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松?鼠
【教学内容】
教科书P68~69内容。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2.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
3.能用较准确、生动的文字对某一种动物的特点进行说明。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松鼠的特点,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2.学习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形象细致的描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今天老师要跟大家介绍一种小动物,它是谁呢?别着急,它来了(用多媒体播放“松鼠”)。看完之后,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刚认识的这位朋友,说说你最喜欢它什么。用一个词概括一下。
那么,大家想不想了解更多关于这位朋友的秘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法国著名作家布封的一篇文艺性说明文——《松鼠》。请同学来给大家简介一下这篇文章的作者或松鼠的情况。
二、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读阅读提示,想想:这篇文章要我们了解什么?
三、合作探究
1.你能用一句话或几个词语概括出松鼠的特征吗?
(松鼠是种漂亮的小动物,它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2.小组讨论: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松鼠?
第1自然段介绍“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接着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势几个方面具体来写松鼠。
第2自然段从松鼠的活动范围——树上(不侵犯人类)、活动时间——夜晚(不骚扰人类)两个方面着重介绍了其性格特征——驯良。
第3、4自然段侧重写了松鼠的行动特征——敏捷。
(2)你喜欢松鼠吗?请你结合课文介绍的顺序说说松鼠在哪些方面讨人喜欢。
3.经过小组讨论后:有没有还未解决的问题呢?说出来,我们大家一起来解决。
4.能言善辩。
下列有两段同样是介绍松鼠的文字,试与原文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在高处活动,因为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它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它十分警觉,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树,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松鼠的窝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一胎能生三四个。
松鼠亦称“灰鼠”。哺乳纲,松鼠科。体长20~28厘米;尾蓬松,长14~21厘米。体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林栖,用树叶、草苔筑巢,或利用鸦、鹊的废巢。嗜食松子和胡桃等果实,有时食昆虫和鸟卵。年产1~2窝,每窝产5~10崽。分布于中国东北至西北,以及欧洲各地。毛皮可制衣,尾毛可制笔。
四、拓展延伸
1.朗读全文,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段,说一说喜欢它们的原因。
2.学习了本文之后,你觉得如何才能更好地介绍动物呢?(讨论)
(准确生动的语言、合理清晰的结构、鲜明的事物特征、恰当的说明方法。)
【板书设计】
太?阳
漂亮(外形)
松?鼠 驯良(性格)
乖巧(活动)
【教学反思】
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查找和搜集资料的能力,我设计了交流资料这一环节来丰富学生的知识,使课内课外有机结合起来。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说一说对松鼠的印象,帮助学生形成了一个整体感知,并初步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体现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