伦王国的一部法典规定: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须向主人赔偿损失,就算了事;盗窃或隐藏他人奴隶者处死;消灭他人奴隶标记者断指或处死;殴打自由民或反抗主人的奴隶处割耳之刑。这说明该法典的实质是(  )
A.体现自由平等     B.体现“君权神授”
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D.规定严格的等级制度C【解析】据信息“古巴比伦王国的一部法典规定”,由此判断这是与《汉谟拉比法典》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BD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故选C。讲习 典型例题(2016年山东泰安卷)4、(题文)当你漫步罗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的石柱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请你判断,此文物应产生于何处,该法典用哪种文字记载(   )
A.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B.两河流域,拉丁字母
C.印度河流域,甲骨文   
D.尼罗河流域,象形文字
A【解析】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解题的关键,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发现最早最完整的成文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法典全文用楔形文字铭刻,且古巴比伦王国位于两河流域,因此A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A讲习 典型例题5、观察下列文化遗产图片材料,回答问题。(13分)(1)上面四幅图片哪些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史料”?
除了阅读史籍和欣赏图片,我们还有哪些掌握了解历史的有效途径。(4分)
(2)图一和图三所代表的古代文明有哪些相同之处。(4分)
(3)如何评价图三?(2分)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如何对待世界的不同文明。(3分)【答案】
(1)图1和图3。了解历史的其他途径:观看历史纪录片;在互联网上查阅资料;参观历史博物馆等。
(2)都属于奴隶制社会;都处于大河流域;都属于农耕文明
(3)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4)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不同的文明,合理吸收不同文明的积极成分,自觉抵制其不良影响,反对全盘接受;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提倡中华文明和其他文明平等交流,互相促进,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