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4.2问题解决
一、单选题
1.乙数比甲数少40%,甲数和乙数的比是(?? )
A.?3∶2?????????????????????????????????????????B.?3∶5?????????????????????????????????????????C.?5∶3
2.甲加工3个零件用40分,乙加工4个零件用30分,甲、乙工作效率比是(? )
A.?3:4??????????????????????????????????????B.?4:3??????????????????????????????????????C.?9:16??????????????????????????????????????D.?16:9
3.一种盐水的含盐率是10%,那么盐与水的比是(?? )
A.?1∶11???????????????????????????????????????B.?1∶10???????????????????????????????????????C.?1∶9
4.一艘轮船在内河中航行,顺水与逆水航行的时间比是3∶5,从甲地到乙地顺水行船要4小时.那么从乙地到甲地要(?? )
A.?6小时?????????????????????????????????B.?7小时?????????????????????????????????C.?小时?????????????????????????????????D.?8小时
二、判断题
5.六一班共有学生45人,男女生人数的比是6:5。
6.判断对错
在等式a-b=c中,如果a∶b=5∶2,那么c一定是a的 。
7.某班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2:5,即是男生人数是女生的 .
三、填空题
8.甲数是乙数的 ,乙数与甲数的比是________∶________.
9.一种盐水,盐占盐水的15%.这种盐水中盐与水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_
10.下面是六(1)班植树情况记录.
????
【答案】2.5;2
(1)男生植树棵数和人数的比是________∶________;
(2)女生植树棵数和人数的比是________∶________;
(3)全班植树棵数和人数的比是________∶________.
11.下面是李芳冲出的4杯咖啡.分别写出每杯咖啡中咖啡和水质量的比,并把化简后的比填在表里.
(1)补全表格
(2)⑸第________杯咖啡最浓?第________杯和第________杯咖啡一样浓?
四、解答题
12.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
三种蔬菜钙、磷含量比较表
哪种蔬菜的钙、磷含量比最高?哪种最低?为什么?
13.小明和小华所存钱数的比是3:5,如果小明再存入400元,就和小华存的钱数一样多。小明原来存了多少钱?
五、综合题
14.算一算、填一填:
(1)小丽收集邮票240张,正好是小刚的 ,小兰和小刚收集的邮票张数的比是7:8.小兰收集邮票________张.
(2)陈老师带一些钱去商店买练习本,刚好遇到促销,这种练习本打八折销售.这样,陈老师带去的钱刚好可以比原来多买100本练习本.已知每本练习本原来的售价是2.5元.陈老师一共带了________元钱.
(3)有一列数:3、6、8、8、4、2…从第三个数起,每个数都是它前面两个数乘积的个位数字,这一列数的2012个数是________.
六、应用题
15. 一批儿童读物,按6:8分给甲、乙两个班.分完后发现,乙班比甲班多分得30本.这批儿童读物有多少本?
16.某人从甲地前往乙地办事,去时有 的路程乘大客车, 的路程乘小汽车;返回时乘小汽车与大客车行的时间相同,返回比去时少用了5小时,已知大客车每小时行24千米,小汽车每小时行72千米,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解答】甲数和乙数的比是:1:(1-40%)=1:60%=5:3.故答案为:C
【分析】甲数是单位“1”,乙数就是(1-40%),写出甲数和乙数的比并化成最简整数比即可.
2.【答案】 C
【解析】解答:甲的工作效率为:3÷40= ,乙的工格效率为:4÷30= ,
甲乙工作效率的比为: =9:16
所以,甲、乙工作效率比是9:16。
分析:用他们各自加工零件的个数除以各自的用时求出他们的工作效率,再写出效率的比并化简。
3.【答案】 C
【解析】【解答】盐与水的比:10%:(1-10%)=10%:90%=1:9.故答案为:C
【分析】盐水是单位“1”,用1减去含盐率就是水的含量,写出盐的含量与水的含量的比并化成最简整数比即可.
4.【答案】 C
【解析】【解答】4÷=(小时)故答案为:C
【分析】顺水航行时间占逆水航行时间的, 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顺水航行时间除以即可求出乙地到甲地的时间.
二、判断题
5.【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解:六一班共有学生45人,男女生人数的比不一定是6:5。?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只知道总数无法得到比。
6.【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可以把a看作5,b看作2,则c=5-2=3,c一定是a的3÷5=, 原题正确.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根据a与b的比判断出a与b的值,然后计算出c的值,用c除以a即可求出c是a的几分之几,然后判断即可.
7.【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解:2÷5= ,
答:男生人数是女生的 .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根据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2:5,则男生为2份,女生为5份,男生是女生的几分之几,用2除以5即可,据此判断.此题的关键是:根据男、女生人数的比,确定男、女及全班人数所占的份数.根据所求问题确定除数.
三、填空题
8.【答案】 7;3
【解析】【解答】乙数与甲数的比是:1:=7:3.故答案为:7;3
【分析】以乙数为单位“1”,甲数就是, 写出乙数与甲数的比,并画出最简整数比即可.
9.【答案】 3;17
【解析】【解答】盐与水的质量比:15%:(1-15%)=15:85=3:17故答案为:3;17
【分析】用1减去15%即可求出水占盐水的百分率,写出盐与水的百分率的比并化成最简整数比即可.
10.【答案】 (1)5 ;2 (2)2 ;1 (3)23 ;10
【解析】【解答】(1)60÷24=2.5(棵);(2)32÷16=2(棵);(3)60:24=5:2;(4)32:16=2:1;(5)(60+32):(24+16)=92:40=23:10故答案为:2.5;2;5;2;2;1;23;10
【分析】用植树棵数除以人数,分别求出平均每人植树的棵数;根据要求写出比(注意不要把前项和后项写反了),然后化成最简整数比即可.
11.【答案】 (1) (2)4;1;3
【解析】【解答】(1)写出比并化简比,然后填表.(2)比的前项都是1,比较后项:20<24<25,所以第4杯咖啡最浓;第1杯和第3杯咖啡一样浓.故答案为:;4;1;3
【分析】(1)分别写出咖啡与水的比并根据比的性质化简比;(2)比的后项表示水的份数,前项相等,水的份数越少,说明咖啡浓,水的份数相等,说明咖啡一样浓.
四、解答题
12.【答案】 菠菜的钙、磷含量比最高,茄子的钙、磷含量比最低 .
【解析】【解答】方法1:23:20= ?(1.15),2∶1=2, ,
∵ ?(或2>1.4>1.15),
∴菠菜的钙、磷含量比最高,茄子的钙、磷含量比最低 .
方法2:把三个比的后项都变为20,即[20,1,5]=20,再比较 .
∵23∶20=23∶20,2∶1=40∶20,7∶5=28∶20,
∴40∶20>28∶20>23∶20,即2∶1>7∶5>23∶20,
∴菠菜的钙、磷含量比最高,茄子的钙、磷含量比最低.答:菠菜的钙、磷含量比最高,茄子的钙、磷含量比最低.【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此题可以用两种方法解答,方法1,先求出比值,再比较大小;方法2,先把三个比的后项都变为相同的,然后比较大小即可.
13.【答案】 解:400÷(5-3)=200(元),200×3=600(元)。
答:小明原来有600元。
【解析】【分析】由题可知小明比小华少存了2份,说明2份对应的是400元,即可求出每份对应多少元,最后计算小明原来存了多少钱。
五、综合题
14.【答案】 (1)280
(2)1000
(3)8
【解析】【解答】解:(1)240 =320(张);
320×7÷8,
=2240÷8,
=280(张);
所以小兰收集邮票280张.
2)2.5×80%×100,
=2×100,
=200(元);
200÷(1﹣80%),
=200÷20%,
=1000(元);
所以陈老师一共带了1000元.
3)从第3个起为“6,8,8,4,2,8”循环;
÷6,
=2010÷6,
=335;
没有余数,那么第2012个数就是8.
故答案为:280,1000,8.
【分析】(1)先把小刚的数量看成单位“1”,它的 对应的数量是240张,由此用除法求出小刚的数量;再根据小兰和小刚收集的邮票张数的比是7:8这一比例关系求出小兰的数量.(2)打八折是指现价是原价的80%,由此求出现价,100本的现价就是原来总钱数的1﹣80%,由此求出总钱数.(3)这列数是:2,3,6,8,8,4,2,8,6,8,8,4,2,8,6,8,8,4,2,8…可以看出从第3个起为“6,8,8,4,2,8”循环,因此第2012个数为:先减掉前2个不参加循环的2和3,然后再除以6,看余数是几,再根据余数判断.这类型的题目要分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找清列式的顺序,列出算式计算.
六、应用题
15.【答案】 解:30÷( ﹣ ),
=30 ,
=210(本);
答:这批儿童读物有210本
【解析】【分析】一批儿童读物,按6:8分给甲、乙两个班,就是甲班分到了这批儿童读物的 ,又知乙班分到了这批儿童读物的 ,乙班比甲班多分 ﹣ = ,就是30本,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可列式解答.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比与分数关系的掌握情况,以及利用分数除法的意义解题的能力.
16.【答案】 解:24:72=1:3,1+3=4,
[5÷( ﹣ )÷(3﹣1)]×72,
=6×72,
=432(千米);
答: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432千米.
【解析】【分析】返回大客车行了全程的24÷(24+72)= ,说明小汽车行 ﹣ = 的路程比大客车少用5小时,所以行完全程,小汽车比大客车少行5÷ =12小时.小汽车和大客车行完全程的时间比是24:72=1:3,所以小汽车行完全程的时间是12÷(3﹣1)=6小时,所以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是72×6=432千米.此题应认真分析,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然后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即可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